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载:漫画台湾出版社,角川,东贩,尖端
(2012-05-09 23:51:40)
标签:
漫画台湾出版社杂谈 |
角川和东贩为全外资的,剩下的都是台湾本土的,最早的风光大然2003年已经倒闭。
1992年开始台湾进入授权时代
角川(台湾1999—)
台湾东贩和台湾角川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中最能体现这点的就是当前台湾角川的总经理塚本进了。可以说台湾角川从创立和发展到现在快十年的历程,基本上都是他一手包办。
台湾角川,全名台湾国际角川书店股份有限公司,是日本角川书店的首家海外子公司,由日本角川控股,联合住友商事,瑞穗银行还有台湾秋雨印刷公司一起出资,于上个世纪末的1999年4月在台北成立。要了解台湾角川就要先从其母公司日本角川说起。
日本角川是一个集团性质的出版传媒公司,主要涉及图书出版、音像制品、电影投资、电脑软件、平面媒体等多品种跨平台领域的公司,一般比较常见的就是最早的公司——角川书店。在日本除了最大的三家出版社小学馆、集英社和讲谈社外,第四大的就是角川。早在1945年的时候,创始人角川源义用自己的姓氏创立了角川书店,主要出版发行文学类图书为主,之后到第二代领导人角川春树的时候,扩大了业务范围,先是推广了横沟正史系列推理小说面向大众,接着跨平台合作,涉足电影业。从自己出版的书改编成电影开始,进行投资,再用自己的平台进行宣传和报道,达到更轰动的效果。在角川春树的带领下,角川书店由一个普通出版社一跃成为出版传媒集团,成为日本出版业界里的一匹黑马。
到1992年的时候,角川春树因为涉及藏毒和逃税,被逮捕判刑,社长的位置就改为其弟弟角川历彦担任。第三代社长上任后又进行了一番调整和改革,并且目标更为宽广,希望能成为一个国际性的传媒集团,而这台湾角川便是其踏出的第一步,由此也可以看出台湾角川在角川集团里的重要性。
同样是日本公司的子公司,但和台湾东贩的母公司主做物流不同,台湾角川的母公司本身也是做出版的,所以台湾角川在出版方向上就不用像台湾东贩那样从零开始,自己摸索,而是可以从日本的成功案例里直接COPY过来,再调整为适合台湾当地的风格就可以了,加上漫画小说或者电影等都直接是自家公司的东西,可以省掉很大一笔的版权费,这点优势是台湾的其他几家出版社无法比拟的。
台湾角川一开始的策略是从面向大众的消费类杂志开始,所以4月成立,经过5个月的准备,当年9月就推出了台湾当地的中文资讯杂志《台北WALKER》。这本杂志是属于角川旗下WALKER系列的第七本,也是从1990年在东京创刊第一本以来,第一本海外版,这本杂志的主题是把所有东西都融合在一起,把当地城市的吃喝玩乐、电影、音乐、电视、活动等各种资讯集中在一本杂志里面,任何人都能在上面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咨询,就是这样的一本资讯为主的情报志。
在这本杂志的带头下,日本角川的其他出版图书也慢慢陆续进入台湾,其中的漫画版块,先是跟东贩收回了之前由它们代理的作品,像《新世界福音战士》、《X战记》等,刚好又遇到大然事件,于是顺便也把之前大然旗下的作品收回来,像《强殖装甲》、《暗黑破坏神》等。就是尖端那边的《五星物语》还没收回来,本来是有计划全部拿回来的,由于尖端版已经深入人心,引起了一些读者的反对,只好作罢。同时在2002年的时候开始出版《高达ACE中文版》,啊不,按台湾角川的官方翻译,应该称呼为钢弹的。这也是因为之前台湾对GUNDAM的翻译五花八门,最后就定了个比较符合台湾人叫法的名字——钢弹,与在中国大陆用的是敢达,在香港用的是高达一样,这些都是官方翻译,就算觉得很傻也没办法。
在漫画的出版类别里,还专门开辟了个钢弹专区,把和钢弹相关的漫画或者画集等都划分进来,里面现在比较热卖的几部是安彦良和的《0079》和美树本晴彦的《天空之学校》,一个是最传统的,一个是画得最漂亮的,除此外还有些七七八八的各种钢弹作品,可见钢弹系列是台湾角川漫画部门的重心。
