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故事958.小篮球架的故事

(2020-02-08 10:56:33)

小篮球架的故事

 

 

对于学校的小篮球架这个事情,是再平常不过的小事了,但我为什么还要把这个写成教育故事呢?因为,虽然是很小的事情,但我们成人却给忽略了,没有给学生提供这样的环境,而我们还没有觉察到,是二年级学生提到后我们才恍然大悟……

 

2019228日星期四上午,教研室王文利老师在我校二四班听党员陈君飞老师的数学课。她一大早就到了学校,观察各班的晨诵情况随后随机的到了二四班。看到班里的秩序很井然,她说我到班里时班里还正在晨诵,晨诵完后接着就开始上数学课了。上课的内容是数学的统计部分,陈老师接着昨天学校社团招幕的情况把学生在参加自选社团的项目当成了数学统计的内容,统计的结果是很多同学都喜欢篮球项目并报了该社团。

 

在讨论发言中,有同学提出了学校应该为我们安装一些适合我们小学生高度的篮球架,现在的篮球架太高了我们都够不着;还有的同学提出了学校应该多开设篮球课,多请些篮球老师给我们上篮球课……

 

当教研室的王老师让教导主任把这个问题反馈给我时,我当时的心里很是高兴,并立马让后勤主任了解小篮球架的费用及如何购置。我自己也在网上搜索,看到小篮球架有几百块、一二千的、还有几千元甚至上万的。后来后勤主任在学校的仓库里找到了以前学校购买的小篮球架告诉了我,我说学校原来就有真是太好了,赶紧找人安装吧,争取一周内安装好吧!

 

事后我在想,区域一直在推行从成人立场转到儿童立场,可现实中我们做起来或真正能做到从成人立场到儿童立场的确实太难,一是成人习以为常的思维习惯,不易从成人立场转换到儿童立场,总是处在成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二是我们成人不想听儿童的声音或不愿听或听不到儿童声音致使我们无法知道儿童的真实需求;三是自我觉察的能力不够不敏感导致我们视而不见,看不到儿童等。

 

在这里我们为二四班学生点赞!在311日的周一升旗仪式上专门对二四班同学提出表扬,表扬他们敢于向学校向老师提出问题的精神,也希望大家在课堂上在校园里有好的见议意见都能随时随地向学校老师提出来。

也表扬了六三班、四三班。六三班同学在保护环境的讨论课中表现突出被洛阳电视台38日晚直播洛阳栏目进行报道;四三班同学学交警助交通争做文明志愿者的活动在2301935日《洛阳晚报》头版刊登。

教育故事958.小篮球架的故事

教育故事958.小篮球架的故事

教育故事958.小篮球架的故事

教育故事958.小篮球架的故事

  

附:陈君飞老师的观察案例:

 

 

合理化建议引发的思考

西工区唐宫西路小学       陈君飞

30       数学      2019315

 

案例:

 

二年级数学第一章讲《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本章目的就在于让孩子们通过学习,掌握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并能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最终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去。所以在最后的一节练习课上,我给出了一个学校社团活动的申报情况统计表,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回答问题。对于最后一题 “你对学校开展的课外小组有什么好的建议?”这样的开放性题目,孩子们积极性高涨,张浩宇说:“我们应该把篮球场设置成塑胶的,这样子打篮球的时候,就算跑得快摔倒也不容易摔伤。”邓钰涵提到:“因为篮球组的人数最多,我们可以多配备篮球老师,满足篮球社团的需要。”刘奕辰说:“我们可以多开设几个篮球班。”赵梦涵就怕我看不到她,几乎是站起来举手,当她站起来分享到:“我觉得学校应该装一些低一点的,适合我们儿童投篮的篮球架,因为我们个子低的总是投不进去。”听到她的建议,瞬间我的内心被触动了……

 

分析:

赵梦涵的个子比较低,所以日常生活中遇到很多问题。比如:一次值日擦黑板够不到,是被体育老师抱起来擦的黑板;给绿植浇水总是要踩着凳子才能够着;举手回答问题总怕老师看不见,恨不得站起来举手……。可能身高问题给她带来的挫折比较多,所以她对高度问题的敏锐度更高,能够根据自身的遭遇,站在自己的立场,提出更加贴合实际的建议。

 

作为老师,我给孩子们提供了充足的发言机会,并能充分地去倾听他们的分享,而且不评价对与错,因此孩子们也在这样的氛围中养成了敢于表达自己的习惯,对于发散性的提问题,他们的积极更高,并能畅所欲言。

 

但是我还是习惯从成人的思维出发去思考问题,在这个问题的设置中,我的预设答案是没有这一项的,我的预设几乎都是跟社团有关,比如多开几个班,多找几个老师,多买些篮球等等,并没有关于安全和篮球架高度的问题,所以当这个建议提出时,我的回应是没有力度的。我简单的回应道:“看来大家都很善于从统计表中发现问题并提出合理化建议,虽然你们的建议各不相同,但都是围绕篮球来说的,因为你们都发现了在这个统计表中篮球社团的人数是最多的,能够抓住问题的核心。”现在想想,我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依旧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把自己的需求当成了儿童的需求。课后当王老师夸到:“看这些孩子提的建议多好!这才是我们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本质,我们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们学会利用这种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最终是要为生活服务的。”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直都是站在成人的立场,没有真正的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另外,可能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我总是觉得建议只是建议,尤其学生的建议几乎发挥不了什么作用,改变不了什么现实,所以对于孩子这么有价值的信息,我并没有那么认真的去考虑,没有想过我们提出的合理建议会变成现实。这也是导致我在回应学生的时候没有力道的主要原因。但是当李校长得知孩子提出的这条合理建议之后,非常重视,在思考商讨解决方案之后,更是尽快联系施工人员,利用周末时间给孩子们装上了适合他们的低篮球架,当学生看到新篮球架的时候,激动地当时都欢呼了起来。课下我们更是发现儿童篮球架下,洋溢着一群群低年级孩子开心的笑脸。正是因为校长真正的看到了孩子们,能够真正的站在儿童的立场去思考问题,所以听取并采纳了这条合理化建议,并将此付诸实践,这一举动让孩子们感觉到自己的需求被看见、被重视,这其实也给我的课给了一个很好的完型,让孩子们更深刻的认识到:数学就是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

 

毋庸置疑,教育是为了儿童的,儿童就在我们面前,但是我们并未真正认识他们,更未真正发现他们。长期以来我们习惯站在成人立场上看待他们。虽然我们是教育的策划者、设计者和组织者,但是真正“发出”教育需求的却是儿童,是儿童焕发生命力的诉求才有了教育活动。所以我们应该从成人的立场转变成儿童的立场去看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