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贴吧·斯诺克】艾夫人自述

(2013-01-24 11:36:11)
标签:

斯诺克

贴吧

杂谈

日记

分类: 日记

   艾夫人,女,闺名胤挽仪,贴吧名希夷生,微博使用本名,网上多称艾夫人。


  艾夫人幼年时就曾在C5中看过斯诺克比赛转播,当时艾夫人不喜黑色,故而总是盼望球员多打粉球和黄球。后来艾夫人住进寄宿学校,多年没有接触斯诺克,其实当时的艾夫人还没听说过斯诺克这个词,只叫它台球。
  再次听说“台球”是2005年了,当时艾夫人的学校正在开运动会,一夜之间好多活跃同学都在谈论丁俊晖。从此直到2007年初,艾夫人在假期和休息时间在C5看过不少比赛,艾夫人记得名字(或根据双方对阵比照当时资料)的有06中国公开赛、06北爱尔兰杯、06亚运会。还有一些比赛,已经是永远解不开的迷。。。
  2007年艾夫人看过不少比赛直播,包括大师赛、中国公开赛、世界锦标赛和上海大师赛。
  2007上海赛后某天艾夫人第一次走进斯诺克吧,也第一次在网上看斯诺克新闻资料。从此一枚数据天后冉冉升起。。。
  2007年大奖赛前,艾夫人成为艾伯顿吧首任吧主。此后艾夫人当过吧主的贴吧约有十个,任职过的贴吧约有四五个。2011年艾夫人成为斯诺克吧史上第六位吧主。


  五年半,跟艾夫人在斯诺克方面有过联系的人成百上千,其中有一位旧识,是跟艾夫人私下最早有联系的人之一,当艾夫人在斯诺克方面还是个小白的时候他已经是贴吧里公认的实战高手了。不过后来艾夫人的兴趣几乎完全在数据而非技术,加上他本人性格方面对艾夫人也没有什么吸引力,故而后来就很少联系,上一次对话貌似是在两三年前,也只是打个招呼说了两三句话的样子。而现在想想,其实这位旧识在斯诺克方面对艾夫人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也难怪后来生疏了。
  还有一位旧识来贴吧比艾夫人晚上数月,但当时他十分活跃,一度给艾夫人以聒噪烦人之感。但从当年暑假开始两人走得越来越近,到现在近五年虽然小事有不少龃龉但大事都是统一战线,虽然两人都在斯诺克贴吧位高权重,平常却极少讨论斯诺克话题,究其原因,其实和上一位有些类似,他平时经常打球而且也经常去看现场,艾夫人则对数据不感兴趣也从没去现场看球顺带色诱各路吧友,所幸两人在社会科学上有着不少话题。另外艾夫人感到很荣幸的是当年艾夫人曾经问他贴吧里谁对他影响最大:“当然是你”。而艾夫人的三观在跟他认识的五年里基本上塑造成型,除了艾夫人的个人社会经历与感情生活的影响外,虚拟世界的成分大部分都和他的一些言论有关。艾夫人对历史比较八卦,曾经有几年的时间十分想了解解放之后龙云和卢汉之间的交往,直到去年年底才算基本解决。艾夫人也好,龙云卢汉也罢,都是十分重情的人,但艾夫人却也明白龙云和卢汉之间也有不少曲折,年轻时候太熟悉了,老了变成老友,即使一笑泯恩仇,有机会也未必会时常见面。而艾夫人对他也有类似的感觉,当年太熟悉了,现在依然保持联系,但却也不再需要照面,尽管两人都还很年轻粉嫩青葱美丽。


  艾夫人能够被人称为数据帝进而自己晋身数据天后,自身努力自然不可或缺。2008-2009年的假期期间艾夫人一度每天十个小时在电脑前搞数据,差不多唯一的消遣就是在QQ群里跟上面那位旧识说两句最新成果,后者往往只回两个句号,却是当时艾夫人枯燥数据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调剂。当时艾夫人用的电脑已经买了七八年,鼠标键盘也用了三四年,鼠标还是滚珠的而且当时输入法还不先进,印象最深的就是如果敲“斯蒂芬李”后直接空格,出来的必定是“四地分离”,必须要用数字键选才行。后来用上笔记本又有了搜狗之后回家看以前的电脑,几乎打一个小时的字都觉得万分煎熬。

