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家庭储存谷物和坚果不当,容易出现虫害。
2、害虫具有钻孔的能力,因此可能侵入带包装的商品中,不仅限于食品。
3、大多数食品生虫并非生产环节污染,而是运输、储存和消费过程中污染。
4、食品打开包装后应及时密封储存,食物不要储存过多、过久。
(800字,阅读需4分钟)
今天网上有个很奇葩的事儿火了,某知名品牌卫生巾被爆爬出活虫!
你可能要说了,你不是食品科普的吗?怎么连卫生巾都管?
哈哈哈哈!!!
因为这事儿说不定跟吃有关呀~~~
先看看小视频的截图,我一会儿给你讲是怎么回事吧!
好了,我来帮你梳理一下关键点:
彭女士大姨妈来了,买了一包卫生巾,但是还没用完,大姨妈就走了。
于是她拿了一个塑料袋把这个卫生巾包起来,放起来了。
过了一个月,彭女士的大姨妈又来了,打开塑料袋一看....
我去!!!活虫!!!
我要投诉,你们赔,你们赔!!!
厂家一脸懵逼:赔你10包行不行?
彭女士和媒体义愤填膺的说:你们真不要脸!!!
故事就是这样的。
下面我来给你分析一下哈。
从视频截图来看,这个虫子呢,高度怀疑是某种螟蛾,但无法确定具体物种。
如果一定要猜,那就猜是印度谷螟,常见的粮谷害虫,也就是家里最常见的那种小飞蛾。
这个虫子在中国全国范围均有分布,最常见的是在大米、面粉、杂粮、坚果等食品。
它的生命周期非常短,从卵到蛾子,大约40天上下。
注意:视频是彭女士发现虫子之后1周,也就是说,从她上次大姨妈结束,到拍这个小视频,时间大约28 7=35天。
那么问题来了,视频里的虫子,从卵孵化长到这么大,需要多少天?
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段时间让虫子长大足够了。
换句话说,这个虫很可能是在她打开包装后才进去的,要不然应该已经变成蛾子了。
你可能会问,卫生巾不是每一片都有小包装吗,塑料的那种?
螟蛾的幼虫有钻孔的习性,别说塑料,铝箔都能钻透,所以这不是问题。
如果说还有什么疑点,虫子产卵都是一次产很多卵,而且喜欢产在一起,为什么只有一个虫子爬出来呢?
卫生巾的生产厂家,有啥原材料是粮谷害虫喜欢的?
棉花?棉花害虫有好几百种,但都是农田阶段,所以这个也是个疑问。
卫生巾里面有啥营养物质可以让虫子吃饱喝足并长大呢?好像并没有。
由于视频无法分辨虫子到底处于哪个生长期,所以只能做一个大胆的猜测:
这个虫是彭女士家里的米、面里的,它已经长大了,需要找一个隐蔽的地方吐丝结茧,变成蛾子。
正当它在“选址建房”的时候,彭女士的大姨妈横插一脚,打乱了它的计划。
假如视频中的虫子还活着,这会儿应该已经作茧自缚、自证清白了,但估计它已不在人间。
具体是彭女士储存不当,还是企业生产污染,靠一个小视频说实在的,根本说不清楚,咱们也就是看看热闹。
看新闻说彭女士要体检打官司,我觉得吧,从证据链的角度来说,她输定了,最后的结果估计是法院和稀泥,调解一下私了完事。
不过呢,我想借此机会提醒大家,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家里的食物要注意储存条件,要不然,过不了多久,你家里就会莫名其妙的出现各种小爬虫、小蛾子什么的。
食品科普段子手,强行蹭热点,强行科普,我就问你:服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