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静远堂-中国美协会员著名画家-于锦声巨幅国画作品介绍

(2011-03-26 19:49:36)
标签:

转载

[转载]静远堂-中国美协会员著名画家-于锦声巨幅国画作品介绍

                                                 山水                                 

                                   长:3.9米。宽:1.67米 

[转载]静远堂-中国美协会员著名画家-于锦声巨幅国画作品介绍
                                           牡丹图-春满园

长:4.05米。宽:1.36米。


于锦声,1940年生于河北黄骅,定居天津。善山水、花卉、人物,精通书法,尤工界书。

 在多年的艺术探索中,他师造化,通古法,广取博览,收益颇丰。初精研唐宋名家,并探索仇英、袁江技法,近则沈浸张大千、陈少梅的意境神髓,在持续的蕴化融通之中,终于气通笔神,落墨惊鸿。其作品饮誉海外,多次出展东南亚及日本、韩国,1994年在日本名古屋成功举办个人书画展。国内多家出版社有其精品出版,作品被海内外政界要员和多家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天津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外书画家联谊会会员,艺友书画会画师、炎黄书画院画师,并被选录《中国书画家名人大辞典》和》《中国现代美术家名人大辞典》
 于老先生的画早就蜚声海内外。他的作品多次出展东南亚以及日本、韩国等国和地区。1994年在日本名古屋举办了他的个人画展,取得了很大成功。国内各出版社,均有其精品出版。             

      于老先生的画得力于他丰厚的生活根底,它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对各地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都很熟悉,这些都成了他创作素材的积累,他在写生中,善于扑捉灵感。写生是他灵感的不竭源泉,因此它的画清新多样,绝无陈陈相因,千人一面之感。最近,他又再创新牡丹的创作,风格与以往自己的风格迥异,画工精湛。

      于老先生强调初学画的人要从传统绘画中感悟,在写生中积累磨练,有着这两方面作铺垫,还要勤奋和持之以恒,我想这就是它之所以几十年如一日的画,不被世俗名利俘获,不被世俗庸俗浸染,不受生活磨难阻滞,而对绘画的执著愈久弥坚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吧。

而更深的原因是他的人品质敦厚。我们常说文如其人,画如其人,画品即是人品。与他相处不觉他因名气大,年龄高,而让人觉得拘束,无论是衣食住行他都随随和和,没有任何名人艺术家的特别习惯,不需要人小心照顾。这也许就是大家风范了。

      于老先生在天津绘画界素有敦厚实诚之赞誉。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浓缩了他的人品之境界。这一如他的画风,功力深厚用笔严谨用色、提款等皆有法度,虽不失神采飞扬,空灵蕴藉,但不投机取巧,敷衍潦草。

      于老先生绘画的最大成就突出表现在界画创作中。“界画”这一当代几乎无人再画的画中,一是因为它太需功力,二是因为它太费画工,所以当今几乎无人能画。然而于老先生是当今画界画中最大成功者。他的《黄河楼》《岳阳楼》《避暑山庄》等,在写实基础上,对建筑本身和周围环境进行概括或夸张地描绘,构成一幅幅气势宏伟,工整谨严,华丽多姿,又不失原景风貌气韵的山水楼阁界画,令绘画届和收藏者赞叹不已。

      于老先生创作的娴熟已经到了出神入化,随景入画的境界。他的画路很宽,山水、花卉、人物、鸟虫无所不能。近年来,由于先生年事日高,眼力体力都有所不至,所以他的绘画集中在山水、花鸟方面。他的山水小品,多画精致的局部,或树木掩映下的小桥流水人家,或烟云缭绕的嶙峋山麓,均勾画出大自然的美,表现作者对大自然的爱,透视出作者深厚的生活积淀。他的花鸟画以写生为主,比参造化,神摄像外,水墨点染之处,直觉生意盎然,自成一派天真之味。他画的美兰竹菊,也多抛弃原文人画的程式,不论是构图还是画法均出新意。

 

有意收藏者请联系:13502196809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