  2008年的时候艾夫人还认识了另一个人,他绝顶聪明,学业和斯诺克都十分厉害,但偏偏命途多舛,也因此几乎失去联系一段时间。前两年有几个月艾夫人在生活最艰难落魄的时候大部分都在和他沟通,有一次艾夫人在一个夜宵时间在一个地摊吃晚饭,饭很便宜简单但是却很好吃,令艾夫人分外感动和感慨。当时手机和他说了以后他曾回了一句“我们都会有有钱的一天,但却不再有如今的甘苦情怀”。虽然艾夫人还没等来有钱的一天,但想想电脑设备的进步,的确再也找不回昔日的那种情怀。
  回到原题,当时贴吧里对斯诺克数据懂得比较多的几乎没有,包括排名积分、赛事历届冠军等很基本的东西基本都靠自己去找去体会,也因此记得格外牢固,虽然一年多不怎么算积分,却还是能脱口而出各大排名赛不同阶段的积分。后来有一段时间贴吧里有不少伸手党来问类似问题,有时间便尽量回答,但大部分也许都被艾夫人54掉了,毕竟时间有限。
  当然只靠自己是不可能的,艾夫人刚出道的两年便碰到几位对自己影响很大的恩人。第一位恩人其实年龄比艾夫人小好几岁,但在当时贴吧的地位却如日中天。艾夫人能认识她一半出于偶然,一半则出于她性格里最让妾身感激的kind。当时艾夫人把她当做百晓生各种问问题,她虽然只能回答一小部分但却带艾夫人去逛官网,当时的官网还是白绿蓝色调而不是最近三年的红黑色。也是她第一次让艾夫人知道有个地方叫维基百科。不久后因为学业问题她就很少来贴吧了,但每年都还会有联系。一转眼我们现在都已经不常住在当年认识时候住的地方了。
  还有一位要说到的,他是位记者,艾夫人能够真正走进数据发掘这条不归路其实当初大部分是他的引导。后来他还在斯诺克之外的一些其它方面对艾夫人有过帮助,两人住的地方其实不远不过一直没有机会见面。更没想到的是艾夫人后来几乎跟他做了同行。。


  2010年有了PTC,艾夫人的学习有比较忙,当时在签表和积分计算上都彻底忙不过来,自我感觉跟不上时代的同时也在随后的大半年里很少上贴吧,也很少搞数据,只是偶尔看看新闻而已,也一度借别人之口说过封笔洗手的打算。不过后来因为时间宽裕还是重新回来,半年失落的数据功课也都补了上来。但在半年中贴吧里却发生了不少和艾夫人相关的大事,也由此导致了艾夫人人际圈的不小变化。
  当时对自己影响最大的变化自然是有不少旧友在休息半年里淡出贴吧。第一位要提到的她在两大贴吧极有声望,尽管在斯诺克方面她并没有哪一项很精通,但她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好人,她给我留下的印象大部分都是在鼓励我,支持我,不管是在什么方面,也不管她是否了解我在做什么。后来因为一个变故而不来了,这件事发生在艾夫人退隐之前,但由于艾夫人几个月后就退隐而没有新的故事来冲洗,故而那段时间会时常想到她。
  在说到第二位之前自己数了一下,在网上因斯诺克而认识的人之中,艾夫人在真实生活中见过面的大概有四人。退隐复出后艾夫人的两年生活比之前要自由许多,出门机会也不少,故而趁机倒是见了不少人,跟网上不少人都有过见面机会但大部分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成,其中也包括了上面第二位旧识。两人刚认识一年多的时候曾经有机会见但最后只看到一张照片,后来在济南想见面但对方的行程临时取消了。后来在另一个人的地方见到他一些新照,从当年的黑面小混混形象变成了文雅版少年包青天,这之后自己生活中也有些变化,于是就再也没动过跟他以及其他未见面的人见面的念头。之间见面大部分是艾夫人主动邀约,去年底有人想约艾夫人等人见面但艾夫人却不知道为什么,很坚决地回绝了。
  而下面要说这位就是四人中艾夫人见到的第三个人。她是退隐前跟艾夫人关系最好的人之一,两人都各种支持某位球手,艾夫人忙学习的时候大部分比赛都是她用手机给艾夫人做直播,艾夫人那段时间短信费飙升其实大部分都是跟她用掉了。她也是第一个用快递给艾夫人送礼物的人。艾夫人在刚复出的时候还经常与她通话,曾经有一次在别人宿舍别人的床上躺着和她长途近半个小时。后来可能因为现实生活的原因她就很少来了,最近回想才明白当初我们虽然关系很亲密,但是斯诺克却占了几乎全部的交流内容。也因此当她淡出斯诺克的时候我们之间的话题便少了许多。


