微表情---厌恶

标签:
微表情厌恶aufacs保罗·艾克曼艾克曼眼轮匝肌皱眉肌《微表情》杂谈 |
分类: 微表情 |
http://s5/middle/6e6f487aga8d282118254&690
中性表情图
http://s4/middle/6e6f487aga8d281fabb43&690
厌恶
厌恶的表情:(以上图为例,与 中性表情图 作对比)
①
②
③
④
达尔文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中说过,厌恶是一种及其特殊的感觉,这些都是由于某种可厌的事物引起的。人的表象系统(表象系统:来自于NLP,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这些感官联系这个世界,以其去学习怎样生存在世界上),一旦接收到自身厌恶的事物,就会产生“阻断”,力求不看、不听、不闻等对当前事物反感的行为。
引用《微表情》里面的话-----行为人(即出现这种行为的人)会对所厌恶的刺激源做出两种评价:一是否定;二是认为它低级,这里的低级是指虽然可恶但却不够对当事人构成威胁。
当看到不想看到的事物的时候,我们可以闭上眼睛AU43E(AU43为上眼睑下垂;E为强度,A最弱,E最强),我们可以转头。但是我们还有一个,就是可以眯上眼睛。而厌恶的眯眼,则通过皱眉肌把眉毛下压,同时眼轮匝肌AU6(AU6为眼轮匝肌的外围肌肉,AU7为眼轮匝肌的上下眼睑)收缩而使视觉范围变少,保罗·艾克曼的《FACS》中,称为“睑裂变窄”,根据我个人理解为“视觉范围变少”。目的都是为了表达厌恶当前看到的事物。虽然眼轮匝肌强烈收缩的时候,会导致鼻根出现横纹AU9,也属于厌恶的标志之一,但是鼻根的横纹,可以在提上唇肌和上唇鼻翼提肌收缩的时候,同时加上眉毛下压AU4,这个动作都可以挤出鼻根的横纹。则①的AU为AU4②的AU为6+7,AU6对比中性表情图,得知眼轮匝肌的外围肌肉收缩了,而AU7,则对比两图的下眼睑处,下眼睑更多地覆盖了虹膜下缘的部分,而且,下眼睑的边缘(下眼睑眉毛处)变得平直了,跟中性表情图的下眼睑边缘的对比,有明显改变。如果②的时候是强烈的,就6+7+9,但这里的图并没有表现出AU9。
“因为厌恶的感觉最初由于联系到吃食或者尝味的动作而发生,所以这种表情应当主要是有嘴的周围肌肉的动作所构成。”通过达尔文的描述中了解到,上唇的上升,是为了把难吃的食物吐出来或呕吐出来,所以这个上唇上升是厌恶中本能的反应。当牙齿不动、下唇没有上推的时候,上唇上升会使上排的牙齿露出,这是判断上唇有没有上升的好依据。上唇上升的AU为:AU10。单独的AU10时,是由于提上唇肌的收缩,如果上唇鼻翼提肌也同时收缩,就会出现9+10的情况了。
的确,厌恶的另一判断依据,就是鼻唇沟的出现,有人称为“法令线”,这沟纹位于鼻翼旁,由上至下一直延伸到嘴角附近,不同的情况,鼻唇沟就会有不同的形态,而厌恶的时候,鼻唇沟的上端就会变深,这是相对于鼻唇沟的中端和末端来说,是更加明显的,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八”字。
这个表情的AU为:4+6+7+10
厌恶的特征:
①
②
③
这些都是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以配合其他AU出现,但要判断是否厌恶,就从这几个特征来判断,如果想更准确的判断,则要读保罗·艾克曼的《FACS》了,因为这里的3点,强度不同,所表现出来的形态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