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9年山西行之 寻访唐代古刹佛光,南禅寺

(2010-12-17 18:11:40)
标签:

佛教

旅游

山西

五台山

休闲

杂谈

自助游

南禅寺

佛光寺

唐代建筑

雕塑

分类: 带着蒙奇奇游山西

10月10日

五台山 - 太原 临汾

 

南禅寺中这只唐代的石狮子保存完好,憨态可掬

2009年山西行之 <wbr>寻访唐代古刹佛光,南禅寺 

 

    今天又是早起的一天,早晨七点天才刚蒙蒙亮,我们就已经出发了。我们之所以放弃台怀镇上另两座著名寺庙菩萨顶文殊殿和万佛洞,是为了在离开五台山之前去瞻仰一下我国甚至是亚洲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殿宇,佛光寺和南禅寺。

    出台怀镇后,沿着去五台县的公路一路行来,大约一小时后便到达了位于豆村镇不远处的佛光寺。整座寺院依山势而建,座东向西,与大多数寺院的方位不同。据说是因为北魏孝文帝在此山东面见佛光,因而建寺。佛光寺始建于北魏时期(471-499),在唐宣宗十一年(857)重建,一度香火鼎盛,当地人有“先有佛光寺,后有五台山”之说。后因地处偏远,至清末逐渐荒芜,却也无意中完整地保留住了唐代建筑架构。直到1937年梁思成林徽因历经艰辛在荒山野岭中发现佛光寺,才使得它重见天日并且闻名世界。因为这种种记载,我早在去山西之前就已经对其无比神往了。如今的佛光寺已由国家文物局接管,不再有僧人住持,也因为远离台怀镇且交通不便而游人罕至。清晨的山谷中,只有我们两个轻轻推开古刹大门。第一重院落与我们想象中的寺院完全不同,这简直就是一座古朴的庭院,种满了鲜花,在晋北的深秋中绽放。

 

美丽而古朴的院落 

2009年山西行之 <wbr>寻访唐代古刹佛光,南禅寺

    院落左侧是一座建于金代的文殊殿。虽为配殿,但面阔七间,其规模甚至比很多寺庙的大雄宝殿更为雄伟。殿内佛坛上供奉着骑狮文殊菩萨及四位随从,均为金代泥塑,距今有近900年历史,但其色彩依然浑厚艳丽,且形制秀丽人物生动。

 

文殊殿前盛开的鲜花

2009年山西行之 <wbr>寻访唐代古刹佛光,南禅寺

    从前院经过一段陡峭的阶梯,我们终于瞻仰到了两株参天古柏护卫下的东大殿的真容。东大殿即为佛光寺的正殿,因位于寺院的最东面而称为东大殿。这也就是那座梁思成林徽因历经千辛万苦而发现的唐代大殿。大殿面宽七间深四间,宏大巍峨,引用梁思成的话说就是“斗拱雄大,出檐深远”。依照测量,其斗拱断面尺寸为210x300厘米,檐宽4米,这大概是晚清斗拱的十倍,与两侧明清修建的配殿相比,越发显出其气势恢宏。大殿中的佛坛与文殊殿内的有些相似,仿佛一个大大的戏台,佛坛上供奉着35尊不同的佛像,侍从彩塑,均为唐代作品(部分色彩为民国时期着色),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甚至连侍从菩萨托着果盘的手帕都仿佛被殿外的轻风吹起似的。佛像无论从面容还是服饰都可见唐代遗风,与我们平时在寺庙中看到的截然不同。大殿后壁上还存有60多平方米的唐代壁画,据称也是保存完好,可惜现在出于对文物的保护,我们无法见其真容。大殿的木门背面仍依稀可见唐代等各朝代游人的题记,也可以充分证明这扇木门也是唐代遗物。由于“出檐深远”,使得木门得以遮风避雨,即使在千年以后的今天,红色木门的上半部分依然色彩鲜艳。

    站在大殿外,眺望远山秋色,遥想当年的大唐盛景,也想象着梁思成林徽因他们与蝙蝠臭虫相伴,在此测绘的情景,不禁感慨万千。说实话,关于他们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动,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持着他们,驱使着他们发现佛光寺并完成对其的测绘工作,也许这就叫做理想或者使命感吧。

 

