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久违博客。新西兰游记的结尾拖拖拉拉过了将近一年,始终疏于提笔。这一次,因为森吉梅朵的缘故,让我再次提笔,希望借助博客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了解森吉梅朵慈善学校,也让森吉梅朵的孩子们得到更多人的关心和帮助。
初见李兵是在初夏的束河,她从大理分校返回维西途中来接我们。虽然只是短暂停留,李兵还是特意去看望了卓玛。卓玛从森吉梅朵毕业后,由学校介绍到束河的咖啡馆打工,现在已经能够自食其力了。听说李兵要来,卓玛亲手做了蛋糕要让阿姨尝尝她的手艺。看到卓玛对李兵无限依赖的神情,感触良多。回学校的路上,包括晚上听校长和老师们聊天,几乎每一句都和学校的建设规划,和孩子们的生活学习以及未来发展有关。真切地为学校的孩子们感到庆幸,他们能有这样一位全身心为他们付出的校长妈妈。

与森吉梅朵的缘分始于2014年的感恩节。那一天,朋友转发了一则森吉梅朵慈善学校失火请求援助的消息。在这个信息泛滥的网络时代,各种转发的消息一般都只是随风飘过而已。但那一则消息却深深地吸引了我的关注,我不仅一字不漏地读完了整篇报道,还上网搜索了很多关于森吉梅朵的报道,包括学校的官网和微博。由网络中各种报道和信息勾勒出的故事轮廓或许不够清晰和完整,但已经足以让我深受打动。
故事的主人公多少带有些传奇的色彩。李兵,一位地道的北京美女,受过良好的教育,曾留学德国。热爱西藏的她,终因一场佛缘在直贡提寺剃度出家。2006年,李兵在位于金沙江畔的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塔城镇其宗村办起了森吉梅朵慈善学校,并且坚守至今。

学校依山傍水,景色秀丽。然而,九年前这里只是一片荒芜的沙滩地,距离最近的维西县城还有96公里路,几乎可以说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李兵就是在这样的地方,带着老师和孩子们一砖一瓦建起了森吉梅朵。

学校的第一座校舍兼宿舍。虽然拥挤,孩子们很快乐。

历经九年,如今的森吉梅朵已颇成规模。学校有了独立的宿舍楼和教学楼,还有图书馆和操场。

窗明几净的教室。

好心人捐赠的图书馆。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徜徉书海。墙上贴得满满的李兵校长亲笔书写的诗歌。学校的官网上也有孩子们诗歌作品。李兵说,我要培养的是会写诗的农民。

由于善款有限,学校的招生对象主要针对贫困地区孤儿、特困家庭儿童、残疾儿童以及超龄失学儿童。创办伊始,李兵走进牧区、村庄,挨家挨户寻访适合进入学校的孩子,告诉他们,你们可以上学了。从此,这些孩子有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叫做森吉梅朵。而被他们称作阿姨的李兵与其说是校长,不如说是孩子们慈爱与智慧兼具的妈妈。

森吉梅朵的孩子或许曾经是不幸的,因为他们大多失去了亲人或是来自特困家庭,但同时他们又是无比幸运的。森吉梅朵对孩子们的关注和培养是全方位的,从生活习惯到基础教育,从心理建设到劳动技能,到他们今后如何融入社会。对于身有残疾的孩子,只要有一线治愈的可能,学校都会千方百计地给他们寻找治疗的机会。有时候,我会望着马不停蹄处理学校各种事务的李兵发呆,不能想象如此瘦削的肩膀是如何扛起这样的责任,是普渡众生的信仰吗?
还有很多老师和志愿者也为学校付出了很多心血。这个可爱的小男孩叫阳阳,他的爸爸妈妈都在森吉梅朵支教,而他也和学校的大哥哥大姐姐一起快乐地成长。

来自澳洲的Ben在学校已有两年。他的英文课形式丰富多样,寓教于乐。一会儿教唱英文歌,一会儿又带着孩子们到操场上做游戏。

历经九年,孩子们渐渐长大。为了帮助这些从小生活在公益学校这样单纯环境的孩子融入社会,两年前森吉梅朵在大理开设了分校。李兵带着14名年满十六并且学习程度较高的孩子走出大山,并且进入职业教育阶段。森吉梅朵的孩子从小在陌生人的帮助和关心下长大,学校也希望孩子们通过自己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去帮助别人、回报社会。派出学校里年满18岁的学生轮流前往山区支教,是森吉梅朵慈善学校今年起施行的教学计划中的一部分,也是学校《毕业考核条例》里要求的一项内容。
自2013年起,森吉梅朵计划往“慈善自助学校”的方向转型。2015年6月1日开始试营业的大理森吉梅朵公益客栈就是这一转型的产物。

公益客栈的开办,既为孩子们提供半工半读的良好环境,所有收入也将用于学校的日常开支。我特别欣赏的一点是,对于年满十八的孩子,虽然学校仍然会免费提供教育直至学成,但他们必须以劳动所得交伙食费和房费。这对于培养孩子们自理自立的观念非常有帮助。
我也有幸成为第一批入住的客人,感受了孩子们周到的服务。公益学校一分一厘来之不易,客栈的装修一大部分都是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干的,效果却是好得出人意料。客栈舒适整洁,地处古城的城墙边,环境幽静,在露台上观苍山日落或者夜来看星都是一乐事。如果有朋友来大理的话,一定要来客栈捧场哦。
森吉梅朵大理公益客栈
地址:云南省大理市大理古城博爱门上菜园村12-2
电话:0872-2518316

公益客栈里的免费书吧。

“爱、团结、诚实、善良、帮助别人、感恩心” ---
这是一个学生在作业本里写下的话。

森吉梅朵慈善学校的名字由活佛贡觉丹增•确吉坚赞仁波切所赐,意为“心中的花儿”。如今,这朵慈善之花已深中人们心间。希望你、我、我们的爱心和关怀,可以带给孩子们更加美好的明天。


******************************************************************************************************************
森吉梅朵慈善学校
地址: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塔城镇其宗村 (674609)
微博:森吉梅朵慈善学校
微信公众号:森吉梅朵公益
森吉梅朵慈善学校公款账户:(请说明慈善捐款可免汇费)
账号:
24-1698 010 4001 0876
账户名称:森吉梅朵慈善学校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 云南省迪庆州分行 营业部营业室
支付宝账户:libingschool@126.com
收款人:李兵
微信支付:
请加微信号:senjimeiduoweixin
*******************************************************************************************************************
孩子们写的诗。
《成长》
——丹巴达杰
我,
快成长吧!
在这时期中,
我快快地成长。
要和小个子说拜拜
走向大个子的世界,
在某个地方,
我要建座房子。
和伙伴们工作,
分享幸福,
成长,
是件幸福的事,
但老年很快就到了。
哈,死的临头。
《 月亮 》
——索南次仁
夜晚来临
在遥远的天边
有一轮洁白而明亮的月亮
它照耀着大地
它看着沉睡的人们
看着一切入睡的生灵
星星是月亮的儿女
它们围绕着母亲
听月亮讲故事
渐渐地 渐渐地
孩子们入睡了
东方亮了起来
初开的花瓣上
有着许多颗露珠
那些露珠是
月亮洒下的眼泪!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