  在淡出的后几个月和刚刚决定重新开始的总计大半年时间,跟艾夫人联系最多的则是另一位贴吧的新人,和上面提到的那位好人类似,她也是为天大的好人,此外也经常在艾夫人不方便的时候直播比赛。她是在上一位“好人”离开贴吧之后才出现的,但她的nice很快使我们建立了更好的关系。后来也许是有一段时间艾夫人有些忙没有顾及网上的人,过后艾夫人突然发现她似乎很少出现了,现在则几乎是彻底消失,而且是完全没有了联系。毕竟网络也好,很热的social media也好,虽然把人们联系得很紧密,却在本质上也有着相当脆弱的一面。断了讯也只能无可奈何花落去。
  在同一时间还有一个男人通过其他人的媒介而和艾夫人认识。他在艾夫人心中不是个坏人,但也不是一个很好的人。跟此前艾夫人结交的大部分是未离校园不同,艾夫人和他认识的时候他就已经进入社会,他的圆滑与成熟是他给艾夫人留下的印象。而他也是艾夫人认识不多的集社会性格和重口味于一身的人——很不巧地触碰了艾夫人的忌讳(或者说偏见与成见),尽管艾夫人知道,他并非坏人。


  2011年春天的时候,艾夫人在数据方面突破了此前一年的瓶颈而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尽管这种高度是细节方面的而非大多数人关注的方面,就好比搞明白93-94赛季共有多少职业球手一样,几乎没有人去关心,但对于研究者本人却意义非凡——这算是一种强迫症,但艾夫人本人明白自己只在这一方面有强迫症,故而实际上总的来说反而利大于弊。


  也就在那年的夏天,艾夫人的新东西算是有所成果了,正好赶上暑假,于是艾夫人在考虑之后搞了一个斯诺克历史数据培训班,有十几位童鞋参加,正好符合艾夫人心目中的名额。
  不过最后结果只能算是差强人意,在制作签表和普及赛制方面比较成功,因为这类东西本来即可速成,艾夫人当年也是摸索一两次就用一辈子。而对人名的熟悉和赛事的熟悉自然就各种杯具,艾夫人最早的时候往电脑里纪录历年排名都完全用手工输入而非直接复制,搞了好几天输入好几次之后自然记住人名,顺带连排名也有了印象,对个人实力也有了定位。而速成自然难以办到,任谁被发了一份球手名录也难以看进去。而比赛方面艾夫人当年大型赛事每张签表都自己全程制作,将英文翻译成中文,记住和发现的东西自然也更为丰富,的确都是速成不来的。也正是因此,艾夫人后来并没有再继续开班。但这一次开班却也给艾夫人的人际圈带来了又一系列不小的影响。
  班里最活跃的同学是艾夫人旧识,当年一张侧面照片使他一度成为艾夫人的性幻想对象。虽然认识很长时间,但这次写起来却一片空白没有什么想写的。他在艾夫人心中很nice,在第二位旧识近年很少跟艾夫人讨论斯诺克的时候,艾夫人很多时候有新发现都会和他去说,然后坐等他的“...”,他与那位旧识不同,之前那位一般都会使用两个中文句号,而他则大部分时间使用三个英文句号或者一个擦汗表情,而接下来那位则往往是八九个英文句号。此外他似乎也很少像那位旧识一样打球,反而对某些数据更有兴趣,也因此成为近年和艾夫人说斯诺克话题最多的人之一。而尽管他很nice,但是很多时候却比较容易被激怒或者进入极端,也因此有过一些莫名其妙的碰瓷。艾夫人姓胤,in和out是反义词,也因为艾夫人的关系,当年上学时候全班几乎都说“不in”代替out,而他是一个很in的人,跟艾夫人发明过不计其数的专属搞笑对白。
  班里另一个人和上面那位同学是同一个贴吧的高层,但是来贴吧比艾夫人等人晚好多年,跟艾夫人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还跟艾夫人通过一次电话。她的脾气也很nice但是不像上面两位“好人”一样总是当艾夫人的啦啦队,也因此变成了艾夫人的出气筒和无聊倾销对象,还做过艾夫人的英语咨询师。同时,数据培训班里还有两个在艾夫人严重看上去非常像的亮眼正太在后来的一年里变成了艾夫人无聊时期的主要陪聊,也是艾夫人牢骚的主要倾听对象。艾夫人对他们的输出远大于输入。
  另一位学员则成为了后来一年多对艾夫人改变最大的人之一,也因为她艾夫人才开始卖字赚了一年多的钱。
  媒体部分因为和贴吧其实无关,故而就不写了。但最后还要说另一位和贴吧有关的人,他应该算是贴吧高层中最早进入媒体的了。他还在贴吧的时候跟艾夫人关系很好,他给艾夫人要的签名和写的短信现在还依然保存完好。

