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吃坚果

标签:
《健康管理》冬季养生坚果杂谈健康 |
分类: 食为天 |
坚果是指果皮坚硬的种子类食物,如花生、核桃、板栗、榛子、杏仁等。多数坚果油脂高、热量高。不过,坚果虽然油脂含量高,但因其油脂多为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好脂肪”,所以备受推崇。中医认为,坚果性味偏温热,在其他季节食用容易上火,而冬天天气较冷,吃坚果有御寒的作用,可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加上坚果大多有补肾健脑、强心健体的作用,而冬季对应的正是肾脏,所以冬季进补多吃坚果很有好处。当然,凡事无绝对,吃坚果也要因人而异、适量食用,才能达到进补养生的效果。
杏仁
杏仁有苦杏仁、甜杏仁两种。甜杏仁可作茶点果品供食用。苦杏仁有毒,不可生食,入药多为煎剂。苦杏仁辛、苦、甘、温,有小毒。从药用讲,杏仁是一味常用的古老中药,有止咳化痰、润肠通便的作用。因杏仁有通便的作用,所以消化功能差、大便稀、经常腹泻的人要少吃杏仁。适用量:每次20克。
推荐食谱:杏仁炖雪梨
取杏仁10克,去皮打碎,雪梨一只去皮切片,同放碗内,加冰糖20克、开水适量,然后置锅内、加盖炖煮1小时即可服用,早、晚各1次。有润肺止咳的作用。
核桃
核桃仁味性甘温,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是中成药的重要辅料,有补肾固精,润肺止咳、化痰定喘,顺气补血等功能,对肾虚、尿频、咳嗽等症有很好的疗效。感到疲劳时,嚼些核桃仁,有缓解疲劳和压力的作用。核桃所有人都可食用,适用量:每次20克。不过,因核桃含有较多脂肪,所以一次不能吃得太多,以免影响消化。另外,吃核桃仁时最好是连表面的褐色薄皮一起吃,因为剥掉那层薄皮会损失一部分营养。
推荐食谱:核桃粥
核桃仁用开水浸泡后切成碎粒,粳米淘洗干净,姜切片。锅中放米、生姜片、核桃仁,加水两大碗,烧至米烂汤稠,放少许盐即可。有健脑益肾的作用。
栗子
栗子味甘、性温,有补肾壮腰、健脾和胃、活血止血的功能,适用于肾虚、腰膝酸软无力、筋骨疼痛、尿血、便血等症。栗子对人体的滋补功能,堪与人参、黄芪、当归等名贵中药材相媲美,且价格低廉,因此备受历代医家推崇。不过,因栗子含糖及淀粉高,过于肥胖的人要少吃。适用量:每次30克左右。
推荐食谱:栗子炖母鸡
板栗去外壳;葱、姜洗净,姜拍破,葱打结;鸡去内脏,洗净切块。将锅置火上,加清水,放入鸡烧沸,撇净浮沫,加绍酒、姜块、葱结、板栗,炖至板栗、鸡肉熟透,加精盐调味。该菜补益气血,强壮身体,健脑益智,适用于身弱乏力、记忆力不佳者及脑力劳动者。
榛子
榛子性平,味甘,入脾、胃经,主要功效有调中、开胃、滋养气血、明目等。主治食欲不好、乏力、形体消瘦、病后体虚、视物不明等病症。由于榛子含有丰富的脂肪,且主要是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的不饱和脂肪酸,一方面可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另一方面可以软化血管,维护毛细血管的健康,从而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
推荐食谱:榛子山药饮
榛子60克,山药50克,党参12克,陈皮10克。榛子去皮、壳,洗净;山药洗净,取净肉切小块;党参、陈皮加水500克,文火煮30分钟,去渣取汁。以药汁煮榛子肉、山药块,小火熬熟。本饮具有健脾益胃,强身健体的功效,对于病后体虚、食少疲乏者有良好补益作用。
花生
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经。据《本草纲目拾遗》载:“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也就是说,经常食用花生有养血补血、补脾润肺、滋润肌肤的效果。因花生红衣有补脾胃之气,能达到养血止血的作用,因此吃花生时可连皮一起吃。适用量:每次20~30克左右。
要注意的是,有跌打瘀肿的病人不宜吃花生,因为花生红衣能止血,促进凝血,跌打损伤、血脉瘀滞者吃得过多会导致血瘀难散,加重瘀肿。有的中老年人消化功能不好,“脾弱便溏”,也不宜吃花生,这主要是因为花生中含有丰富的油脂,有缓泻作用,会加重腹泻。
推荐食谱:花生芝麻首乌汤
花生仁50克,黑芝麻50克,何首乌20克,加盐少许同煮,久服有补肾乌发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