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产轴承与进口轴承的直观对比,洛阳轴承有所为有所不为

(2015-02-03 07:57:28)
标签:

斗轮机轴承维修

维修回转支承

维修回转轴承

修复回转轴承

修理回转支承

分类: 洛阳轴承军工品质

排名

企业名称 工厂数 年销售额

1

瑞典SKF 90 50亿美元

2

日本NSK 28 44亿美元

3

日本KOYO 17 32亿美元

4

日本NTN 27 29亿美元

5

日本NMB 22 27亿美元

6

美国TIMKEN 24 24亿美元

7

德国FAG 62 20亿美元

8

德国INA 16 15亿美元

9

日本NACHI 14 14亿美元

10

美国TORRINGTON 10 10亿美元


中国轴承生产企业排行榜(按销售额排序)


根据中国轴承行业协会对2013年全国96家主要轴承生产企业的统计,2013年中国轴承生产企业销售额排名前30名的企业企业名单如下:

排名

企业名称 企业简称

1

人本集团有限公司 人本

2

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 万向

3

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瓦轴

4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洛轴

5

天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天马

6

浙江五洲新春集团有限公司 五洲新春

7

慈兴集团有限公司 慈兴

8

大连冶金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大冶

9

湖北新火炬集团公司 新火炬

10

哈尔滨轴承集团公司 哈轴

11

上海集优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集优

12

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襄轴

13

宁波更大集团有限公司 更大

14

重庆长江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长江

15

常州光洋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光洋

16

摩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摩士

17

环驰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环驰

18

甘肃海林中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林

19

福建龙溪轴承股份有限公司 龙溪

20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轴研科技

21

浙江鼎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八环

22

临沂开元轴承有限公司 开元

23

天胜轴承集团公司 天胜

24

无锡华洋滚动轴承有限公司 华洋

25

浙江新昌皮尔轴承有限公司 皮尔

26

山东华泰轴承集团有限公司 华泰

27

常熟长城轴承有限公司 长城

28

泛科轴承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南安) 泛科

29

浙江四通轴承集团 浙西

30

江苏迪邦三星轴承有限公司 三星


 

国产轴承和进口轴承之间的差别具体有哪些呢?

1、轴承的精度

国产的轴承的尺寸偏差和旋转精度虽然和进口轴承已经非常的接近。但是与德国进口轴承在离散度上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外早已开始研究和应用“不可重复跳动”这样精细的旋转精度指标,而中国在此方面的研究还是空白。


2、在振动、噪声与异音方面

日本已推出静音及超静音轴承,而中国轴承的振动极值水平与日本轴承相比,一般要相差10dB以上。


3、在寿命与可靠性方面

以深沟球轴承为例,国外名牌产品的寿命一般为计算寿命的8倍以上(最高可达30倍以上),可靠性为98%以上(或追求与主机等寿命),而中国轴承的寿命一般仅为计算寿命的3至5倍,可靠性为96%左右。


4、在高速性能方面

国外名牌产品的DmN值达4乘106毫米 r/min,而中国轴承仅为2乘106毫米 r/min。


中国轴承发展的现状

目前,我国的轴承工业从产业经济规模上已居世界轴承总量的第三位,但在产品精度、技术水平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相当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我国轴承行业生产集中度低

在全世界轴承约400亿美元的销售额中,世界8大跨国公司占75%~80%。德国两大公司占其全国总量的90%,日本5家占其全国总量的90%,美国1家占其全国总量的56%。而我国瓦轴等7家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的轴承企业,销售额仅占全行业的28.3%。


2、我国轴承行业研发和创新能力低

由于大多数企业在创新体系的建设和运行、研发和创新的资金投入、人才开发等方面仍处于低水平,加上面向行业服务的科研院所走向企业化,国家已没有对行业共性技术研究的投入,从而削弱了面向行业进行研发的功能。因此,全行业“两弱两少”突出,即基础理论研究弱,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力度弱,少原创技术,少专利产品。当前,我们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基本上是模拟,几十年一贯制。产品开发能力低,表现在:虽然对国内主机的配套率达到80%,但高速铁路客车、中高档轿车、计算机、空调器、高水平轧机等重要主机的配套和维修轴承,基本上靠进口。


3、我国轴承行业制造技术水平低

我国轴承工业制造工艺和工艺装备技术发展缓慢,车加工数控率低,磨加工自动化水平低,全国仅有200多条自动生产线。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国有老企业中作为生产主力的仍是传统设备。对轴承寿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的先进热处理工艺和装备,如控制气氛保护加热、双细化、贝氏体淬火等覆盖率低,许多技术难题攻关未能取得突破。轴承钢新钢种的研发,钢材质量的提高,润滑、冷却、清洗和磨料" target=_blank>磨料磨具等相关技术的研发,尚不能适应轴承产品水平和质量提高的要求。因而,造成工序能力指数低,一致性差,产品加工尺寸离散度大,产品内在质量不稳定而影响轴承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


近几年我国轴承发展不断进步,慢慢形成产业化,目前世界轴承市场我国大约百分之十左右,销量占据世界第三。但是与世界轴承工业强国相比,我国轴承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就是高技术、高精度、高附加值的产品比例低,产品的稳定性需要进一步提高与改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