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之美美在形
若以植物喻人,少年如青枝嫩叶,青年如满树繁花,中年如硕果累累。那么,老年则是删繁就简的铁干铜枝。老树老干,自然少了新枝绿叶饱含水分的柔嫩可人,而虬曲纠盘的苍劲之美,却正是老来的别样风采;或如萧萧修竹,或如凌云古树,或如傲雪老梅,素朴其外,精神其内,老而飘逸,老而犹健,老而弥坚。历来画家爱画老树,皆因老树有其独特的形态美所致也。
老年之美美在心
美是形式和内容的和谐统一,东方人的审美观,即中外表,更重内在。若以水喻人,少年如涓涓山泉,青年如清澈溪流,中年如奔腾的江河,老年则如浩瀚的大海。
海是众水的归宿。归宿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方式的起始;归宿不是凝固,而肃穆中深蕴的交响。海,时时刻刻都在接纳,又时时刻刻都在蒸腾,化为气,降为雨,落为雪,回归大地,回归江河之源。老年如海,归而不宿,老而不衰,以成熟与智慧,以不停息的运动永孢其生机与活力。
赞老年之美二:
一对夫妻闲来无事,相对而坐聊天。忽然,妻子在揽镜自照时,发现自己的眼角出现了一丝鱼尾纹。妻子当下大惊,急忙买来了柔肤液、眼霜等各种美容护肤用品,早晚对着镜子又涂又抹,不厌其烦。丈夫对妻子的行为不以为然,开玩笑地说:“无怨眉目自叠痕,却怪铜镜太分明。”妻子听后很不高兴,噘着嘴说:“你们男人哪里知道,‘老’对女人来说,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淮南子》里有个故事,说的是古代有个叫单豹的人,住在深谷之中,十分擅长养生之道,以至于到70岁高龄,面色看上去还像个童子。然而有一天,单豹在路上遇到老虎,结果一命呜呼。
仔细想想,老未必就那么可怕。春去春回,花开花落,一切都是大自然的安排。天生万物,应该各具其美,老年人也有老年之美。如果用植物比喻人,那么少年时宛若青枝嫩叶,青年时犹如花朵满树,人到中年就好比是果实累累,到了老年自然是铁干铜枝。所以老年人如修竹,如古松,如傲梅,素朴其外,精于其内,越发显现出飘逸、弥坚的丰采。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我们都喜欢古教堂、旧式家具以及绝版的旧书,但大多人却忘了老年人之美。古老的东西,饱经世变的东西,才是最美的东西。”这话想想一点都不错。历经岁月沧桑的老年之美,在很大程度上比青春靓丽的年轻之美更具有深沉而睿智的品位。
赞老年之美三:
天生万物,各有其美,美,无处不在。美,不只属于青春,作为生命中的一个阶段的老年,自有少年、青年、中年不可替代之美。
老年之美美在形。若以植物喻人,少年如青枝嫩叶,青年如满树繁花,中年如累累硕果,那么,老年则是删繁就简的铁干铜枝。老树老干,自然少了新枝绿叶饱含水分的柔嫩可人,而虬曲的苍劲之美,却正是老来的别样风采,或如萧萧修竹,或如凌云古松,或如傲雪老梅,朴素其外,精神其内,老而飘逸,老而犹健,老而弥坚。历来画家爱画老树,皆因老树有其独特的形态美所致也。
老年之美美在心。美是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东方人的审美观,即重外表,更重内在,心灵美重于外貌美,“鸟美在羽毛,人美在心灵”。若以水喻人,少年如涓涓山泉,青年如清澈溪流,中年如奔腾的江河,老年则如浩瀚大海。百川归海,汪洋从容。
山泉活泼清纯,江河激情澎湃。老年人少了呼啸奔腾、勇往直前的气概,却以沉稳与安详让人叹服。安详是心灵之美,是“静观万物皆自得”的怡然,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物我两忘,是漫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的生命的从容。“无欲则刚”,无欲远离鄙俗,是内在之“刚”,另一重意义的积极进取。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千溪百江之水,雨水与雪水,净水与污水,大海都一概接纳。接纳是循自然规律的认同,是包容,故人们希望老者对自己包涵、原谅时,常尊称为“海涵”。人的胸襟如海,还有什么不能包容呢?老年如海,故能容得后生晚辈的幼稚、浮躁与虚荣,以欣赏之心看晚辈成长。能容得世俗的污浊,而坚守清洁的精神。包容才常怀慈悲之心,包容才慈祥谦和,包容心是高尚的道德境界,是人性的至善至美。
海是众水的归宿。归宿不是结束,而是另一种方式的起始;归宿不是凝固,而是肃穆中深蕴的交响。海时时刻刻都在接纳,又时时刻刻都在蒸腾,化为气,降为雨,落为雪,回归大地,回归江河之源;老年如海,归而不宿,老而不衰,以成熟与智慧,以不停息的运动永葆其生机与活力,“老当益壮”、“老树新花”、“老骥伏枥”,是人们历来对虽年老而志不短的长者的颂扬。
有一首歌,叫《革命人永远是年轻》,那是一首青春之歌,也是一曲中华老年之歌。长者,年轻与您同在,生命的美丽与您同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