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2014-08-22 11:25:32)
标签:

教育

工作站课题

陕西省教学能手

少教多学

写作教学

分类: 课题成果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课题名称:写作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注意事项:本活页中一律不得出现申报人、主要参与者及有关单位等有效信息。

 

课题设计论证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限3000字内)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目前,国内关于探讨少教多学的学术论文已经多达十余篇,其中王海平发表在《世界之窗》2010年第9期的《新加坡倡导少教多学的教学理念》是对新加坡实施少教多学的介绍,他在文中对这种教育方式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了详细地介绍;陈曦的《少教多学”——新加坡教育改革新视角 》发表于20088月《外国中小学教育》、寇平平《论少教多学》以及汪惠迪于20079月发表在《现代教育论丛》上的《少教多学和生本教育 》都对新加坡实施的少教多学 的实施背景、实施方法、实施效果以及新加坡的教育、政治、地理情况进行了详细地解析。既对新加坡少教多学的进行了挖掘,也对它所开出来的”“进行肯定,对于在中国实施的教育改革展现出美好的憧憬和十足的信心;张小菊的《新加坡少教多学教学理念的启示》发表在20088月《中国成人教育》上,她把新加坡少教多学的经验借鉴到中国的成人教育之中;于红霞、何志波于20079月在《现代教育论丛》上发表《素质教育改革:从量到质的转变谈新加坡少教多学教育改革》不仅对少教多学的教育手法大加肯定,还把它的出现看作是中国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所发生的质的飞跃。

从上述所列论文可以看出,当前国内外对“少教多学”的研究更多是在宏观方面,对于微观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尤其是具体到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某一个领域如写作教学的学术研究成果更少。

(二)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2001年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经过10余年的实践探索,我省语文课程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尽管成果喜人,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在写作教学方面存在着过分强调灌输写作技巧而忽视情感的交流;命题作文限制学生思维,引领学生生编乱造;课堂教学强化空洞的语言训练,不重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阅读模仿能力;用优秀范文程式化训练写作,打造出所谓考场高分作文千篇一律,味同嚼蜡;创新走进新“八股”,学生没有想象力和自己的思想;“详批细改篇篇见红与抓耳挠腮苦思冥想”的教学投入和教学效果不成正比等问题。

面对这些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多教少学”带来的严重问题,需要在新一轮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积极探索一种切合实际的、符合新课标要求的、能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写作教学方法。进行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就是对这样一种需求的探索与实践。

本课题研究的核心思想是“少教多学”,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实践活动的方式来丰富写作内容,强化写作手段。让学生在写作时语言优美富有内涵,行文富有技巧,思想独到丰富。因此,研究的方式可分为四个部分:一是素材,二是语言,三是思想,四是技巧,而要实现这些方面的提高,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方式来实现。

总之,本课题通过研究,引发教师对写作教学的深层思考和教育观念的全面提升,从而积极探索有效的作文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达到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目标: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让学生发挥自主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标和内容

1.梳理当前人教版(2002版)教材写作教学体系,研讨与练习板块和写作·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板块两条线;梳理百年语文教学章程、大纲、课标中关于写作教学的内容;梳理人教老教材(如1991版、1987版等)中的写作教学体系;梳理其它版本(如苏教版)教材中的写作教学体系;当前写作教学典型模式及其优劣分析;学习优秀的写作学、文章学、文体学教程;了解国外(如美国等)典型教材中写作教学现状及写作教材体系;了解香港文学教学和台湾国文教学中写作教学现状。

2.梳理国内外有关“少教多学”的研究成果,合理运用其中与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有关内容;开展“少教多学”教学研讨、交流活动,总结符合当前教学实际的“少教多学”策略与方法。

3.通过对“少教多学”理论的研究,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具有交大附中分校特色的“少教多学”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范式;编定具有交大附中分校特色的体现“少教多学”理念的写作教学校本教材。

(二)研究假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并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是指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基本的、适用实际需要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教学活动。

“少教多学”是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把教师的“多教”转变为学生的“多学”。教师为学生创设更具弹性的学习空间和发展空间;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具有科学的学习方式、思维品质和较高的自学能力,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教得更好、更有效,学生学得更多、更主动,在师生互动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获得发展的潜在能力。