  虽然艾夫人的几年阶段性比较明显,但一直在影响着艾夫人的却也有不少。其中一位她也曾经帮艾夫人要过签名,她跟艾夫人关系很好但生活原因联系并不是很多。她是个很有才的女人,但是平时表露的很少。而她早先在贴吧很活跃,现在虽然没有以前活跃但只是因为生活的原因而不是兴趣的转变。此外她留给艾夫人的印象是一个很理想化的人,理想得不够现实,但艾夫人并不能因此责怪她,毕竟理想化并不是什么错误,只能说是性格上有所差异。
  还有一位是艾夫人见面过的四个人之一,她来到贴吧基本上和艾夫人同时但是年龄比艾夫人小。前面一位托艾夫人给她送些东西于是见了一次面。后来她因为学习而淡出了一段时间,现在回来了但是比以前低调了不少,两人的关系基本上是最符合理想网络朋友标准的一样:互相有所了解却并非熟透,网络和现实话题都聊但并无合作,经常性互相沟通但没有过矛盾。
  而四位跟艾夫人见过面的人中,第二位是和艾夫人见面和相处最多的一位。她以前在贴吧很活跃但现在几乎淡出,然而她对斯诺克的热情却更甚以往。艾夫人和她见过三次了,每次都有着很好的回忆。现在艾夫人基本上都把她看做了现实中的熟人而非网友。因为现实太熟了,所以这里反而不太方便多写,也不知道该怎么详细写了。

 

  毕竟斯诺克是一个竞技运动,故而各种黑是少不了的,也因此很多人变成了敌人。艾夫人第一次感受到被攻击的气氛是在加入贴吧近一年后,当时那个他有一个很特殊的名字,而且自称是政府的官员。不过他的攻击手段实在太过露骨而直接,故而并没有什么严重后果,他之所以被艾夫人和周围的人记住只是因为他是拙劣的第一个,后来不久之后他就消失了。
  而与此同时又有一个百度小号在艾伯顿吧爆红起来,因为他的骂词实在太有个性了。好长时间里艾夫人等人也不知道他究竟是谁,直到一年多以后才有人认定了他的身份,不过不久之后他连同他的大号就消失了,后来只是偶有出现。
  而另一位真正对艾夫人起到不小影响的则是另一贴吧中的宠儿,他在现实中打球不错而且也藉此赢过不少钱,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的语言颇为粗俗,但却对那名球手非常忠诚,也因此受到了贴吧的保护。艾夫人最早的时候在各个贴吧都有出没并且关系也不错,但因为不喜欢他在贴吧中对其他球手的骂街而成为了他的口水对象,加上吧主的护短,艾夫人因此就在一个贴吧宣布了byebye,后来他也曾经在艾伯顿吧有所活动,而且享受到了所有贴子均被加精展览的程度。后来他有了女儿就很少来贴吧了。艾夫人在渔村生活多年,村里人说话都很大声而气粗,但在他面前艾夫人仍然颇为开眼界,这也是艾夫人至今对他念念不忘魂牵梦萦的主要原因。
  尽管上面的他已经在艾夫人心中留下的登峰造极难以磨灭的印象,但之后还有一位也值得写上一写,他最早是另一个贴吧的管理人员并且同样在数据方面有所建树,而且差一点成为了吧主,但后来他在其它贴吧匿名和实名黑其他球手的事情被发现,加上个人欲望等等原因而逃到了海峡对岸搞台独。他的工作条件很恶劣,而且文笔也不好,故而使得其真实面目被认出之后寻找证据变得异常容易。加上他本人比较心血来潮神经刀,以至于后来自绝于各大贴吧和不少中间派,很悲惨地遭到了集体封杀,只在他做吧主的一些地方有所出没。后来艾夫人心态越来越开,加上见识过了以上的两大奇葩,故而后来虽然在贴吧中同样遭遇过不少人恶言相向,但却一直并不在意,往往送上一口香吻了事。

