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图样山
图样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311
  • 关注人气:8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杂院里看戏楼

(2013-11-07 15:30:14)
标签:

杂谈

胡同

安徽会馆

清同治十年(1871),安徽肥东县人李鸿章带头捐资倡导,在明末大藏书家孙承泽的孙公园的旧址上,一所占地数十亩,房舍百余间的安徽会馆落成了。据清光绪年间《京城安徽会馆存册》记载,安徽会馆分为中院(正院)、东院和西院三部分,开有三道大门,内有中夹道、西夹道将三套院落分开,夹道间开的门又将院落连成一体,无论从哪道大门进去,都能通达各处。这是北京最大最壮观的一所会馆,比著名的湖广会馆要大一倍。

《辛丑条约》后不久,李鸿章因气恼呕血而死,安徽会馆也因失去依助而日趋衰落,大部分房屋及园地损坏荒芜,许多匾牌、碑刻及陈设用具,都被人折卸毁坏,“荡然无存”。而会馆戏楼保持至今,依稀是旧时的样式,两层的木结构戏台,座南朝北,双卷勾连悬山式屋顶,重檐伸展,雕花栏杆,只不过已经做了修葺,看上去依旧新颖别致。戏台两边悬挂的“冠盖萃江淮,尽东南宾主之欢,枌社筵开,古谊犹存乡饮酒;楼台演歌舞,极丝竹管弦之盛,梨园美具,世情且看戏登场。”的楹联,散发着浓浓的乡情。名震天下的徽班三庆班也曾经在这个人气聚集的地方粉墨登场。

不过一切都远去了,站在杂乱的院子里仰望那飞檐翘角,感觉却充满了荒凉。曲终人散,周围的一切都在消逝着,并且不再有机会去品咋,无论如何都是让人郁郁寡欢的。连它昔日的辉煌也被周围破败民居渐渐的蚕食,那些流淌在晚清的美妙乐音已经湮没难寻,而那些承载笑语欢声的建筑也继续遭受人间风雨的侵袭,游荡在一片残破之中。

长久地凝望那个人去楼空的戏台,恍惚之中,彷佛台上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长袖善舞,水腰当风,依旧上演着一幕幕人间悲喜剧。耳畔的笙笛箫管,奏响美妙的乐音,悠悠扬扬地迷漫开来,潜入寂静的街头巷弄……。

 

大杂院里看戏楼
1.

 


大杂院里看戏楼
2.

 


大杂院里看戏楼
3.

 


大杂院里看戏楼
4.

 


大杂院里看戏楼
5.

 


大杂院里看戏楼
6.

 


大杂院里看戏楼
7.

 


大杂院里看戏楼
8.

 


大杂院里看戏楼
9.

 


大杂院里看戏楼
10.

 


大杂院里看戏楼
11.

 


大杂院里看戏楼
12.

 


大杂院里看戏楼
13.

 


大杂院里看戏楼
14.

 


大杂院里看戏楼
15.

 


大杂院里看戏楼
16.

 


大杂院里看戏楼
17.

 


大杂院里看戏楼
18.

 


大杂院里看戏楼
19.

 


大杂院里看戏楼
20.

 


大杂院里看戏楼
21.

 


大杂院里看戏楼
22.

 


大杂院里看戏楼
23.

 


大杂院里看戏楼
24.

 


大杂院里看戏楼
25.三座院落由夹道分开

 


大杂院里看戏楼
26.

 


大杂院里看戏楼
27.

 


大杂院里看戏楼
28.

 


大杂院里看戏楼
29.

 


大杂院里看戏楼
30.现在戏楼由后门进出,却永远是大门紧闭。我十多年前有幸进去过一次。

 


大杂院里看戏楼
31.以下两张是我1987年拍的,当时还是一个街道工厂的仓库。

 


大杂院里看戏楼
32.

 


大杂院里看戏楼
33.下面几张是我2002年拍的,当时戏楼正在修缮,我才得以一睹戏楼风采,之后就再也没有进去过。

 


大杂院里看戏楼
34.

 


大杂院里看戏楼
35.

 


大杂院里看戏楼
36.

 


大杂院里看戏楼
37.

 


大杂院里看戏楼
3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