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语“事不过三”,说的是一种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一种过程规律,由我国道教文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引来的这个规律适用于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每一个事物。A股纳入MSCI本来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前三次一而再、再而三被拒全球市场及新兴市场门外的A股也终于迎来了它的“远嫁”之喜,虽然先期开出的是一张远期承兑汇票,兑现日期是2018年6月,擅长掉期交易的国际玩家已然开始了掉期交易,倘若在此预定的纳入日期之前沪股通和深股通的每日额度被取消或大幅度提高,MSCI不排除将此纳入计划修改为一次性实施的方案。
这样的表述让短期看好A股的人们开始有些犹豫,不但纳入MSCI的标的有点“2”也只有222支,就连A股面对国际资本的反应也有点“二”,在上有压力下有托底的情况下,A股到底何去何从?
消化上方的压力需要时间,如果简单粗暴的处理反而遭到短期抛盘的压力。如果一件事情能够确定下来,说明市场向前的目标已经确定;A股的横向移动是流动性不足所致,A股加入明晟指数有了引水渠还愁没有水来吗?这只不过是时间问题,时间问题是次要问题,我们等的起!从2013年6月到现在我们已经等了4年时间,再多等上一年又能怎样。
国际资本来了,这是我们市场化改革的成果,是中国股市走向世界、走向成熟的一种标志,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用国际化思维、用全球化视野去看待A股纳入明晟指数,他虽然来的慢些,但他很稳健,这种稳健对我们目前的改革是多么重要,慢步稳健的牛市符合全球资本的胃口、也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