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学会看标签
食品标签是按成分的多少排序的,如果说写的白糖、白砂糖、蔗糖、果糖、葡萄糖、糊精、麦芽糊精、淀粉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糖玉米糖浆等字样排在前面的,就是含有“隐形糖”的食品。
2、糖的不同名称
阅读食品标签时应当辨别许多不同名称的糖分,以下成分全部是糖:
无水葡萄糖、麦芽糖、甜菜糖、红糖、甘蔗汁晶体、蔗糖、焦糖、玉米甜味剂、玉米糖浆、玉米糖块、糖粉、角豆树糖浆、白砂糖、椰枣糖、德梅拉拉糖(Demerara sugar)、葡聚糖、葡萄糖、糖化的麦芽、乙基麦芽酚、蒸干甘蔗汁、果糖、果汁、浓缩果汁、半乳糖、葡萄糖块、黄绵糖、黄绵糖浆、高果糖玉米糖浆、蜂蜜、转化糖、乳糖、麦芽糖糊精、麦芽糖浆、甘露醇、枫树糖浆、糖蜜、黑糖、棕榈糖、原糖、精制糖浆、大米糖浆、山梨糖醇、高粱糖浆、糖、糖浆、天然粗糖、黄糖等。
3、酱汁
倒在食物上面改变其口味的任何液态物质实际上都属于“酱汁”,含有大量的糖分,包括番茄酱、辣椒酱和沙拉酱。如果想减少糖分的摄入,可以不放酱汁或使用不添加糖的“调料”(如纯西红柿罐头)。
4、乳制品
在乳酸菌饮料营养成分中,所谓的碳水化合物一项其实指的就是含糖量。
在对比了多种乳酸菌饮料后发现,按照相关产品上标注的碳水化合物指标,大半以上产品的含糖量都超过了9g/100ml。如果按照每块方糖4.5g、每瓶饮料500ml进行计算,普通一瓶乳酸菌饮料就可能含有10块方糖的糖分。
5、面包
有关数据表明:白面包每100克含糖10—20克左右的白糖,这不算面包的淀粉含量。面包的配料表都标示“白砂糖”,并且排在较前的位置,这说明白砂糖的用量不少。特别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一些咸面包中的含糖量也不少哦。
6、“加工”麦片
纯麦片不一定含有很多糖,但是许多看似健康的“加工”麦片会添加糖或糖浆。
“加工”麦片是由多种谷物混合而成,如小麦、大米、玉米、大麦等,燕麦片只占一小部分,有的甚至不含燕麦片。
虽然一些产品添加了果蔬、坚果等,但总的来说营养不及普通纯燕麦。
7、肉食
你是否认为只吃肉就会远离糖?事实上,午餐肉和沙茶酱也加入了许多糖。
8、零食
许多罐装食品(例如,罐装蔬菜和水果),盒装食品(例如,麦片、加工麦片、饼干、爆米花和冷冻比萨),袋装食品(例如,干果或薯片)中也含有糖或其他类似成分。有些零食为了防止变质,会加大糖来抑制细菌的生长。
9、饮料
白开水解渴效果最佳。专家建议大家平时少喝饮料,以免摄入过多糖分。
10、干货食品
牛肉干、牛肉脯等食品中藏了不少糖,不要给孩子多吃。因为糖有保水作用,有些牛肉干在制作时会加入糖,使牛肉干变得松软,食用和保存过程中不会太硬。这样的牛肉干也算是兼具“高盐高糖”特点的加工食品了,偶尔解馋吃点可以,不建议当成健康零食经常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