“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首先预先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的若干对应的方案,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制定出新的方案,或者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选择相应的方案,最终实现目标。“方法”一般是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策略”侧重宏观层面,“方法”侧重微观层面,“策略与方法”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就是针对写作教学中“多教少学”带来的严重问题展开有效探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索出教师“少教”而又能实现学生“多学”的策略与方法,并付诸教学实践中,实现教师减少知识的灌输、学生学得主动、积极,保证写作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三)创新之处

1.语文教科书中写作教学内容比较单薄,对教师和学生的指导性不强,针对这个现状,结合国内外多种版本教科书梳理中学阶段写作教学体系。

2.作文评改往往教师一言堂且整个过程耗时长,等学生再次看见所写文章时可能已经过去半个月甚至一个月,评改效率不高,针对这种现状设计合理高效的作文评改方式。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1.       开展研究前测工作,以调查问卷、作文竞赛等方式对当前学生的写作情况进行一次调查和摸底,并个案分析,撰写反思,制定计划。

2.       依据前测结果,制定研究实施方案,讨论任务分配。

3.       聘请专家来校作报告。

4.       撰写开题报告。

(二)研究阶段:

(1)研究阶段一:确定分组研究目标:

初一:“少教多学”思想体系下的习作评价策略与方法研究;

初二:“少教多学”思想体系下的写作课堂策略与方法研究;

初三:“少教多学”思想体系下的考场写作策略与方法研究。

(2)研究阶段二:分组对研究目标进行探索与实践。

(3)研究阶段三:整理研究材料,形成课题成果。研究成果主要以以下形式呈现:1.课堂教学实录和教研论文。

2.写作教学优质课与写作教学设计。

3.教学心得、教学札记、教学论文。

4.学生优秀作文集。

5.结题报告。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及其社会评价(引用、转载、获奖及被采纳情况),主要参考文献(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两类限填20项);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职务、专业、年龄);

·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

(限1500字内,本页不够可加页)

一、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苏立康主编.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至九年级全六册).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至九年级全六册).洪宗礼主编.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

5.叶圣陶教育名篇.张圣华主编.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当代语文教育论争.王富仁、郑国民主编.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7.普通写作学教程(第四版).路德庆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研究经验:

XXX,语文学科中心主任,语文高级教师,陕西省教学能手,西安市学科带头人,西安市中考语文阅卷组组长,全国赛教一等奖和全国赛教优秀指导奖获得者。省中语会理事,碑林区兼职教研员。

XX,初三语文命题组组长,西安市教学能手,2006年获全国中语会“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观摩课评比一等奖。

XX,初二语文组长,研究生学历,语文高级教师,西安市教学能手,2010年获全国赛教一等奖。

XX,初一语文组长,碑林区教学能手,2010年获全国中语会“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验”观摩课评比一等奖。

另外,有一批曾获全国赛教一等奖的老师,优质课和教学论文、教学设计也都曾在中语会各项评比中取得佳绩。总之,XX附中分校语文学科中心是一个有经验、有思想、有活力的团队。团队成员具有着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丰富的研究经验。

   子课题的组织机构:

课堂组长:(全面负责课堂组各项工作);

课题副组长:(负责课题组初三年级各项工作);

           (负责课题组初二年级各项工作);

           (负责课题组初一年级各项工作);

部分成员分工:

           优质课评审:

           开题与解题材料整理:

           多媒体资料收集整理:

           文本类资料收集整理:

           对外交流与合作:

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XX附中分校是一所省级标准化中学(重点中学),学校依托大学附属中学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氛围,积极探索进取,始终不渝地坚持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成长,恪守“努力追求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 的办学理念,倡导“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把“培养有涵养、有责任心、有创新能力、有领袖素养、有国际视野的品学兼优的现代人才”作为育人目标,努力造就道德观念强、时代精神新、学识水平好、适应能力强的“时代领跑者”。学校既重视科学教育,又重视人文教育;既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又突出学生的个性培养,为学生终身教育奠定坚实基础,实现人的成长与时代社会的和谐发展。学校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各个学科中心均承担了多项国家、省、市、区的课题工作,其中语文学科中心承担的国家级课题“创新写作教学研究与实践”已于“十一五”阶段顺利结题,并在该课题的“十二五”阶段通过评审,顺利开题,学校同时成为课题实验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