另外两个部门就是男生向和女生向两大类别,在台湾角川的分类里,好像没有什么青漫的概念,像《黒鹭尸体宅急便》这种比较黑暗题材的作品都只分为男生向而已。BL漫画系列也只是单单扔到女生向版块,不再单独归类。另外角川出版的漫画都比较偏画风为主,其出版的漫画很多都是看起来很漂亮,就算故事没啥意思,但画得好就可以,还一点就是萌系很多,像《草莓棉花糖》、《四叶妹妹》、《幸运星》、《扑杀天使》等。要说画风比较一般的,也就《黒鹭》是特别另类的了。
由于角川是多方面都有所涉及的公司,所以它出版的漫画很容易就被改编成其他方式,比如说动画、小说、真人等。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去年引起一阵旋风的《幸运星》,漫画原作本来寂寂无名,TV动画化后成为高人气作品。以动画再来带动漫画的销售,这是目前日本各大出版社的一贯手法,毕竟动画面向的群体更为广泛,只不过角川方面更会抓住观众的心理。
除了漫画外,还有和漫画动画关系比较密切的轻小说部门。可以说日本和台湾目前的轻小说流行都是角川带起来的,借助动画的宣传和漫画的推广,把轻小说这种新兴的图书带动流行起来。最早台湾角川出版的是《新罗德斯岛战记》但引起反响的却是之后的《惊爆危机》(全金属狂潮)和《奇诺之旅》,刚好赶上这两部作品陆续被日本TV动画化,动画做得好,受到很多人喜爱,于是顺带使得原作小说也有着不错的销量。尝到甜头的角川就再次陆续推出不少轻小说将其中文化,推广到台湾来。最为代表性的就是《凉宫春日》系列小说了,原本不为台湾人知的作品,动画一推出,小说马上就脱销,是目前为止台湾角川卖得最好的轻小说作品。
其中角川集团旗下的MediaWorks原本是角川历彦之前脱离角川集团后,自行创立的公司。后来回到角川,自己的公司也一起合并在角川集团下属里,而不少轻小说便是由这家公司负责。现在的台湾角川已经不满足于单单引进日本轻小说了,决定挖掘台湾或香港的本土人才,于是便举办了第一届台湾角川轻小说大赛,面向全球华人征集小说文稿和插画家,并设立重奖,获奖作者还可与角川签约,由公司进行出版,这活动历时半年,目前正在进行中,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已经获得了不错的反响,收到了不少投稿。
台湾角川由于一开始采用的是把日本角川的经验和流程照搬过来,所以在纸张和印刷方面也从日本那边调来,用的是日本进口的凸版纸,技术方面也特意叫三个技术人员过来和秋雨印刷合作,所以从一开始,台湾角川的漫画的印刷装订等马上成为质量最好的。由于采用的是进口凸版纸,这种纸摸起来手感平滑,带有厚实感,和普通纸张比起来,同样页数的漫画一本的重量会比普通的重一些,薄一些,而且印上去的图案会更加鲜明。当然,高质量自然是高价格,台湾角川的漫画里平均定价都是在NT120左右,最低也不低于NT110,基本上就没见到过低于这价格的漫画了,人家东贩好歹还出过便宜的文库版。而且由于打算把台湾和香港市场一起包括,所以后面还会再加个港币的价格,这样就可直接在台湾出版,然后在香港由一代汇集代理销售,因此台湾角川的作品基本上都是港台公用的两个价格,另外要说的一点是,一代汇集除了代理台湾角川在香港的销售外,还是台湾东贩在香港的销售代理。
除了漫画和杂志外,另两个所占比例较重的就是普通书籍和电影,其中电影是比较早介绍引进的,最早是通过《七夜怪谈》第一次尝试把自己公司的电影引进到台湾举行公映,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之后再次和漫画部门和小说部门合作,一起把改编的真人电影推广到台湾来,这点就有些像当初日本角川进行的模式了。而普通书籍这块主要以引进翻译日本的小说为主,同时还会包括世界各地作家的有趣作品,包括台湾本土。同时还会出些电影电视小说还有偶像书籍,如前阵周杰伦的《大灌篮》刚上映,马上就推出了《周杰伦功夫灌篮写真集》,不过总体的策略方向还是以大众的流行文学为主,所引进的好些日本作品都是之前已经在日本大卖引起过一阵流行的。
