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里的那些老洋房——清末陆军部

标签:
北京近代建筑陆军部衙署杂谈 |
辛亥革命至建国以前的40年间,北京虽先后是首都和北方行政中心,但由于连年战乱和国都南迁,属于政权机构的办公建筑却很少兴建。
近代,北京的新式办公建筑出现在清末。1900年后,最初一批是一些维新派的机关和新成立的机构,如陆军部、海军部、外交部、大理院、京汉铁路局等等。辛亥革命后又陆续出现了一些新建筑,如国会的众议院、参议院、京都市政公所等。国民党统治时期,北京没有修建很大的政府机构,日伪时期,也只建有“建设总署”等有限的几座办公楼。
如今,这些建筑多数已无迹可寻,只有清末陆军部、海军部和部分北洋政府时期国会建筑尚存。海军部沿用贵胄学堂建筑,前文已有介绍,不再赘述。先说说清末陆军部建筑。
1.陆军部在铁狮子胡同,今张自忠路,建于1907年。主楼平面为工字形,高二层,中央部分凸出,建筑四周有外廊,全部建筑灰砖砌造。采用砖柱、木楼板、木衍架、铁皮屋顶。柱间用圆券开门窗洞,女儿墙呈垛口状。券内、券上及柱头、檐部全部用砖雕花纹,带有浓重的中国传统手法。主楼后面有两座南北向的凹形楼和一个东西向的一字形楼,外廊采用木柱。这组建筑是由中国营造厂商臆造出得洋房,形式怪异,表现夸张,多以中国元素做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