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北京有两条最著名的胡同_______摘自“黑揍红”的博客

标签:
转载 |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376e5d6a0a484eae8cd00dda4804b0d1
如今的北京,出了三环就没个“京味儿”了,外环一圈摩天高楼,与国际接轨的程度不亚于上海,想要体验真正“老北京”味儿,还是得去逛胡同。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c1865507080f44a793da295e39a14652
它们是四九城最古老的街区,也是最贵的地段之一,一入秋锦色满眼、金黄叶子飘落一地,独一份儿的京神京韵让人眼前一亮:这才是“北京”该有的样子啊。
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59d778f12405445aa5fd6601b03b5202
今天就带大家看两条“扫盲版”的北京老胡同,也是两条最著名的胡同:南锣鼓巷和烟袋斜街。先来说这南锣鼓巷。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fb0a2e068ee745e9a868fbbab5f16900
它是北京地理位置最好的一条胡同,全长不到800米,临近京城中轴线。算不得北京最老的胡同,却是保存最完整的街区,从地图上看,其整个规模如同一张棋盘。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9dfbab349c464c61be992c120247add1
作为“天子脚下”的步行街,南锣鼓巷曾是北京的一二等官贵聚集之地,高门大户林列、百年字号云集。如今的南锣鼓巷,依然是一块“风水宝地”,聚财、聚人气,京味儿十足,古迹遗址保存也相对完好。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ecbd84e6f8234aeab02891a9e8383b44
别的胡同总感觉阴森森、寒戚戚,唯独这南锣鼓巷,阳光灿烂、冬温夏清。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8d0b3eed120c4e818ecd2799755cffe1
南锣鼓巷的一大优势,是可以一次性将北京比较著名的老字号美食吃一遍。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567e7557b04249d699ae309ac2520d9b
全聚德、东来顺、文宇奶酪、稻香村,也有一些长盛不衰的网红店,海小姐、北平咖啡……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3cf418602ea040f4be6d795ac6322a72
市面上罕见的鼻烟壶,这里也有专卖店。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d66260ba4c6b46ffbfdb81cfe8570bed
当然,南锣鼓巷也有缺点:地段金贵、商品价高。总归还得说,要多赚点钱,才逛得起北京胡同啊。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2b6687ab37d14c4bad063dc2b612b35d
再来说这烟袋斜街。 如果说南锣鼓巷是一条“小吃街”,那么烟袋斜街则是一条文化街。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ac78409fee6740cd80c88b2999a57613
正如这条胡同的名字所示,这烟袋斜街,在清末是一个售卖古玩字画烟袋锅子玉器把件工艺品的地方,如今依然是如此。
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32d45122b7f94c1da08c8c231c3683ae
我是从民宿旁边的恭王府溜达着走过去的,仅有三五百米的距离,与北京著名的酒吧一条街后海也只隔着一座拱桥。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be8376503c844373b014415664da2117
只是总感觉这条街的气质显得有点“清高”,不像南锣鼓巷那般亲近温和。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f6fe9cfe99764487b8dfff90ff07ba2f
如今北京的胡同治安严谨,一过晚上8点,大部分的小店就关门熄灯,唯有这烟袋斜街灯火通明,映得什刹海面一片流光溢彩,是北京胡同里的一朵奇葩,也是难得的夜游之地。
http://p1.pstatp.com/large/pgc-image/6a80935e81d7440f9e113175ddfa51a6
北京的胡同四通八达,地形繁复织杂,有着谜一样的魅力,但也有一些“死胡同”。溜达着走进去,却绕不出来,遇到一好心的阿姨,操着一口鲁豫地界的方言给我指路。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ad87f3af1c284ca4ae9a135d02c73e87
我这才发现,那些胡同里的旧平房,大多为民国以及建国之后翻修建设,里面住的,也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很多过往长居的北京人,大都搬到四环甚至五环以外的商品房里去了。
http://p9.pstatp.com/large/pgc-image/b76806f959f248edb281bfad21b5be2c
如今“北京胡同游”已成规模化、公司化、程式化管理,那骑“黄包车”的,也多为外地的老乡们,他们穿统一的制服,司机兼具导游功能,带着游客转一圈,价格为150-250元。
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afc9b3d6dfd04e56abda7e099fede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