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胡同里的那些老洋房——中央地质调查所

(2012-03-21 16:41:03)
标签:

北京

近代建筑

地质

调查所

杂谈

在西四附近的一条胡同里,几栋灰色的小楼显得与众不同。这里早年间曾是中央地质调查所。


胡同里的那些老洋房——中央地质调查所
1.中央地质调查所是丁文江在1913年成立的,1916年搬迁至兵马司胡同。现旧址在西城兵马司胡同15号  (原9号)。

 


胡同里的那些老洋房——中央地质调查所
2."兵马司9号"是旧中国地质研究的象征,它是中国最早的而且具有国际水平的官办的科学机构,作为民国前期我国地质工作的发祥地和学术中心,中央地质调查所早期所址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


 


胡同里的那些老洋房——中央地质调查所
3.1929年的兵马司9号(照片源自网络)



胡同里的那些老洋房——中央地质调查所
4.中央地质调查所旧址包括南楼图书馆、西楼办公和北楼研究室三栋建筑。

 


胡同里的那些老洋房——中央地质调查所
5.地质图书馆落成于19219月,资金是由中兴和开滦两大煤矿公司向国内各大矿商及铁路局募捐的,建筑商为   德国的雷虎公司。


 


胡同里的那些老洋房——中央地质调查所
6.1922年的兵马司9号图书馆(照片源自网络)



胡同里的那些老洋房——中央地质调查所
7.



胡同里的那些老洋房——中央地质调查所
8.



胡同里的那些老洋房——中央地质调查所
9.走廊里的募捐碑



胡同里的那些老洋房——中央地质调查所
10.



胡同里的那些老洋房——中央地质调查所
11.1927年,地质调查所又通过向社会各界募捐,在大院内建起了一栋办公楼。这是一幢德国样式的二层精致小    楼,它的设计者就是当代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的叔祖———贝寿同。贝寿同的作品在北京传世很少。除北京    欧美同学会之外,恐怕就只有这栋办公楼了。


 


胡同里的那些老洋房——中央地质调查所
12.



胡同里的那些老洋房——中央地质调查所
13.1930年,北京的社会活动家金绍基先生又捐资修建了一座地下一层地上三层的科学实验楼。这就是现在尚存    的地质调查所沁园燃料研究室。


 


胡同里的那些老洋房——中央地质调查所
14.1930年的沁园燃料研究室(照片源自网络)



胡同里的那些老洋房——中央地质调查所
15.



胡同里的那些老洋房——中央地质调查所
16.在这个院内,还有一个研究机构,即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所幸的是,这两个研究室的刻石至今仍镶嵌在    两座小楼的门楣上。



胡同里的那些老洋房——中央地质调查所
1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