  当然最后的结尾不会是敌人们。
  艾夫人是一个自私而自爱的人,但却也是一个感情丰富重感情的人。在贴吧中的人,曾被艾夫人叫过相公的人共有近三十位。艾夫人把自己的相公叫做“妃王”,现在的群中共有妃王二十三位,而编外跟或曾跟艾夫人有过款曲的也有几位,这其中有艾夫人相识多年的旧友闺蜜,也有相识几天的闪婚对象;既有长期沉默安静顺从的听话小受,也有明里找茬暗怀秋波的野蛮男优;既有心实忠厚的依靠对象,也有貌合神离的小小厚黑。艾夫人把他们中的大多数当做夫妻名义下的闺蜜朋友,但其中有没有人曾经让艾夫人动过真情?
  自然是有的。
  有一位妃王,和艾夫人并不以夫妻相称而代之以一对更为好玩的称呼。艾夫人和他很早就在贴吧见过彼此,但是直到近两年才突然变成密友。去年五月的时候艾夫人曾经去过他的城市并且险些见面,他在艾夫人心目中是使用手机上网的高手,而且也是每天深夜不睡的神奇人物,他和艾夫人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他知道艾夫人一个好多妃王不知道的秘密,尽管他不是那个让艾夫人爱上的人,不知道你看到这句有没有失望或者大喜过望。。。
  还有一位妃王,当时是和艾夫人闪婚入赘的。其实之前他已经来贴吧好久但是艾夫人却并没有和他有过联系,只是偶尔在QQ上遇见之后才闪婚并一日千里。他是艾夫人近半年新认识的人中最nice的之一,尽管他也不是艾夫人爱上的那位。
  还有一位妃王,他大概是所有妃王中年龄最小的了,他对艾夫人的生活起居最为关心,包括就寝用膳。他很听话,但是一度被艾夫人用关淑怡早年一首意思截然相反的歌相称。他是艾夫人最疼的妃王之一,但不是艾夫人有过的真爱。
  还有一位好人妃王,他也是一位对艾夫人非常好的人,但却也会夹杂些其它讯息比如抱怨和责备,令艾夫人感觉上去十分真实而舒心。但艾夫人和他认识的时间却并不很长,反倒没有上面的许多故事和感言。
  当然还有一位妃王,虽然他和上面那位都不曾令艾夫人动过爱情,但却是陪艾夫人上床最多的妃王。与另一位不同,他平时经常为艾夫人找些麻烦,也经常跟艾夫人玩吵架游戏,在艾夫人的众多妃王中显得格外不同。
  当然,最后一位说的就是艾夫人曾经真心爱过的人。艾夫人曾经几次有机会和他见面,但有此因为家庭反对作罢,其它几次也有学习和生活的原因而未能成行。后来感情虽然淡了不少,却并没消失。曾经为他流过不少眼泪,而这段是今天写到最后最不知道该如何遣词的一段,不如索性停下。今天写了五个小时,六千余言,出于各种原因,上面提到的恩人、旧识、老友、新朋、学员、敌人和爱人都没有写明身份。齐豫在1997年国语专辑的文案中曾经说:
    十二首歌,我分别留了位子给我的父母,我的孩子,我爱的人,我的敌人和我自己。当然,也留了一个给你,请对号入座。
  在这里,艾夫人也提示所有事涉文中的朋友们,请对号入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