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读《Kindred》有感

标签:
女儿kindred奴隶歧视平等 |
分类: 美国见闻 |
平等——读《Kindred》有感
http://s4/mw690/0021efJtzy79jlsoMgz63&690
文/羽毛
女性,同性恋,黑人。他们是那些长久以来一直为自己的权益抗争,却从未获得所有人尊重的群体。从古至今,这种不平等的局面时有发生。在小说《Kindred》中,Octavia Butler探讨了在奴隶制社会时期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差别待遇。通过隐喻和讽刺的手法,Octavia Butler表明就算拥有同样的起源,我们也无法完全平等地对待彼此。
Octavia Butler认为社会生活中人与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但同样的起源也无法避免差异的产生。即使Rufus是Dana的祖先,他们却拥有完全不同的肤色,而这种肤色的差异导致他们在奴隶制社会下成为了不同阶级的人。面对Rufus和Dana,Rufus的母亲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
态度的转变是这一段最明显的特征。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Margaret对于Rufus过分溺爱的母爱以及对Dana不加掩饰的厌恶,这种厌恶不止来自于她受到的种族歧视教育,也来自于她对于Dana的偏见和嫉妒。可笑的是就是这么大区别对待的两个人,同是Margaret的后代,一个是她的儿子,受尽宠爱,另一个是她儿子的曾子曾孙辈,被鞭打,被辱骂,被嫌弃。Margaret从不反思自己的行为,也不为自己的言论忏悔,因为这是“正常”的,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羞辱的是自己的后代,自己最疼爱的儿子的后代。没有任何特殊的原因会造成这样的结果,而导致这种局面的也只有Margaret自身的偏见和本就不平等的制度。这种偏见,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太普遍、太寻常,普通到没人会真正把它视作“歧视”,奴隶的孩子也是奴隶,哪怕他们流着白人的血。Dana,一个黑人,身为Margaret的后代,Rufus的后代——白人的后代,被自己的祖先毫不留情地歧视着。这充分显示了社会下不同人群之间存在的不平等现象,而这些人们归根结底也都流淌着同样祖先的血,他们拥有同样的起源。在那个时代,很少有白人会看着自己奴隶生下的混血孩子,然后产生爱的情感:“这是我的孩子啊。”他们大多还只是想着,自己又多了一个免费的奴隶。
同时,Octavia Butler也认为就算我们知道平等的重要性,我们却无法实现它。圣经中说不可“按外貌待人”或“偏心待人,用恶意断定人”(雅各书2:1-4),而身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Margaret却对黑人随意辱骂,并充满不合适的戒备。当她得知Dana晚上睡在Kevin房间时,她尖叫道:
从选段中能充分看出Margaret对于黑人的敌意和蔑视,她从不思考到底是什么导致了那样的情形,也不思考事实背后隐藏的真相。她只是看到了,或者听到了一件事,便先入为主地认定了某人的错误与否。她无法接受黑人与白人同住一室,因为她不认为黑人白人拥有同等的权利,并将dana睡在Kevin房间的原因视为dana的错,因为她潜意识中就认为黑人的行为都是脏而差的。Margaret打心底看不起黑人,看不起他们的肤色、品行、智力,也因此她会在Dana表现得“像个白人一样”后对她格外厌恶,她觉得黑人不配有比她更良好的举止。在她所信仰的圣经中说到“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马太福音7章1至2节),Margaret却做不到这一点。在现如今的社会,我们的大多数就像Margaret一样,我们学习并理解平等,但我们总会在某些情况下忽视它。这使人人都在争取的平等对待难以被实现。
中国有句老话:“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我们从本质的平等走向了不平等的结局,我们拥有平等的意识却忽视了它的地位。平等就这么一个词,人人都讨论它,人人都想拥有它。上至不同国家间的资源和技术、下至朋友间不同的经济能力,我们无一处能做到平等。有些人高高在上,却忘了被他们踩在脚下的也同是人类。平等的体系在社会发展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