不过到去年的07年,情况有所改变。2007年11月的重头消息是,角川集团正式在香港设立分公司,成立香港角川,和台湾角川一样,出版和代理漫画、小说、电影和杂志。并且成立WALKER的香港版,还把周星驰也拉过来,当创刊号的封面人物。在之前05年的时候,日本角川就已经入股香港的洲力集团,进行日本电影和动画电影的引进宣传工作,像之前在香港上映《秒速5厘米》、《新世纪福音战士新剧场版——序》、《跨越时空的少女》等动画电影,就是由它们代理引进,造福了香港动漫迷们。
经过一年多的合作磨合,最后正式更名为角川洲立集团有限公司,同时成立角川洲立(亚洲)出版有限公司,也就是简称为香港角川,值得一提的是,之前担任台湾角川总经理的塚本进荣升为角川洲立的董事长了。现在台湾角川出的轻小说都会在封面再加个三角形标志,这就是角川洲力的LOGO,之后在香港的代理,也就全权由自己另一分公司的香港角川代理,真可谓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能够在家门口看日本的原声优秀动画电影,大陆的漫迷们从《机器猫》或者日本电影节已经接触到了。不过估计以后还会有更多惊喜,因为角川和香港新华集团合作,共同出资成立新华角川影业(香港)集团有限公司,主攻大陆的电影市场,在中国大陆投资注册了北京新华环球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将在北京和哈尔滨建立专属电影城,并借助新华集团和角川集团的优势,引进更多电影进入中国内地,相信到时候日本的电影不管是真人还是动画,都能在电影院看到。
现在的台湾角川正不断地与台湾本土文化贴近,不断调整方向和策略,不只是单纯地把日本的方式拿来在台湾用,会根据当地市场的需要和条件,不断改进,现在除了《台北WALKER》外,还出了本《高雄WALKER》,WALKER系列不但成为了日本的生活流行时尚的前沿,也慢慢成为了台湾流行的前沿,相信在明年的十周年后,台湾角川会走得更远更好。
角川:看过此出版社的《纯情罗曼史》的应该知道,质量是高水准的,没有马赛克、没有对话匡、没有白圈圈,更没有黑炭~~撒花~~~ 。比較偏向代理自己家的作品,翻譯質量就不用說了。大出版社嘛。他們家的18禁貼紙超難撕。
东贩(台湾1990-)
台湾有两家全外资的出版社,那就是台湾东贩和台湾角川,而且这两家的关系也非常密切。
东贩全名是台湾东贩股份有限公司,也叫台湾东贩出版社,是台湾第一家全外资的独立公司,成立于上世纪的1990年,当初的主要业务是负责日语书籍的翻译和出版销售,主要涉及漫画,杂志和小说。其实东贩本身是日本两大图书物流公司之一,另一家是日贩,在日本是只负责图书的物流渠道销售,本身自己是不出版图书的,反而到台湾后,决定由自己来出版,这也是一种入境随俗的行为吧,主要是当时台湾的条件和日本差很多,东贩进去没办法像日本那样做物流,只好改为做图书出版了。
东贩决定在台湾成立子公司,主要一个原因是之前做物流的时候,和台湾打过不少交道,出口了不少日文书籍到台湾来,也由此认识了不少台湾的出版公司,看到台湾的日文图书市场还比较空白,且又有了一定的基础,就决定设立分公司。一开始的注册资本是当时台币2400万,以翻译日本的小说为主,但经过两年的经营销售,成果并不大理想。到1992年的时候,现在在台湾角川的塚本进被东贩总公司派到台湾,当时台湾东贩的工作人员并不多,两位日本人加五位台湾人,就成为当时台湾东贩的全部了。
当时还在东贩的塚本进担任总经理,看到这样的情况,决定改变思路,增加娱乐性比较多的通俗类,比如说漫画、电视小说、写真集等。增加了出版类型和品种,之后在1997年的时候再涉足了杂志这块,第一本杂志出的是日本漫画连载周刊《少年ACE》的台湾中文版,再之后又覆盖到美食、娱乐资讯、时尚潮流等方面去。渐渐扩大了台湾东贩的公司规模,人数也上升到了1997年的35人,再到现在的50人。
