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里走斜街之杨梅竹斜街

标签:
杂谈胡同斜街 |
杨梅竹斜街呈东北、西南走向,东起前门外煤市街,西至琉璃厂东头的一尺大街。明代称斜街,清代称杨媒斜街,清末雅为杨梅竹斜街至今。
相传曾有杨姓媒婆居于此街,故得名。这个说法欠考证,这个媒婆的名声若真大于此,想必她一定在这里搞了婚介一条街。街东口是煤市街,是否和这个“煤”有关呢……?
其实北京的胡同名有些是很随意的,如果没有确凿的根据,千万不要对它的由来臆造胡诌,以免以讹传讹,误人子弟。
因连接琉璃厂和大栅栏,历史上这条街确实热闹,虽不及琉璃厂和大栅栏,却也有些商业和文化混搭的味道,街上分布着饭庄、澡堂子以及会馆、名人故居和书局等。
21.这座小楼的前身是由沈知方创办的世界书局在北京的分局,主要出版中小学教科书。
24.25号是清乾隆年间的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梁诗正的故宅。
25.这个宾馆原来是东升平浴池,是鲁迅先生经常光顾的地方。也是中共地下党的秘密联络点。
北京乃帝王之都,帝王之气体现在一丝不苟的城市规划之中。《周礼 考工记》说:“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北京是座规规矩矩的城,街道横平竖直,正南正北。胡同也随城市肌理,多为东南西北,纵横交错,显得雍容大气。然而,就是在这四四方方的都城里,偏偏有一些不规则的小街。它们或弯或斜,给这雍容大气增添了一些变化和灵动。而这些斜街的形成多因古代河道走向和人们为抄近道走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