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歪走阿里】红河谷 ◦ 江孜城

标签:
阿里大北线西藏江孜宗山古堡白居寺摄影 |
分类: 歪歪走阿里 |
沿着羊湖一路来到浪卡子午餐,就像一年前一样。但是,今天我没有太多怀旧的情绪。一早起来,开始头痛,一路上举手投足都觉得非常乏力,午饭前还吐了,和老孙两个同病相怜,惺惺相惜。
斯米拉山口飘扬的经幡
对于江孜的最初印象,源于电影《红河谷》。在19世纪嚣行世界各地的英伦帝国,不满足于占领南亚次大陆,也时时觊觎西藏高原。1903年冬天,英国侵略军从亚东进犯江孜,遭到西藏军民的顽强抵抗。英军死伤惨重,被迫逃跑。1904年4月,英军再次攻打江孜。剽悍勇猛的江孜军民没有屈服,他们对傲慢的英国人进行了拼死抵抗。江孜僧俗民众紧密配合,在宗山上筑起炮台,用土炮、土枪、刀剑、梭标和弓箭与入侵之敌展开了英勇的血战。5月的一个晚上,千余军民偷袭英军大本营,将其全歼,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后来英军援兵赶到,堡垒中的火药库被英军炮火击中,发生猛烈爆炸,守卫宗山城堡的江孜军民才渐渐不支。他们持续苦战了三天三夜,终因没有后援,遂告失败。最后所有勇士宁死不屈,跳崖殉国。《红河谷》讲述的就是这样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江孜城,也因此而被称为英雄城。
江孜古堡矗立在宗山顶上,诉说着一段悲壮的历史
江孜古堡位于江孜县城的中心位置,依山势而建,俯瞰整个江孜盆地。古堡所在的石山叫宗山,因此也被称作宗山古堡。“宗”,在过去的西藏是行政单位,相当于县。所以这个城堡实际上就是县府。当时的西藏政教合一,县府既是官府,也是寺院,宗教色彩很浓,城堡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座宫殿式的寺院。今天,在江孜碧蓝如洗的天空下,已不复当年抗击英军的悲壮惨烈,但古堡高耸巍峨的气度依旧。
白色的墙,红色的边框,依山而建的宗山古堡,多少有一些布达拉宫的影子。
从白居寺仰望宗山古堡
白居寺,毗邻宗山古堡,藏语名为“班廓德庆”,意为“吉祥轮大乐寺”。据称由一世班禅大师凯珠杰和绕丹贡桑帕兴建于公元1418年。格鲁、萨迦、布鲁等教派共存于一寺,每个教派在寺内都拥有五六个“扎仓”(殿堂)。白居寺因其对西藏佛教各教派兼容并蓄的气度为人仰慕,同时还以独具风貌的建筑、雕塑、壁画艺术而享有盛名。
如同所有的藏传佛教寺院一样,两排转经筒,引着我们走进白居寺
白居寺是一座塔寺结合的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寺塔天然浑成,相得益彰。寺内的白居塔有“十万佛塔”之称。塔有九层,高达32米多,有108个门、77间佛殿、神龛和经堂,是中国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珍品。殿堂内藏有十余万佛像,千余尊泥、铜、金塑佛像,堪称佛像博物馆。
白居塔的另一个独特之处在于塔顶的眼睛装饰。喻意为“观四方”。
在高原强烈的日照下,白居寺的鲜花开得格外繁茂。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