在困难时期拯救东贩的反而是那时不怎被重视的漫画版块。由于东贩母公司在日本和各个出版社都有交际,特别是角川书店,关系更是密切,后来角川的很多漫画的中文版都是东贩代理出版。不过由于当时路线以年龄层次偏高的方向,出的漫画以青年向为主,而且也比较冷门,更可笑的一件事是,台湾东贩居然一直没有自己的官方网站,之前要查他们出版的书籍都只能去台湾雅虎某个分点看,很不方便查找,一直到2006年才有了属于自己的网站,发布消息和提供查询,这点就不得说他们落后于时代了。也是因为这样,在2000年之前由东贩所出版的漫画都很难查询到详细资料,连出过些什么都不大清楚,只能凭看过的记忆和后来偶然发现的书籍来判断。
虽说冷门的漫画偏多,但还是有些知名的作品在里面的,比如说人气很高的CLAMP,其作品就几乎都是东贩出版,像《X》、《东京巴比伦》、《魔法骑士》、《WISH》、《圣传》等,贞本义行的《EVA》漫画版,吉卜力的动画截图版,宫崎骏的唯一漫画《风之谷》等。后来1999年角川自己到台湾设立公司,把版权都收回去,当时还没出完的作品也就由角川再重新出版了。更有趣的是,角川设立公司的总经理就是当初东贩的功臣塚本进。
1997年成立的漫画杂志《少年ACE》也只坚持了三四年,2000年就不得不停刊掉,东贩虽说很惋惜,但也有此得到了做杂志的经验,后来把内容调整了一下,不再是面向特定读者,而是面向大众,做台湾本土时尚流行的资讯志,也就是1999年成立的《HERE!》,这本杂志主要面对群体是20到35岁的年轻人,另外要一提的是,这本《HERE!》也是台湾这种情报资讯志的先驱,因此一出来就取得不错的成果。接着东贩的重心就主要放在这块了,漫画部门由于之前比较热门的作品被角川收回,于是干脆配合杂志,出版同样以20到35岁人为对象的青年向漫画,也因此能够把日本一些比较内涵的作品介绍进台湾,翻译成中文,我且灿纱苏垂饪吹搅瞬簧俸米髌贰?lt;/p>
就我个人来说,台湾那些漫画出版社里最偏爱的首先是尖端,因为它出的青年向漫画都是精品,接着就是这东贩了,主要是它介绍了很多之前不为人知却又不错的作者,譬如:星野之宣、坂口尚、谷口次郎、漆原友纪、幸村诚等,这些作者如今也慢慢为人所熟知,当年能够大胆出版这些没几个人知道的冷门作者的冷门漫画,可见东贩还是有一定眼光和魄力的。也正因为这样,听说在台湾的租书店里,进的最少的书就是东贩的,因为很少人看,虽说卖也没卖得很多,但还是有一定的读者喜欢,特别年龄大些的人比较有经济实力了,会把喜欢的作品直接买回家去,于是其价格也就出奇地贵,基本上都是在台币120上下,很少低于台币110的,是所有出版社里定价最高的。
估计东贩他们也知道价格定太高了,前几年发行了以手冢的漫画为主的文库版,价格定为台币79为主,只是开本也缩水到了48K了,就是他们开了这个头,之后尖端也跟着发行了不少48K版本。这次发行的手塚治虫系列主要有《怪医黑杰克》、《三眼神童》、《原子小金刚》、《火鸟》、《海王子》、《森林大帝》、《蓝宝石王子》等经典作品的再版,同时还把当初的《虎之书》、《莱欧物语》连同其他几个短篇集混在一起出了《手塚治虫短篇集》,再加一套4本的《神秘洞》。虽说不喜欢东贩出的这种小开本,但这次再版手塚作品顺带出了《午夜计程车》、《三个阿道夫》、《多罗罗》等之前没出过的正式中文版,就这点来说,也还算能接受。除了手塚外,还出版了松本零士的另一套经典作品《宇宙战舰大和号》,不过同样也是小开本的文库版本。
除去文库版,其他开本的书其实装订和印刷都不错,而且给人比较厚实的感觉,只是不知道啥原因,东贩的书都不大会还原彩色原稿。像《虫师》和《惑星奇航》这两套,都是港版有还原彩色,台版的反而没有,价格还那么高,这就让人觉得有些划不来。最让人奇怪的还是坂口尚的《石之花》,25K的大小,居然要台币200。比同为东贩出的16K的《风之谷》贵,且是一版一刷,之后就马上绝版,难道一开始就预计没什么人买才定这么高的么?
