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教育故事:引言教育即服务
(2011-11-07 16:32:04)
标签:
杂谈 |
教育感言:
学前教育要“玩”,小学教育要“慢”,初中教育要“宽”,高中教育要“活”,职业教育要“高”,大学教育要“新”。
在我们眼里,李铁成是一位智慧型的教师,也是一名智慧型的校长。多年的教育积淀和对教育的热爱,在工作中转化成了对教育睿智的思索和积极的教学改革。无论是在教师岗位,还是在校长岗位,他都钻研教育,思考教育,他从来都不是一个盲从者,而是一名探索者和研究者,他所提出的“教育即服务”办学理念就是从客观层面诠释了“教育”与“生活”与“社会”之间的本质联系;他所倡导的“讲给别人听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他对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核心思考,也带来了学校教学方式的根本转变。李铁成——一位伟大的教育改革先锋!
“教育即服务”的解读
——西工区教育发展顾问 夏书芳
“教育即服务”是黎明小学李铁成校长一直崇尚并倡导、践行的一个教育理念。可以说,它是黎明人的教育哲学和行为准则。
教育作为一项伟大的公益性事业,其本质就是:为教师发展服务,为学生成长服务,为家庭幸福服务,为社会需要服务。因此,黎明小学的“服务”理念,既是对教育本质的提示与遵循,也是对西工区“心文化、心教育、心生态”的校本化解读与实践。
近年来,黎明小学着力打造以“结构与秩序、真实与自然、美与氛围”为特质的校园文化,为师生创设舒心的生活工作与学习环境;研发与开展满足学生不同成长需求的社团课程与综合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人生发展导航;建设“自学—互教—训练”的心课堂,让师生成为相互共嬴的学习共同体。环境、课程以及“双十”管理常规的落实,“三节一会一讲坛”特色的品牌的彰显,让黎明小学的“三优”办学愿景铸就了学校的品质、品位与品牌!
黎明小学积极申报创建西工名校,表现出该校师生奋发向上的生命状态,更折射出“求真务实,创新创造,执着追求,敢为人先”的西工教育精神!所以我要为以李铁成校长为杰出代表的黎明小学师生点赞!
西工区教育发展顾问
2016年3月28日
潘文武谈“教育即服务”
从“校长有约”说起
2015-04-03
潘文武
洛阳晚报教育周刊 洛阳晚报教育周刊
潘文武:洛阳幼儿师范学校党委副书记,中学高级教师,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教师教育专家,洛阳市优秀专家,洛阳市首批特级名师
前几日,到某县督导教育工作,走进一所初中,见墙壁上赫然悬挂一幅宣传版面——“校长有约”。问及校长何为“校长有约”?校长回答,就是校长定期约见不同类型的学生,与之喝茶,甚至请其吃饭,在平等宽松的氛围中听取学生对学校的意见。我又问校长,此活动背后是什么教育思想在支撑?校长言,教育就是服务业,学生是我们服务的对象,推进新课程改革首先必须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校长应带头实践这一理念。
我的教育即服务观:
教育即服务
教育是一种服务,且是一种特殊的服务。国家提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实际上就是如何给人民做好教育服务让大家满意。但最重要的是“人民”指的是谁,也就是教育服务的对象必须搞清楚,我们认为这个“人民”首先应该是本校的教师和学生,其次是本辖区的居民、家长社区。而要把教育办成让这些人满意,必须把教育当成一种服务,只有当我们把教育当成一种服务时,我们的心中才会用敬畏之心礼貌尊重教师和学生、用赤诚之心守护关爱教师和学生、用谦和之心真诚善待教师和学生、用感恩之心回报服务教师和学生,由此使我们的教育工作取得“教师舒心、学生欢心、家长称心、领导放心”的良好效果。
试想如果学校没有学生教师为谁工作,没有本辖区居民认可家长支持学校为谁而存?因为我们的服务不到位、不让这样一群特殊的客户满意而失去了学生、家长、教职员工,我们学校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也将失业下岗,所以我们应该用心做好周到细致的服务,让学生、家长满意。
