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健康生活方式对心脑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食物多样,膳食平衡,保持营养均衡;不吸烟,不酗酒,改变不良生活习惯;科学运动,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都是有效预防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方法。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或肥胖者),其高胆固醇血症往往是内源性生成的胆固醇增多,再加上清除障碍所致。因此,必须在膳食控制的基础上,使用降低“坏胆固醇”的药物。
目前医学界公认“他汀”类药物是降低坏胆固醇水平最强且能显著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一线药物,大量研究已表明其长期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是有保障的。此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坚持药物治疗并使“坏胆固醇”长期控制在理想水平,才能带来心脑血管长期获益,最大程度的减少“坏胆固醇”对心脑血管健康的影响。
把胆固醇管起来:
能否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成败。专家呼吁并提出了五项行动建议:
1、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践行平衡膳食,适量摄入动物性食物,少油少盐,人人做好自我营养管理;
2、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积极运动、戒烟限酒,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3、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公众应积极关注自己的胆固醇水平,定期检测血脂状况,了解自身心脑血管的健康状况;对膳食胆固醇敏感的人群和代谢障碍的人群(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必须强调严格控制膳食胆固醇和饱和脂肪的摄入;
4、在采取健康生活方式、合理膳食的基础上,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高危人群,使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胆固醇,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科学态度和有效措施;遵医嘱、坚持药物治疗,才能使“坏胆固醇”长期控制在理想水平,带来心脑血管长期获益。
5、公众存在营养和健康方面的问题,应咨询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通过访问专业和主流媒体等渠道,了解相关知识,切勿偏听偏信,做有健康素养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