但你不得不说东贩的印刷和纸张确实很不错,跟之前说的那断头鸿简直就是天上地下。封面的设计上还有纸张的手感上都很棒,比如说《石之花》这套六本,每本的封面都是一个卐字,然后慢慢变成一个和平的标志,比日版原版的感觉更好更贴切主题。东贩也有那种骗钱的版本,那就是动画截图版。把一些动画的画面截图下来,做成漫画书形式出版,内容和台词和动画一模一样,算是不会动的动画,这种东西其实是很骗钱的,为何还有人会买呢?东贩出这种出的最多的当属吉卜力系列了,几乎它们的作品都有出过。
现在东贩的主要出版物为杂志、日本翻译书籍和漫画。杂志有以情报资讯为主的《HERE!》,以时尚的衣鞋情报为主的《BANG》,以家庭和儿童为对象的《YAPPY》,最近新加了以美食情报为主的《HERE PLUS》。翻译书籍这块主要以生活类为主,偏重美食、旅游、手工艺类的休闲读物。漫画现在基本上是主力了,每个月差不多要出20本左右的漫画单行本,其漫画分类也比较和别人不同。
虽说里面是列了十来种分类,但实际上最主要的还是BOY COMICS、BANG!COMICS、FANTASY COMICS、NEXT COMICS这四个分类为主。最大最多的BOY COMICS也是比较奇怪的一类,少年向的、青年向的都往这扔,好像只要是面向男的,全划到这块去。而BANG!COMICS居然是以BL漫画为主,数量还不少,这样算起来,除了角川,其他出版社都或多或少出过BL漫画了,果然腐向才是大趋势么……
FANTASY COMICS的内容主要是幻想和科幻类比较多,还有民俗历史类也都放在这,像星野之宣的《东方奇谭异闻录》就是归在这一块。NEXT COMICS的作品都比较偏青年向了,一些18×或者主题偏严肃的东西就扔到这块。这样主要的类型分完后,剩下没多少了,而且更可恨的一点是,东贩的网站上只放网站成立后出版的作品,之前出版的都不放上去,这样之前的都没办法查,也因为这样,其他些分类里面还是空空如也。
现如今的东贩继续秉承出漫画的品位,继续把一些不为人知却又不错的作品引进来,就在前几天,又连续出了两本谷口次郎的作品,希望再接再厉,把坂口尚的其他一些短篇也给出了,满足一个读者的小小要求!
東販:正版, 質數很好~ 個人很喜歡的一家出版社. 用紙很不錯, 拿上手的質感很好~.近幾年才開始代理BL漫畫的吧,没有马赛克,《恋爱暴君》就是这家的.最近出書量也挺不錯,但是他們代理系列都拖很久.....,可以多認識一些沒看過的作者
尖端(1982-)
台湾出版的漫画里,要说我个人最偏爱的,应该是尖端出版社所出的作品了。可以说尖端就是高质量的代名词,不论是从翻译印刷还是排版方面来说,都没什么特别令人不满的地方。
尖端本身不是一个只出版漫画相关出版物的出版公司,而是综合型的。早在1982年的时候,尖端出版社就成立了,当初的出版物主要以军事、星座占卜为主,可以说和漫画完全不搭界。到了1987年,尖端涉足电子游戏领域,当时随着任天堂FC家用机的推出,电视电子游戏开始盛行,尖端瞄准游戏行业的发展前景,开始出版相关的杂志和书籍,一直到现在,尖端仍然出版游戏相关的刊物,只是不比当年,游戏相关出版物已不是尖端主要的经营领域。
俗话说ACG不分家,既然有了G,AC也就呼之欲出了。1990年的时候,尖端出版了他们自己的第一本动漫相关杂志《神奇地带》,这本杂志主要是介绍日本的最新动画资讯,还有周边玩具等。
1991年台湾进入版权时代后,尖端也不甘落后,踏入漫画出版的队伍,他们所签订的第一部作品,便是经典中的经典——高桥留美子的《福星小子》。如今这套作品不再出版,尖端也没意向出文库版或者完全版,于是这套传说中的作品便更加不容易见到了。
在漫画出版方面,当时其他出版社的主打都是少年或者少女漫画,大部分好作品已被瓜分,要挤进去比较困难。当时尖端的总经理黄镇隆思考再三,决定走精品路线,锁定成年人市场。让漫画不再只是青少年的读物,证明漫画也是适合成年人的,于是在初期挑选的作品里,都是些比较成年向的青漫,比如说川口开治的政治题材漫画《沉默的舰队》,柴门文的爱情系列《东京爱情故事》,弘兼宪史的职业漫画《课长岛耕作》等,提升了原有漫画市场的品位和内涵。