古柏掩映下的东大殿

2009年山西行之 <wbr>寻访唐代古刹佛光,南禅寺

年代久远的牌匾

2009年山西行之 <wbr>寻访唐代古刹佛光,南禅寺

斗拱宏大

2009年山西行之 <wbr>寻访唐代古刹佛光,南禅寺

这座明代建成的小楼有个非常美丽的名字“香花风雨楼”

2009年山西行之 <wbr>寻访唐代古刹佛光,南禅寺

通往东大殿的陡峭阶梯

2009年山西行之 <wbr>寻访唐代古刹佛光,南禅寺

    离开佛光寺我们继续赶路,又经过差不多一个小时,我们来到了位于东冶镇附近的南禅寺。南禅寺是一座更加古老的寺庙,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据殿内题记,重建于唐德宗健中三年(782),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因远离五台山的中心庙宇群而躲过了唐武宗“会昌灭佛”(845)的浩劫。南禅寺的规模不大,现存仅一进,但是意义非凡。它的正殿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虽不及佛光寺大殿般雄伟,但全殿没有天花板,也没有柱子,庞大的屋顶全由12根檐柱支撑,简练的结构给人以稳重的感觉。大殿内的佛坛上原有17尊唐代彩塑佛像,至今仍可见其色彩艳丽逼真。可惜在2000年时被盗了3尊,至今下落不明。佛坛四周,满刻精美的花纹莲瓣,是唐代砖雕艺术的珍品。另外寺中还保留着一座石塔和三只石狮均为唐代遗物。那几只小石狮子虽然外表已有不少磨损,当仍然看得出神态各异,憨态可掬。

           

古朴的南禅寺正殿

2009年山西行之 <wbr>寻访唐代古刹佛光,南禅寺

    这两座寺庙都同样香火不再游人罕至,所以整个的游览过程基本上只有景区工作人员陪着我们两个人,讲述着寺院的历史,也使得我们可以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唐代建筑和雕塑艺术的魅力。我觉得我们真是幸运,可以如此近距离地瞻仰这些艺术瑰宝。

    从南禅寺出来已是中午时分,我们这次在晋北的行程已告一段落,接下来一站是位于晋西南与陕西交界处的黄河壶口瀑布。壶口的位置比较偏远,与我们要去的其他目的地完全不顺路,我们必须为此拨出至少两天时间绕道过去。但是,即便如此我还是决定要去。自从几年前在电影《黄河绝恋》中看到壶口瀑布后,我就一直对之无比神往,这次都到了山西又怎能错过呢。

    从五台山送我们过来的司机把我们送到临近的东冶镇,我们就在这里等去太原的长途车。从五台山没有直接去临汾的车,我们只能先到太原然后再转车过去。由于这儿只是一个小镇,长途车班次没啥规律也不怎么准点,我们怕误了车,也不敢去吃午饭,当然,这镇上看起来也没啥可以吃的。还好我们早有准备,在台怀镇买了苹果和山西大枣,聊以充饥。下午三点多,我们终于又回到了太原。原以为就在原地转车即可,没想到却被告知这个车站没有发往临汾的班车,我们得去城南的迎宾汽车站。于是我们不得不背着行囊再上路,好在到车站时刚好赶上四点的班车。只是当时离发车时间只有十分钟了,我们还是没时间吃东西,只能在小店里买了包饼干,泡了碗方便面,也不知道这算是午饭还是晚饭。

    虽然我们坐的是太原到临汾的城际高速客车,票价也和上海的差不多,但还是秉承着山西特色,不准时而且沿路上下客。这也罢了,刚上了高速司机突然靠边停车开始修车了,我只能在心中暗暗祈祷好歹让这车坚持到临汾吧。好在这破车在平遥休息站作了第二次简单修理之后,还是在晚上八点到达了目的地临汾。当时正下着雨,当我们两个穿着冲锋衣,每人背着一个背包外加一个摄影包冒雨走进宾馆的时候,我简直觉得自己像个外星人,呵呵。

    晚上老张吵着叫饿,泡了一碗宾馆房间的方便面,闻着那个香味,我居然能清晰地听见自己的肚子咕咕直叫,赶紧冲过去抢着吃了两口。这才想起来今天我们其实才吃了一顿早饭而已,怎一个惨字了得啊!难怪有人说旅游是花钱买罪受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