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该不该:按照军人的标准来要求五岁孩子?

(2014-10-20 08:52:37)
标签:

365

幼儿园

敏感期

军人的标准

束手无策

分类: 木尔宝贝入园成长
                      

 http://s14/mw690/0021nH8vzy6MXeJtVgxcd&690

       上周四下午接孩子,宝贝跑出来第一句话就说:“妈妈,刘老师让你等一下。”我心想着,生活老师找家长,无非就是吃喝拉撒事儿。孩子这两天确实轻微咳嗽,胃口差一些。一直等到所有的孩子都接完。刘老师出来了,上前就对孩子说:“你自己说怎么了?”孩子有意识的往我身后躲,我拽他出来并没有去质问。刘老师接着说:“快点,你不说我可就要向妈妈告状了。你今天怎么了?我把你的什么收走了?”见孩子还是不吭声,刘老师这才对我说:“苹果籽,我们今天的午点是苹果,结果他就把苹果籽一个一个扣下来装在口袋里,还给小朋友们分着玩,这万一卡在哪个孩子的喉咙里,责任算谁的?”我连忙表示认同并且说:“是的,我也发现他最近好像对一些微小的东西感兴趣,有意收集并且视为珍宝。有时候在路上他会捡别人玩过的豆粒大小的塑料子弹,吃东西也是,吃的剩下一点点的时候,他就不舍得再吃,或是攥在手里或是装进口袋。”

      

       大概在前两天,幼儿园回家的路上,他告诉我说:“妈妈,我要送你一颗宝石。”当我准备欣然接受时,孩子竟让张开嘴巴让我瞧,我一看,一个差不多米粒大小的装饰水钻贴(女孩子衣物上的装饰品),他告诉我说这是赵雨薇送给他的。我赶紧让他吐出来,并且严肃的告诉他这种小东西不能含在嘴里,万一误吞下去的严重后果。孩子吐出来后依旧不舍得扔掉,紧紧地捏在手里就像宝贝一样,同时他的小脸上还绽放着那种拥有着、满足着的笑容。类似这种事情已经好几次了,我想可能是孩子对细小事物的敏感期滞后了,有时放进嘴巴里,可能是孩子想要用口唇去感知这个微小的东西,同时也可能是他怕被别人发现,所以就含在嘴里很好地保护起来。

 

       刘老师这么一说,我真的觉得作为一名生活老师工作的不易与琐碎,这么细微的事情及时的发现、阻止,并且告知家长,说明她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我一再表示感谢并且愿意在家庭配合老师,有效的引导孩子,帮助孩子顺利的过渡他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敏感阶段。

 

       就在我和老师交谈的过程中,站在一旁的孩子有些按耐不住了,一会踩在台阶上,一会拽着我的手左右倒,隔着我和还没有离开园门口的小朋友躲猫猫。刘老师一边听我说一边用命令的口气呵斥孩子:“站好!”紧接着又对我说:“还有就是他始终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坐下的时候不是往后躺,就是左右摇摆、东倒西歪。”我继续点头表示认同,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清楚,他从小都很好动,除了睡觉和看书能让他瞬间安静下来,其他的时候他真的一直都在不停的动。刘老师还说孩子现正处在骨骼的发育阶段,没有一个良好的坐姿和站姿,将来会导致孩子脊柱弯曲。我觉得老师说得嘛也对,她能够从医学的角度专业的剖析,说明她着良好的专业功底,这对于她的工作非常的有利,同时作为家长我们也是倍感庆幸。

 

       小刘老师又说:“你们可能看了一些国外的教育方式,他们就是以玩为主。但这是中国,我们不可能按照那种方式去教育孩子。我们中国的孩子就应该用中国的教育方式。我们平时就教育他们就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起路来就要像个小解放军一样!”矮马,是不是有点早啊?把我家的这位木尔同学,打造成一个小解放军样子,他得有多痛苦啊!刘老师接着:“还有就是,你说他话怎么那么多?以前旁边坐着何一凡,两个人就不停地说。现在调换成赵雨薇,他们俩又不停地说。他好像和谁坐在一起,都能和人家聊起来。”听着听着,我突然很想笑。这正是我的孩子,一点没错!我小时候上学成绩不差,也是话多。好几次和同桌说话,被老师请出教室,让我们啥时候说完了啥时候再进来。我和丫丫站在教室外面老师晾晒的被单后面继续说,直到下课。看来这孩子话多,真是随我了。

 

       再继续,刘老师还说:“我们现在也开始让他们练坐,一节课的时间比以前延长了。你说他们现在要是说话,我们还能哄哄,那要是上了小学以后,一个班那么多孩子,如果还是这样,老师可就真的'收拾'呢!”我突然怔了一下,天哪!那到时候会怎么“收拾”呢?听着听着就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儿,但还是碍于情面随声附和着。该说的差不多也说完了,我表示肯定的同时深深地向老师道谢,牵着我宝贝的小手离开了。

 

       这些天,和刘老师交谈的内容始终充斥着我的大脑,不想都不由自己。我该怎么做才好呢?

首次为人母,自认为每天都在一点点的成长,可是还总是能碰到让人束手无策的事情,我的孩子刚满五岁,说小已经大班了,说大他也仅仅只有五岁。在妈妈的眼里,他始终都是我的小Baby!对待孩子的成长,我也一直抱有“静待花开”的态度,努力地顺应孩子的成长,做到最大的尊重与耐心地陪伴!

 

       可是这样做远远不能迎合社会的需要和幼儿园的规定,我该怎么办呢?求解中...

 

    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80EN00SIGG.gif

http://s11/mw690/0021nH8vzy6N0Dg1QSu9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