不过漫画部门只是尖端的一部分而已,隶属于第四部门,其他的部门如面向女生的星座占卜,面向歌迷FANS的偶像杂志写真集,还有家居生活类等更贴近大众的杂志,这些实际上卖得都比漫画好。于是尖端出版社也就进一步发展成为成了尖端出版集团公司。
2001年的年中,有消息传香港的TOM集团欲收购尖端,双方已经在进行洽谈,之后的11月末,终于有正式报道出来。背后有华人首富李嘉诚控股的TOM集团正式宣布,出资大概新台币3亿8千万,折合港币8530万。收购台湾尖端出版集团,其中一半为现金支付,一半为集团当时折算价格后的股票,100%控股。这就表示尖端由此从一个独立的公司成为大型集团下的子公司。
之后在2004年,TOM集团再接再厉,收购了台湾的城邦出版集团,将连同尖端出版在内的台湾另外几家出版公司划分为旗下分公司,力求打造出一个在台湾举足轻重的出版航母。事实上经过整合后,城邦旗下的公司覆盖了台湾出版业里的各种类型,从电脑科技到生活时尚再到文学评论,在青少年时尚方面,城邦不仅有尖端这样专门针对青少年的综合时尚文化类型(时尚、星座、占卜、漫画、周边等等),也有《奇幻基地》这样的专注于某一方面的类型,连“霹雳”这种带有台湾本土特色的民俗文化类型也有涉猎。
有这样实力雄厚的大公司在背后支撑,下属公司在版权引进,资源共享,资金操作等方面都有了保障,可以开始对公司的业务进行广泛拓展。事实上尖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就开始引进日本的小说,由漫画部门操作,主要引进的是跟动漫比较相关的作品,比如说田中芳树的所有作品,包括《银河英雄传说》、《创龙传》,之后小野不由美的《十二国记》、《黑祠之岛》等,特别是《十二国记》更是创下了单本25万本的销售佳绩。随着这几年新海诚知名度的提高,由新海诚原作,加纳新太写的小说《云之彼端,约定的地方》也由尖端代理出版,向这种类型的轻小说陆续在出版中。
现如今尖端除了出版日本轻小说外,更是紧跟潮流,出版日本或者台湾比较不错的绘本作品,如《熊猫日记》、《娶个小男人》、《台湾留学日记》等类型,这些作品大多轻松有趣,贴近生活,不仅漫画迷们喜欢,普通的上班族们也都有兴趣购买。
在尖端所出版的漫画里,由于主要目标人群为青年成年人,鉴于这些人购买力相对较高,尖端在漫画定价方面也把价格都定得相对比较高,与价格成正比的是优质的翻译,精美的印刷,还有大开本的装订。之前尖端所出的作品里,几乎没有36K的,大多是32K或者25K,还有个特殊规格的《五星物语》。这就往往给人一种印象,那就是尖端的书好货不便宜。事实上在和东立大然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同样厚度开本的漫画,尖端要比对方贵上一、二十新台币,不过由于尖端出版的作品很多都是精选出来的,不象东立那样贪多,所以还是拥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特别是一些收藏爱好者,都看中本身的高质量,比较喜欢尖端所出的书。
在2003年大然倒闭后的版权瓜分大潮中,尖端也不甘落后,抢到了不少作品的再版和继续出版权,本来高桥留美子的作品版权是大然尖端各半,现在则完全归于尖端旗下。尖端接手后先是重出了《乱马1/2》,封面换成日版新出的文库版,感觉没之前的好看,内容就保持原来水准了。再来又把《人鱼系列》之前的两本加上新的一本,重新出了一版。同时还陆续推出高桥的短篇集系列:《P之悲剧》、《专务之犬》,以及后面追加的《红色花束》。前阵子,高桥原本应该在忙着画《犬夜叉》的时候,竟然忙里偷闲地把之前的烂尾作品《一磅的福音》给补完了,这样这部作品终于以四卷的形式结束,尖端果然在第一时间取得版权,并以厚道的 25K出版,至此,除了《犬夜叉》和早期几本短篇外,高桥的大部分作品都由尖端一手包办了。同样的例子还有井上雄彦和矢泽爱,可见尖端挑选佳作的眼光。