如今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每一个家长的人生愿望。可教育资源分布、教育质量发展的不平衡等促使家长在给孩子增加教育投资的同时,又在选择优质教育资源即好的学校方面大做文章,最终加剧了学校间的生源大战。如就我区来说,同样在闹市区的好位置有的学校人满为患而有的学校门庭冷落,有的学校在城区边缘的偏僻位置,却也生源饱满。究其原因是他们的教育服务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取得学生家长的满意,因此教育的服务好坏成为学校能否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教育就是一种服务”不仅仅成为教育的主导思想,而且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服务于国家昌盛与民族复兴,更要具体的服务于学生、家长和老师,真心的为生命的成长服务,促进每个教育的参与者完整成长,成为真正的人。
教育是一种服务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和谐校园思想的体现。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是权威,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教与被教、管与被管、评价与被评价的关系。而当今社会,强调民主、平等、和谐,尤其是新课改的今天,更提倡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不能独占讲台一统天下。如今时代信息又高度发达,学生吸收新知识获取新信息有时比教师还早还快,比教师知道的还多,所以我们只有以“用心服务、全心陪伴、真心悦纳”的服务理念对待学生家长,才能获得他们的青睐和认可,才能使“教师舒心、学生欢心、家长称心、领导放心”,学校才能处于长久不衰的生生旺盛状态。
教育服务:一是在学校为老师们营造一种和谐融洽、风清气正、默契配合、研讨争辩、质疑批判、探究拓展、甘愿工作的浓厚学习研讨学术氛围和愉快舒心工作的优质教育生活生态环境;二是为学生提供可供孩子们选择的适合孩子个性特长、兴趣爱好的各种课程,从而实施因材施教;三是为家长社区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几句话:
为了把学校教育做好,在局里“心文化、心教育、新生态”的总体教育理念及教育文化引领下,结合本校实际,提出了我们学校的教育理念即教育就是服务。
学校班子成员在与教师、同伴、学生、家长相处时要怀着敬畏之心礼貌尊重教师和学生、赤诚之心守护关爱教师和学生、谦和之心真诚善待教师和学生、感恩之心回报服务教师和学生,学校老师同样以此“四心”对待学生和家长,才能使我们的工作达到“让领导放心、让家长称心、让教师舒心、让学生欢心”的标准。
“用爱引领生命成长”是“教育即服务”理念的核心办学价值观。
“用心服务、全心陪伴、真心悦纳”是“教育即服务”理念实现的三条途径。
“三优教育”是“教育即服务”理念的办学目标:即优质的教育服务就是为本辖区居民、进城务工人员、学生、家长、教师、朋友、领导、政府、社区、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优美的教育环境就是为在我校就读的孩子和工作的老师提供优美的学习生活成长的软环境和硬环境;优秀的教育成果就是培养我校师生大方自信文明有礼的优良品质和优秀的教学成绩。
通过周到细致的教育服务,给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提供有选择性的教育、提供有差异性的教育;给学生提供一种优良的教育好环境,使孩子在其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浸染。教育好环境就是民主、平等、自由、规则、讨论、争辩、合作、探究的教育氛围,教师定的规则应是保障而不是限制孩子的自由,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持和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自我表达能力,以及自律合作等能力。就是在对学生服务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不能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探索。就是发现孩子某方面的智能,让孩子自己明白自己的强项,促其向自己喜爱的方向努力,进而使不同特长天赋的孩子都能得到发展。
期望这样经过六年的小学学习,孩子们能初步具备就某个主题通过网上搜索、参考书阅读、实地调查了解、操作实践尝试、亲身体验经历、多方咨询请教、同伴合作互助等途径达到自己做项目、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初中、高中、大学学习,乃至将来工作奠定重要基础。
