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聚煤盆地的形成条件

(2012-05-24 09:43:54)
标签:

滨海

煤盆地

构造

沉积环境

古气候

杂谈

分类: 煤质分析行业知识

聚煤盆地的形成和聚煤作用的发生,是古气候、古植物、古地理和古构造等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植物遗体的大量堆积是聚煤作用发生的物质基础。自从地球上出现了植物,使有了成煤的物质条件,早古生代煤主要是内滨海—浅海藻菌类为主的低等生物所形成的,是一种高变质的腐泥煤。大约自志留纪末开始了由海洋向陆地的“绿色进军”,在滨海地带由原始陆生植物形成了泥盆纪的腐植煤。自泥盆纪开始,陆生植物不断发展、演化、更替,并
由滨海地带逐步扩展到内陆,由原始陆生植物演化为种属繁多的高等植物。为了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植物界逐渐形成不同的植物群落,出现了植物地理分区,为成煤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石炭—二叠纪、侏罗纪和白空纪、第三纪成为地史上的几个重要聚煤期。地史期植物的演化表现为突变和渐变两种形式:突变期.在较短的地史时期中有大量新旧属种的更替,是植物进化的飞跃阶段;渐变期,植物属种比较单一,但扩展迅速,茂密成林,往往是强盛的聚煤期。地史期的聚煤作用呈波浪式向前推进。
    古气候是植物理衍、植物残体泥炭化相保存的前提条件。地史期的聚煤作用主要发生于温暖潮湿气候带,而湿度是主导的因素。一个地区的气候往往与纬度、大气环流、海陆分和、地貌、洋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关。纬度和大气环流形成全球性的气候分带,使聚煤带沿着一定的纬度展布,如横跨欧洲、北美的石炭纪聚煤带。海陆分布、地貌等可形成区域性气候区,叠加在全球性气候带的背景上,形成不同规模的聚煤区。如环太平洋分布的第三纪煤盆地,明显地受到海洋潮湿气流的控制。聚煤盆地形成在潮湿气候带覆盖的地区,随着潮湿气候带的迁移,聚煤带和聚煤盆地也相应地发生迁移。如我国中生代聚煤盆地自西南向华北、东北的逐步迁移,就是以干旱带和潮湿带的同步迁移为背景的。
    适宜的沉积占地理环境为沼泽发育、植物繁殖和泥炭聚积提供了天然场所。聚煤作用主要发生于滨海三角洲平原、 潟湖—潮坪—障壁体系、冲积扇和河流沉积体系,以及大小不等的内陆和山间湖泊、溶蚀洼地等。从总体上看,泥炭沼泽往往分布于剥蚀区至沉积区的过渡地带,既受到剥蚀区位置、范围、性质、抬升速率相物源供应的影响,又受到沉积区位置、范围、沉降速率、稳定水体及水动力条件的影响。因此,聚煤古地理环境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动态环境,只有在各种地质因素的有利配合下,才能发生广泛的聚煤作用。地史期的成煤古地理环境是内滨海环境逐渐扩展至内陆环境的。根据对全球被动大陆边缘地震地层的划分对比,证明很多盆地的沉积可以划分为不连续的沉积层序,并能在世界范围进行对比,全球性海面变化是形成这种旋回的惟一可能机制。vail等(1977)进而提出显生宙的海平面变化和旋回结构,为区域对比和古地理解释提供了依据。在地质历史时期,许多重要的聚煤盆地与陆表海、陆缘海密切相关。海面变化会引起大范围的岸线迁移,在海侵和诲退过程中都可以有聚煤作用发生,但一般海退趋势下出现的广阔滨海平原为泥炭层广泛发育的良好场所。
古构造是作用于聚煤盆地诺因素中的主导因素。从构造观点出发,可以把聚煤盆地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形迹,即聚煤盆地在大地构造格架中占据一定部位,具有一定的几何形态和构造样式,与周围的其他各种构造形迹有着成生联系,可以归人某种构造体系。聚煤盆地是特定的区域构造应力场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地球动力背景。随着板块构造学说的提出和发展.特别是采用地震探测等新技术对大陆和大陆边缘现代沉积盆地的研究,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现代沉积盆地的构造分类,从而使沉积盆地的研究建立在全球沉积和构造过程上。地壳的缓慢沉降是泥炭层堆积和保存的先决条件,含煤岩系内煤层和以浅水环境为主的碎肩沉积物组成,也是地壳边沉降、边堆积的结果。地完的沉降范围、幅度、时期和速度,决定了聚煤盆地的范围、岩系厚度沉积补偿及沉积相的组成和分布。地史时期的聚煤作用常常出现于一场剧烈的地壳运动之后,聚煤盆地也往往分巾于稳定陆块的前缘活动带,或隆起造山带的前缘拗陷带,形成巨厚的含煤岩系。聚煤盆地也常见于克拉通内部的活化拗陷区域或断陷带。因此可以说,聚煤盆地的形成与地壳的活动性有关,是地壳运动过程的产物。定硫仪
    在一定地区或一定条件下,古气候、古植物、古地理相古构造等因素都可能成为聚煤作用的决定性因素。—般来说,古气候、古植物条件提供了聚煤作用的物质基础,常作为聚煤盆地形成的区域背景来考虑;而古地理和古构造则是具体聚煤盆地形成、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沉积盆地是沉积物搬运和沉积的活动舞台,各种动力条件.特别是流水作用,扮演着十分活跃的角色,形成各种各样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系。构造因素类似一部影剧的导演,决定了各种沉积环境的配置和演化,构造的这种制导作用往往通过沉积作用和沉积环境而表现出来。

转载至:www.xinruikj.com.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