其他重出的以前大然的作品还包括:藤田和日郎的《潮与虎》,这次尖端就把名字改回来了,不再是那可笑的《魔力小马》。田村由美的《BASARA》,听说这版反而就没大然的好了,名字有所改动。菊田洋之的《奥运高手》,本来就是讲体操的比较冷门的作品,不过这动画当年可是有在国内播放过,可惜没引起什么反响。矢泽爱的《近所物语》,具体内容和翻译不知如何,不过开本有所改动。
不知道为什么,尖端在新出的36K系列书中,喜欢用自己的规格,书的宽度和其他出版社的漫画一样,但是高度却高出一截,接近一般出版社的32K的高度,于是在装书套的时候不得不另外再订购相同大小的书套,特别这两年,出了不少这样大小的作品,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从大然那边分到的作品。而其他青漫部分,经常用的便是32K和25K了,只要是他们觉得是精品的漫画全都采用25K来出版,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高桥留美子的短篇集了,一开始出的两本是用32K,后来可能觉得有点对不起这部作品,之后再出的新一本短篇集《红色花束》就改为了又大又厚的25K了。最新的《一磅的福音》也一改当初大然的版本,全变成大开本,很有完全版的气势。
在尖端的漫画分类中,最出名的当属“SPP青年馆”,可以说它是尖端漫画出版的精髓所在,无数经典作品在此诞生,高桥留美子的《相聚一刻》、《人鱼系列》、《高桥短篇集》,大暮维人的《天上天下》,井上雄彦的《REAL》、《浪人剑客》,李学仁的《苍天航路》,重野秀一的《头文字D》等。而这几年新出的比较有名气的还有梁庆一的《新暗行御使》,一色真人的《琴之森》,柿崎正澄的《少年犯罪档案》,望月峰太郎的《万祝》,高桥努的《心魔大审判》,高桥真的《最终兵器彼女》等等,除此外还有不少熟悉的作者身影,细野不二彦、仓科辽、奥浩哉、高田裕三、尾濑朗、星野之宣、鱼户修、窪之內英策、萩原一至、冬目景、古谷实、星里望留、北崎拓等,当你看到这堆名单的时候是不是恍然大悟,原来我们曾经看过的很多作品都是尖端出的呀,这也是另一个偏爱尖端的原因,好书多!
另一个不能不提的分类便是“精英族”了,这个类型主要包含了一些相对专业的职业漫画,比如针对上班族的《岛耕作系列》、《银行佳人》;针对料理的《大使阁下的料理人》、《美食侦探》;针对酒类的《王牌调酒师》、《夏子的酒》等。在前些年,尖端还比较少涉足少年少女漫画领域,主要还是靠这两个部分的作品打拼天下。
地位最特殊的当属《五星物语》,不仅有自己特殊的开本,也有特殊的分类,唯一的一类就是五星物语,只此一部。而且在五星的内容翻译方面也是竭尽全力,做了很多详细的注解在里面,一本书翻开有时候旁边的注解比正文的内容还多。出现这个现象的还有另一本硬科幻作品《攻壳机动队》,士郎正宗的作品还是觉得比较适合尖端这样比较严谨的公司来翻译出版比较好,像另一部作品《仙术超攻壳》也是做得很精美。
早先的尖端并不是没出过女性漫画家的作品,只是在挑选作品方面要求比较高,而且比较偏向成年女性,所以从柴门文开始,接下来的荻尾望都、大和和纪、吉永史、高口里纯、西炯子、慎村怜,到之后的矢泽爱,这些作者的作品不论是内容还是题材上都比那些普通的少女漫画成熟不少,特别是柴门文的系列作品,大半都出版了中文版,全由尖端独家代理,尖端还特意单独成立了一个分类专门收录她的作品,而且全是以豪华的25K开本出版。虽然她老公大名鼎鼎的弘兼宪史的全部作品也都由尖端所垄断,却也没能有此待遇。
少女漫画部分比较有名的当属种村有菜、羽海野千花、田村由美、酒井真由、吉住涉等几个,其他作者恕我孤陋寡闻,真的没听说过。反不如淑女部的那些名头来得大,其中有大半还是从大然那边接手过来,可以说属于兼职业务。
