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星星分享
星星分享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368
  • 关注人气:1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光谱波段划分

(2011-08-18 10:57:13)
标签:

杂谈

分类: 遥感学习
光是一种电磁波,它的波长区间以几个nm(1nm=10-9m)到1mm左右。这些光并不是都能看得见的,人眼所能看见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我便把这部分 光称为可见光。在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的是紫光,稍长的是蓝光,以后的顺序是青光、绿光、黄光、橙光和红光,其中红光的波长最长,在不可见光中,波长比紫光 短的光称为紫外线,比红光长的光叫做红外线。下表列出紫外可见光和红外区的大致的波长范围。波长小于200nm的光之所以称为真空紫外,是因为这部分光在 空气中很快被吸收,因此它只能在真空中传播。

现在常用的光波波长单位是µm,nm和Å(埃),它们之间的关系 是:1µm=103nm=104Å。光除具有波动性之外,还具有粒子性。量子论认为,光是由许多光量子组成的, 这些光量子具有的能量为hυ,其中h=6.626×10-34J·S是普朗克常数,υ=c/λ是光的频率,c=3×10-8m/s是真空中的光速。量子论 较好地反映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在光辐射中的一部分是人眼能够看得见的。人眼怎么会感到这部分光的呢?原来在人眼的视网膜上面布满了大量的感光细 胞。感光细胞有两种:柱状细胞和锥状细胞。前者灵敏度高,能感觉极微弱的光;后者灵敏度较低,但能很好的区别颜色。在柱状细胞和锥状细胞里都会有一种感光 物质,当光线照到视网膜上时,感光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刺激神经细胞,最后由神经传到大脑,产生视觉。如同感光片对各种颜色光的灵敏度也不一样,它对绿光的 灵敏度最高,可对红光的灵敏度低得多。也就是说,相同能量的绿光和红光,前者在人眼中引起的视觉强度要比后者大得多。实践表明,不同的观察者的眼睛对各种 波长的光的灵敏度稍有不同,而且还随着时间、观察者的年龄和健康状况而变。因此,只能以许多人的大量观察结果中取平均。现在大家公认的视觉函数曲线是国际 照明委员会(简称CIE)根据平均人眼对各种波长的光的相对灵敏度值画成的曲线。

光的各个波长区域

波长区域(单位:nm)   区域名称
1~200                  真空紫外区
200~300               远紫外区 紫外区
300~380               近紫外区
380~420               紫光
420~450               蓝光
450~490               青光
490~560               绿光  可见光区
560~590               黄光
590~620               橙光
620~780               红光
780~1500              近红外区
1500~10000            中红外区 红外区 
10000~1000000         远红外区
光谱波段划分 光谱波段划分 光谱波段划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MODIS Overview
后一篇:modis的L1B产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