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苗人最大的村寨

标签:
杂谈 |
到达西江已近下午6点,寨口的简介中这样写到: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雷公山国家森林公园境内,属西江镇。西江是苗语“dlib jiani”的音译,原称“仙祥”,清雍正七年建“新疆六厅”后,改称“鸡讲”,民国五年(1916年)易名为西江,距县城36公里,,距州府凯里35公里。现有1285户5120人,世居侯、李、唐、黄、陈、杨等姓氏,其中苗族人口占99.5%,故有“千户苗寨”之称,是我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是世界第一大苗寨。……
寨门口在大兴土木,而且干重体力活儿的都是妇女,看得出这里正在被深度开发。还好,因为不是旅游旺季,寨子里游客甚少。此时,整个寨子笼罩在暮色之中,我们赶紧趁着太阳落山之前爬到对面的山顶,看看寨子的全景,只见,整个村寨由两片连成,置于群山怀抱之中,一条小溪穿寨而过,幢幢吊脚木楼依山而建,暖暖的映衬在夕阳里。
当晚住在寨子最好的宾馆,在寨子里吃了当地的酸汤鱼,感觉一般,鱼刺很多,汤也不够酸。第二天一早,我们便深入到寨子之中。西江苗寨的房屋均是杉木结构,依山傍水,次第升高相连。有平房、楼房、半边吊脚楼房等式样,用青瓦或杉木皮盖顶。基脚用青石块、鹅卵石垒砌。房与房之间的路用青石铺砌连通,并有排水沟,有的人家房前屋后还用小鹅卵石砌铺。
苗族服饰以鲜艳夺目,花色品种多而著称,女青年节日盛装,头戴银乾、银梳,别簪银角,包银围布片,戴耳环,项挂三至四只花纽式银项圈;还有的着古式盛装,穿大花便衣,黑绉裙,外系24条花带和大花围腰;手戴三四只锒手镯,全身打扮得银光闪闪。但是在平时她们只着便装,只是人人头顶一朵大牡丹花。除了绚丽的苗族服饰,苗族妇女还自幼绣花。有绉绣、平绣、叠绣和贴绣,尤以绉绣驰名;绉绣是用8股、10股或12股花线织成各色花带,然后绣上花、草、虫、鱼、鸟、兽等图案,钉在衣领、衣袖、衣角、背带上,富于立体感。寨子里时时可以见到绣花的妇女(苗族妇女真能干,即干体力活儿,又能绣花,苗族男人真幸福)。
下得山来,寨子的主要街道上已经很热闹了,沿街卖疏菜的小贩就地排成了一溜,菜很新鲜,像是刚从园子里摘得,水灵灵的,和这环境,和这卖菜的人在一起,显得相得益彰。
西江的总体感觉还可以,民风还算淳朴,要来尽早,但绝不能在旅游旺季来,除非你不想体会安静。
离开西江,开始了去往肇兴的漫漫之路。
干体力活儿的苗族妇女
暮色中的西江苗寨
苗族头饰
身着苗族服饰的游客
刺绣的苗族妇女
苗族老人
游客不多
寨子里马匹是主要的运输工具
两个布依族妇女
木结构房屋最怕失火
这里常常下雨,雨衣是必不可少的。
一位老汉用自制的烟袋抽烟
寨子里处处能吃到牛肉粉
水灵灵的蔬菜
卖菜的多是些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