随着日本的完全版风潮,继东立的《龙珠》后,第二套台湾中文的完全版《灌篮高手》则是由尖端出版。除了书的正本外,尖端还额外大奉送,加了不少相关的周边在里面,这可是连日版都没有做到的。首先是收藏盒,本来是说按五本一盒的大小制作盒子,可能是在做的时候没量好,导致前两个盒子只能塞进去四本半,收到意见后,在后面的三个盒子就加大了些,最后勉强可以五盒装整一套。但是这盒子是第一版第一刷才有,过后便没了,也就是所谓的限量销售,目前第一个盒子几乎买不到了。同时附赠的还有:球星卡和笔记本,这个是只要有购买完全版就能得到的。球星卡是一本一张卡,全套24张。笔记本是把之前每回后面的Q版小图全部集中到一起,做成一本每页都不一样的笔记本,不单独销售,而是随着最后四本一起贩卖。再来就是球衣、篮球,这两个神物是特意从日本订购过来的,特别限量三份,只有台湾在购买的人通过参加抽奖才有机会获得,国内买家就节哀吧。还有就是些宣传海报了,每五本会有一张附送的海报,可以贴在销售漫画的店里或者赠送给购买完全版的买家。做了这么多工夫,尖端的目的还是因为书的定价偏高,为NT199,要知道同样完全版同样大小的《龙珠》可是才NT150,要让人家觉得物有所值便要在赠品上下功夫了。尖端原本计划每月出版两本,一年出完全套。如果全套购买可以优惠价,但是不能获赠收藏盒,也没办法参加抽奖活动,可谓有得便有失。
尖端一贯秉承认真负责的态度,充满诚意地进行漫画出版工作,同时能够听取意见,并在第一时间作出修正。只要其工作态度不变,相信尖端以后所出版的其他漫画作品还能具有比较高的质量。
一般来说,尖端的翻译基本都能令人满意,一方面他们确实在翻译上很下功夫,不管是关于料理、调酒还是政治方面的专业名词都翻的很准确,可见在翻译之前是有经过一番考据的,而且书名的翻译也不会乱来,不像其他出版社一定在名字上搞噱头吸引眼球。尖端的认真不仅仅体现在翻译方面,校对的时候也比其他出版社更胜一筹,几乎没听说过尖端的漫画里有出现错别字或者排版错误等情况。实际上这也得益于尖端出版漫画走的是高端路线,在数量上有所控制,从侧面保证了高质量。
不过部分作品的争议还是有的,比如说羽海野千花的《蜂蜜幸运草》,里面花本久的翻法,港叫阿久,台叫阿育,其实这两个都可以,主要是阿久听起来总是会比较可爱些,念起来也比较顺口。
也许尖端也觉得他们书的定价偏高,于是在前几年出了个新版本——价格便宜的文库版。不仅价格便宜了,开本也缩小了,变成了48K,大小甚至和以前国内的口袋本差不多大小了。以这种文库版形式出版的第一套漫画便是高桥留美子的《相聚一刻》,每本定价NT79。之后又陆续出了松本泉的《古灵精怪》(橙路),柴门文的《东京爱情故事》、《爱情白皮书》、《同班同学》等。对于文库版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不大喜欢,可它又确实比较便宜,满足了部分囊中羞涩的人群的购买要求,所以也有一定的市场。
在市场流通方面,尖端采取的是合作形式,不去管渠道的开拓,而是和出版物流商合作,由农学股份有限公司代理台湾香港两地的销售,有效地节约成本和人力,集中精力搞好出版工作。而且在那么多家漫画出版社中,尖端的网站是做得最好的,不管是出版当中的新书还是出版完毕的完结作品的相关资讯,都能在官方网站上快捷的查到,这种便捷的网络服务,为国际化销售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尖端:正版, 各方面的質素都不錯, 以前買他們出的小說就覺得做得不錯. 有個比較少人提到的問題就是他們出的BL漫畫的大小比例, 我曾發現他們的書對比原版的是剪裁了一點的,不知道是不是每本都有這問題质量很好,马赛克打得很淡。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