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4/middle/6e51664bhc962675a2f83&690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的东北部,属太行山系的北端,周五百余里。中心地区台怀镇,距五台县城90公里,忻州市160公里,山西省会太原市240公里。
http://s16/middle/6e51664bhc9629b1cdf8f&690
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2009年五台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现存有唐代以来7个朝代不同风格的寺庙68处,见证了近两千年佛教中国化的成功演变和东亚地区的传播过程,孕育了世界佛教文殊信仰中心。
http://s12/middle/6e51664bhc962a4c17a8b&690
五台山是由大于25亿年的世界已知古老地层构成的最高山脉,拥有独特而完整的地球早期地质构造、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遗迹、新生代夷平面及冰缘地貌,完整记录了7亿年地球古元古代地质演化历史,保留有亚洲东部29种最典型的古夷平面和冰缘冰川地貌。五台山由古老结晶岩构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故称五台︰
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
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峰之内称台内,台内以台怀镇为中心。五台之中以北台最高,北台顶海拔3,058公尺,有“华北屋脊”之称。
http://s2/middle/6e51664bhc962b182c651&690
五台山中气候寒冷,台顶终年有冰,盛夏天气凉爽,故又称“清凉山”,为避署胜地。五台山自然植被以草地为主,由草甸、草原、灌丛构成,是优良的夏季牧场。
http://s10/middle/6e51664bhc962b4b3d079&690
五台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胜地,是文殊菩萨的道场,而五台山又以其建寺历史之悠久和规模之宏大,而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故有金五台之称,
http://s11/middle/6e51664bhc962c1e293fa&690
http://s13/middle/6e51664bhc962c1f62cec&690
传说五台最早道家发达,《道经》里称五台山为紫府山,曾建有紫府庙。《清凉山志》称佛教的文殊菩萨初来中国时,居于石盆洞中,而石盆在道家的玄真观内,这说明当时五台山为道家所居。
http://s10/middle/6e51664bhc962cb336889&690
http://s11/middle/6e51664bhc962cc16ad9a&690
http://s10/middle/6e51664bhc962ccac23b9&690
http://s15/middle/6e51664bhc962ce0d6d1e&690
佛教传入五台山,普遍的说法是始于东汉。史籍记载,永平十年(公元67年)十二月,汉明帝派往西域求法的使者同两位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来到洛阳。
永平十一年,摄摩腾、竺法兰从洛阳来到了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由于山里很早就有阿育王的舍利塔,再加上五台山又是文殊菩萨演教和居住的地方,他二人想在此建寺,但由于当时五台山是道教根据地,他二人颇受排挤,因此奏知汉明帝。汉朝廷为辨别佛教与道教的优劣高下,让僧人与道士表演、说明、验证,因此双方达成协议——约期焚经,以别真伪(相传,焚经地点在今西安焚经台)。焚经的结果,道教经文全部焚毁,佛教经文却完好如初,故他二人获得建寺的权利。台内山多地广,河流纵横,何处适合建寺?《清凉山志》载:“在大塔左侧,有释迦牟尼佛所遗足迹,其长一尺六寸,广六寸,千幅轮相,十指皆现”。相传他二人不仅发现此足迹,而且还发现佛“舍利”。
五台山外,营坊村这座山的山势奇伟,气象非凡,和印度的灵鹫山(释迦牟尼佛修行处)相似。由于这三种原因,故决定在此建寺。寺院落成后,以其山形命名为灵鹫寺。汉明帝刘庄为了表示信佛,乃加“大孚”(即弘信的意思)两字,因而寺院落成后的全名是大孚灵鹫寺。大孚灵鹫寺是现今显通寺的前身。从那时起,五台山开始成为中国佛教的中心,五台山的大孚灵鹫寺与洛阳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院。
http://s9/middle/6e51664bhc962e4d1c548&690
http://s2/middle/6e51664bh7a89e3d4d161&690
http://s3/middle/6e51664bhc962e66f34f2&690
至于五峰山更名为五台山,这里面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据传说,远古时代的五峰山一带气候异常恶劣,常年酷暑,当地百姓苦不堪言,时逢文殊菩萨在那里讲经说法,见到黎民百姓的疾苦,深表同情,于是发大愿拯救百姓脱离苦海。文殊菩萨装扮成一个化缘的和尚,行程万里到东海龙王那里寻求帮助。他在龙宫门口发现了一块能散发凉风的巨大青石,于是便把它带了回来。当他把那块大青石(东海龙王的歇龙宝石)放置在五峰山一道山谷里时,刹那间,那里一下就变成了草丰水美、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此后,那条山谷也被起名叫做清凉谷。人们在山谷里建了一座寺院,将那清凉石圈在院内。为此,五峰山又名清凉山。
http://s7/middle/6e51664bhc962f05ccea6&690
http://s9/middle/6e51664bhc962f055c798&690
http://s12/middle/6e51664bhc962f4cb51eb&690
后来,隋文帝听说此事后,便下诏在五座山峰的台顶各建一座寺院供奉文殊菩萨。即东台顶的聪明文殊,西台顶的狮子吼文殊,南台顶的智慧文殊,北台顶的无垢文殊,中台顶的孺童文殊。在东台顶能看日出,西台顶能赏明月,南台顶能观山花,北台顶能望瑞雪。这就是五台山的由来。(文字摘自网络)
http://s2/middle/6e51664bhc962fdb6cb71&690
http://s15/middle/6e51664bhc96300a0363e&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