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瑶里,瓷都的发源地,景德镇因它而扬名

(2011-04-28 09:04:03)
标签:

杂谈

一个老套的传说

瑶里有座东西走向的青山,名叫高岭。山下有个村庄,叫高岭村。相传很久以前,村里住着一户高姓人家,夫妇二人租种地主的几分薄田,日子过得非常艰苦。

夫妇俩虽然很穷,却很善良,乐意帮助别人。宁可自己挨饿,也要拿出家里仅有的口粮,接济那些揭不开锅的穷人,乡亲们都夸赞他俩是好人。

有一年冬天,北风怒号,大雪纷飞。高老汉见他家屋檐下躺着一个衣衫褴褛,几乎冻僵的白发老人。见老人尚存一丝气息,高老汉急忙叫老伴一起将老人抬到自己床上,盖上破棉被,又将自己身上的破棉袄脱下该在上面,自己披件蓑衣守候在旁。一会儿,老伴端来热腾腾的姜汤,一勺一勺地喂进老人嘴里,老人终于苏醒过来,尚不能说话,指指自己的嘴巴,意思是他想吃东西。高家夫妇心想,老人初愈,最好是用些大米粥。哪里去弄大米呢?想想只好到地主家去借一升还两升的高利大米。借到米以后,高大娘细心煮好,慢慢地喂老人吃下。老人吃了一碗粥,精神好多了,激动地说:“你们夫妇确实是好人,果然名不虚传,好人一定有好报!”说完,就从身上掏出一颗洁白晶莹的小石子,递给高老汉说:“我无以回报,这颗石子,你将它种到山里,过七七四十九天,再去那里挖,一定有取之不尽的白玉土,它是制瓷器的上等原料,运到昌南镇(景德镇的原名)去卖,会卖好价钱,日后,你们就吃穿不愁了。”说完化作清风,不见了人影。夫妇俩被惊得目瞪口呆,心想,是不是遇到神仙了。

夫妇二人遵照老人的嘱咐,到山中挖了一个深坑,将小石子种下去。过了七七四十九天,他俩来到原址,挥动锄头一挖,奇迹出现了,只见原本是黄色的泥土,居然变成白白嫩嫩的玉色土了。心中非常高兴,双双跪地拜叩神灵。回到村中,他们把事情原原本本地告诉大家,并动员乡亲们一同上山挖玉土。大家将玉土挖出来用船运到昌南镇,卖到了好价钱。从此这里的村民过上了好日子,景德镇也它精美的瓷器扬名海外。

 

瑶里,瓷都的发源地,景德镇因它而扬名

瑶里,瓷都的发源地,景德镇因它而扬名

瑶里,瓷都的发源地,景德镇因它而扬名

瑶里,瓷都的发源地,景德镇因它而扬名

瑶里,瓷都的发源地,景德镇因它而扬名

瑶里,瓷都的发源地,景德镇因它而扬名

瑶里,瓷都的发源地,景德镇因它而扬名

瑶里,瓷都的发源地,景德镇因它而扬名

瑶里,瓷都的发源地,景德镇因它而扬名

瑶里,瓷都的发源地,景德镇因它而扬名

瑶里,瓷都的发源地,景德镇因它而扬名

瑶里,瓷都的发源地,景德镇因它而扬名

瑶里,瓷都的发源地,景德镇因它而扬名

瑶里,瓷都的发源地,景德镇因它而扬名

瑶里,瓷都的发源地,景德镇因它而扬名

瑶里,瓷都的发源地,景德镇因它而扬名

瑶里,瓷都的发源地,景德镇因它而扬名

瑶里,瓷都的发源地,景德镇因它而扬名

瑶里,瓷都的发源地,景德镇因它而扬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