实现“教育即服务”的“十二个行动措施”:
一是遵循的“三个教育规律”:即遵循儿童成长自然规律:身体的发育、智力的发展(认知特点)、儿童的天性如活动好动、坐的时间不长、有好奇怪心、爱展示、喜游戏即儿童的成长需要一个自由的环境,让孩子能够自由玩耍、自在体验、自然发展,从而创造自我;遵循教育需要一点一滴积累的规律:教育的非急功近利规律、一点一滴小事的改变累积、潜移默化的熏染(环境和行为);遵循学习规律:金字塔学习规律(展示)、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规律、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规律、多元智能理论、批判性思维规律、视觉关注规律、合作探究规律、实践体验规律等。
二是长期坚持阅读课外书(含英语的、数学的、科普的等)。
三是长期坚持练习写字(含英文书写)和听看英语音视材料。
四是长期坚持让孩子表达展示,体现在学习中所处的主体地位。或讲说每天发生的事(向家长或同学每天讲说5分钟的话)或饰演课本剧角色或课堂上大胆展示质疑争辩讲解或每月一次的英语沙龙活动或体育趣味性的运动会或给学生搭建展示表演的舞台进行演出展示。
五是长期坚持学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实物配对、观察思考、动手操作、调查、调研、体验、经历、实验、尝试等)。
六是长期坚持利用网络资源和工具书进行学习,搜索、阅读、甄别、记录自己所需的材料。
七是长期坚持作业的“三查一改”制度即作业做完后先自己检查、再同桌互查、小组长检查,最后由教师批改主。凡没有经过“三查”的作业,教师一律不予批改。
八是长期坚持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争辩、质疑提问的学习方式,逐步建立起批判性思维能力。
九是长期坚持归纳总结、举一反三、拓展延伸,疏理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逐步培养孩子的运用、分析、综合、评价能力。
十是师生共同成长的“三主”模式:主动学习、主动展示、主动超越。
十一是英语学科学习的“三高”要求:起点定位高、目标设定高、过程要求高。
十二是校园文化建设遵循的三个原则:不要华而不实的豪华奢侈文化,不要晦涩难懂脱离小学生实际的抽象文化,不要高高在上不可触摸的隔空文化。
用心服务,就是把学生老师的事放在心上,急学生之所急、急老师之所急,甚至超前于学生教师所思所想进行服务,把为学生的服务前置,给学生学习、老师工作创造顺畅舒心的环境氛围。
全心陪伴,就是领导时时处处事事为师生着想,为师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做全程的引领和陪伴,让师生处在一种安全感状态下,让学生老师在学习工作的道路上不至于形只影单,解除师生们的后顾之忧,解决学生老师学习生活中的困惑困难。
真心悦纳,就是要用一颗真爱之心去对待孩子和老师,真正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样对待,把老师当成自己的亲朋好友对待。当他们出现错误、当他们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当他们遇到困难时、当他们拥有幸福时我们都应该怀着一颗真心去接纳、去允许、去分担、去分享,与师生心灵相通、与师生心心相印。
教育即服务的故事:
在我身边常常发生一些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杂碎琐事,使我难以忘怀,于是萌发出想写下来的念头。一是能留下美好回忆,当我每每读一遍这些琐事,或能勾起我的记忆或会让我感动得两眼湿润,在我心底激起一串串的涟漪,让我回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或让我遗憾或让我欣慰或让我反醒或让我充满激情……从而使我能在坎坷的教育路上多些灵性、少些愚钝,多些捷径、少些弯路,使我的学校能沿正确的方位前行,使老师们能心情舒畅工作,使孩子们充满欢语笑声……二是感谢那些曾给我关心、帮助和支持的领导、老师、家长、同学、教育同行和关注教育的人士们。如果其中有些事真的打动了你,让你心灵产生了共呜震动、让你有了一点点收获,我将感到荣幸。如果浪费了你的时间让你有所失望,还望你多多包含原谅。也真诚喜听你的见解、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