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六支瑜伽每支的作用
1.第一支“别摄支”:
它是为了使五种识的个别气集中于心轮,前面提过,心和气之间有一种亲密的关系,举例言之:某人没有腿,但却有清晰、敏锐的视力,他看到在一段距离外有一棵结了果子的树,他(叵想’吃树上的果子,但却没办法走到那里去;另一个人是瞎子,但两条腿正常,他虽然不知道那里有果于,但他却能走动,如果这两人能合作,让这没脚的人骑在瞎子身上,指挥瞎子行动,走到树木旁摘果子,到了树下后就能滴下果子分旱了。同样的,有眼睛的人就代表“识”(或心),有腿的人就代表气。由识来分别目标,但只有靠气的力量才能到达目标;就是气的作用才使识能接触、认取目标。心和气是这样运作的。
2.第二支是“禅定支”:
别摄支和禅定支都为了成就“空色身”,如果不是已经证到这身体,那么就是新近才证到;如果已经证到了,它就会增长。这二支是证到佛身的方法,所谓的佛身是指“化身”。
http://mmbiz.qpic.cn/mmbiz/a4keicFG0pqxsDvV87wxd1ZxWOibwS7OMUpjOVP8ibNgjv4RqgicX2JuFJC2C7A2ZibaXCRCicjs1IqXHevwqQjWRgiaQ/640
3.第三支“命勤支”:
它是为了引导心识的气进入中脉,前五识的气已在前面各支中引摄了,密续中气的意思是生命、或生命的力量。引气入中脉,关闭左右脉,让气在中脉内移动。只要气在右脉内活动就会引起嗅,气在左脉内活动就会引起执着;为了要舍弃这两种心灵扭曲,就必须要不使活动气在左右脉内流动,而应该将气引人中脉。
4.第四支“持风支”
它是为了保持心识活动气留在中脉内。所以就是靠着修持风支而引心识活动气进入中脉、使它们停在那里。做到这地步,就是所谓的“气自在”。尤其是气自在是语的根本,所以这些修法是证佛的因,佛语就是报身。显密在对报身的解释上有出入。显教说报身是“五种决定”,在密宗里,报身是指佛的“语”。
http://mmbiz.qpic.cn/mmbiz/a4keicFG0pqxsDvV87wxd1ZxWOibwS7OMUf5klSpQXWNibo0FsTPQuOEOd6sfZ0ia3zvMQBhdRatQkbwkic4BhmZhIA/640
5.第五支“随念支”
在随念支时,拙火上升、融化白菩提、白菩提向下流到宝珠头,在这里提住明点、不让它走漏,就在此时,行者以验到惧生喜。这种随念或使心以验到这种喜就是第五支的内容。
6.第六支“三摩地支”
它是指空乐不二。空乐的意义如下,本尊和佛母的身体是空色身,是所谓的“空”而乐是无上不变大乐;所以第六支要证的就是空乐不二——指无上不变大乐和佛母的两个身体。
“空色身”是什么意思?为了要证空色身,行者必须先消耗掉行者身体中的物质元素、再生起双身的本尊身,这种本尊身不是由粗的物质构成而是由心和气构成。尤其特另(的是它是从长养大乐和空慧而现起的;从这两种面向,生起了这两种因素的神圣化身:一种是身体——空色身,一种是身体的“心”,这种心是空乐不二的智慧。所以最后两支所要证的就是这种心或空乐不二的智慧。
例如:芽要从(相似于已的因)种子出生,它不能从完全不同的因而现起;同样地欲得其果,先种其因,第六支是为证双身的本尊身,所以行者要长养能得这种身的因,也就是和果相似的因。
http://mmbiz.qpic.cn/mmbiz/a4keicFG0pqxsDvV87wxd1ZxWOibwS7OMU3fic2b8kxCB3DXk6ic3EcuURyG62GbafdTI7oeYrv7r6QmExEicc3J6JA/640
逆序解释六支瑜伽
三摩地:为了要双身的本尊身,道先要证空乐不二圆融的三摩地,这就是第六支的内容。
随念:在那之前,先要证到随念支。
持风支:为了要证随念支,必须先要第四支持风支到量,在认持中,行者要使气稳定地保持在中脉内、心轮中,只有做到这要求时,才有可能使拙火上升、融化白菩提,使自菩提下滴。
命勤支:在没证到持风支以前,必须先要第三支命勤支到量,如果不能使气它住中脉而任其在左右脉中流动的话,很明显地,行者就不能使它们保持在那里了。
前二支为了要使气最后能引人中脉,就必须先修这二支:别摄支、禅定支,这两支的作用在使气规律化,而使这修法过程成为可能,所以这两支的功用在使气适于修行;如果不先用禅修调练气的话,就不可能将气引人中脉了。
第一支“别摄支”的作用在于引导五识所对的五气进入中脉,只有在这一支到量的情形下,才能引导这些气进入中脉、阻止这些气在左右脉中流动。以上必须依序起修。
以下是五识所对的五气进入中脉的十一种徽兆,稍后再说明。同样地,在引导气进入中脉时,也有三种主要的次第:
“入”:气入中脉的微兆是两鼻孔的呼吸完全停止了。腹部不再鼓动,也就是说呼吸停止了。
·“融”:气融于中脉的微兆是一系列的:先是如烟景象,最后是光明景象。这些徽兆前面已经依序说明过了。
以下是很简要地依序解译时轮六支瑜伽:前两支是别摄支、禅定支是为了成就佛的“身”,这两支调练、调整气,以便引导这些气进入中脉。
命勤支是为了防止心识的气在左右脉中流动,并引导这些气进入中脉。
持风支是为了保持已人中脉的气,下让它们出入中脉。
以持风支到量为基础,而起修随念支——这涉及和三种手印中任何一种手印的交合。这支的修法是生起拙火、融化自菩提,白菩提流到宝珠尖而引起俱生喜。
第六支“三摩地支”要证的是:大圆融”这要靠证到双身本尊的空色身及无上不变大乐的似验、接着再长养这二种的和合。这支修法的“果”是证到圆融。
http://mmbiz.qpic.cn/mmbiz/a4keicFG0pqxsDvV87wxd1ZxWOibwS7OMUeEsYVf9uVD7NJ7bjnFGjaURJc1yth3HmmHXNYcODQlt5PwoIWAIUPw/640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