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2015年12月2日播出《辨清体质调血瘀—2》

(2015-12-01 21:47:34)
标签:

转载

    《辨清体质调血瘀—2》 关键词:血瘀、气虚血瘀、黄芪、补阳还五汤、黄芪、桂圆、大枣粥

    专家:贺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学院副院长 


 

    1797年,正值清朝嘉庆二年,河北滦县被严重的温疹痢症席卷,当地的小孩十有八九死于此症。穷苦之家大多用草席裹尸,将孩子草草掩埋。有些被野狗啃食,导致坟场上破腹露脏的尸体数以百计,尸横遍野,狼藉不堪。而就在人人对瘟疫唯恐避之不及之时,却有一个人于半夜时分,鬼鬼祟祟的来到了坟头。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贺娟教授做客《养生堂》,敬请收看《辨清体质调血瘀—2》。更多内容欢迎点击http://yst.brtn.cn/

    这个人叫王清任,当时已经是个有名的医生。他拿着这些工具偷偷溜到乱坟岗,仔仔细细上上下下的解剖了几百具孩子的尸体。这太奇怪了,中国的传统观念,身体发夫受之父母,解剖人体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仅这个理由,王清任的所作所为就足以使他名誉扫地,那他这惊世骇俗的奇怪举动,究竟隐藏着什么秘密?

    原来,王清任自幼习武,受祖上行医影响,20岁才弃武习医,但几年间已誉满玉田。30多岁时,到北京设立医馆知一堂,为京师名医。他医病不为前人所困,用药独到,治愈不少疑难病症。但在临床实践中,他越发感到中医解剖学的知识不足,认为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却又苦于封建礼教束缚,无法对人体进行直接而详细的解剖。而滦县爆发的瘟疫。终于让他找到了机会。

[转载]2015年12月2日播出《辨清体质调血瘀—2》


    这是在王清任去世的前一年才出版的著作《医林改错》,这本书一经发售就引发了中医界的轩然大波,据统计,该书自18301950年竟再版了40次,为古代任何一家之言的医学著作所不及,成为影响一代医学思潮巨作。王清任的行为虽然引发了中医界的轩然大波,因为从研究方法来讲,解剖完全不符合传统中医的认知法则。但也正是通过解剖研究,王清任对中医气血理论作出了新的发展改良。在他治疗疾病的处方中,提出了补气活血、逐瘀活血的重要性。他的很多方子至今被中医临床广泛采用,疗效可靠,成为传世的经典方。而本期要介绍的气虚血瘀名方,便是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

[转载]2015年12月2日播出《辨清体质调血瘀—2》

    气血的通畅对生命活动至关重要,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或受疾病的影响,人体气血会运行紊乱,最常见的状态便是气虚血瘀。那如何早期预防呢?得从了解气虚与血瘀的早期症状开始。

[转载]2015年12月2日播出《辨清体质调血瘀—2》

[转载]2015年12月2日播出《辨清体质调血瘀—2》


[转载]2015年12月2日播出《辨清体质调血瘀—2》

    气虚血瘀引发的常见病症有冠心病、脑梗塞、脑缺血等,这些疾病都属于气虚血瘀的严重状态,也是最常见的衰老和致死原因,但大家在调理时往往只重视了活血化瘀,忽略了补气的重要性。

[转载]2015年12月2日播出《辨清体质调血瘀—2》


[转载]2015年12月2日播出《辨清体质调血瘀—2》

    王清任的名方补阳还五汤可以起到补气、活血、通络的功效。而这个方子之所以著名,就是因为大量使用了黄芪这味药,成为了方子中的点睛之笔,突出了活血化瘀同时补气的重要性。那除了汤药,日常饮食调理我们如何使用黄芪呢?专家推荐了黄芪桂圆大枣粥。

[转载]2015年12月2日播出《辨清体质调血瘀—2》


[转载]2015年12月2日播出《辨清体质调血瘀—2》

[转载]2015年12月2日播出《辨清体质调血瘀—2》

    黄芪被称为补气之长,气药之长。在《本草新编》中被称为补气圣药。而在黄芪的众多功效中,行气而活血的功效尤其突出。如果您有气虚问题,可以使用专家推荐的玉屏风散进行调理,将防风 15g,黄芪30g,白术15g研粉泡水,每次6克,一日2次,主治体虚自汗、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等疾病。

[转载]2015年12月2日播出《辨清体质调血瘀—2》

[转载]2015年12月2日播出《辨清体质调血瘀—2》

[转载]2015年12月2日播出《辨清体质调血瘀—2》

[转载]2015年12月2日播出《辨清体质调血瘀—2》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