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体五行:五脏六腑=五行与六虚-分证篇

(2019-06-08 11:02:24)
标签:

佛学

健康

历史

文化

杂谈

接续前篇。
前篇大致解说了:五行对应五脏,六腑对应六虚。
如果这个分不清楚的,都不是真懂人体五行。

医生,我们要相信他们。
但是出了医院,没事电视上混个脸熟,出个养生学的书,这类大师二师的,咱们还是用自己的知识去验证一下,他们有没有资格教人养生,然后再去选择信与不信。
不要因为名头大,拿过来就相信。
因为这些名头,可能是包装出来的。


在高岛吞象的书里,他提到过一个案例:
一个人看了医生病情加重了,找他来看卦,他发现是治反了。没几天,这个人就死了。
我前面讲解过。
比如泽风大过的卦局,阴阳运行其实是艮中的阳气衰弱了,但表面现象却是极燥极旱,如果医生不懂,去降阳,这个人就死定了。还不如不治。过些时间,自体会恢复的。


咱们来直接开始进入正题。

如前篇所说,五脏对应五行,五脏的功能不会发生变易。
即,不论何时,身体强弱,五脏的功能不会改变。
只是健康时,好好工作,功效大些;不健康时,无力好好工作,就像电器一样,有电,在动,但是不能正常运转。

这是五行的同类。

五行,不论何时,东方属木,主生发;
南方属火,主消耗,照明……
西方属金,主固定结构,主变化……
北方属水,主收纳,主平均……
中央属土,主调和中和……

别急着跟我叽叽,去看我前面讲解的《洪范》五行体性用论。
从古到今,五行理论有很多谬误,错的不是我,而是他们。
本座河图洛书在手,第四代河洛之数掌管的人类,他们跟我不是一个档次。
你可以去用,用的时候,就分得清孰是孰非。

因此,五脏对应的是五行。
位不变,功能不变易。

而六腑不是。
六腑直接对应不了五行。

比如说:胃肠道,消化系统,这里本应对应五行中的火,主消化,但如果受了寒凉,这里变五行中的水,开始拉稀。它不再显现火的消耗分解化土功能,而是显现水的润下功能……

所以说,现在很多说法,是不对的。因为他们不懂五行,大致属性看一下,往上硬套,用此种理论来养生,那是不可以的。张冠李戴。

六腑的这种功能变易特性,对应的是六虚。

六虚,我们在前面《正易心法》里,讲解过了。
陈抟老祖,龟息养生法,人家活了多少岁?114岁只是保守的传说。
人家是成仙了的。
《正易心法》正是他本尊写的。

六虚,我们大致再讲解一下。

万物皆太极。
一个太极,是一个圆球。阴阳两半,一半阴一半阳。
任何一个太极,都不是静止的,都处在无穷的变化之中。
但不管怎么变化,这个太极的本体是不会变化的,只是位置发生移动。

就像说一个皮球,中间分两半,一半黑一半白。
外部的光源,环境的变化,一会光照在白半球,一会照在黑半球……
就像地球一样,因为自转,显现昼夜的变化;
绕着太阳公转,所以显现一年四季的变化。

人体也是这个道理。稍后再说。先解决六虚问题。

然后,这个球,每一个部位,受到的外部影响都势必处在不停地变化之中。
比如说,我们的地球有北极,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南温带,南寒带,南极,六个气温圈。
也就是说,一个球,因为外部的影响,不可能只有黑白两种不同的现象,细分起来,至少得有六种差异。

所以,如果想要明显分区这六种差异,我们就把圆球假想成一个六面正方体。
就跟骰子一样。
一共有六个平面,每一面上数字不同,但本质上都是相同的,只是位不同而已。
这就叫六虚。
就是说,并不是真的有界限分明的六个不同平面,有棱有角的六面正方体,而是我们为了研究方便,观察操控方便,虚拟出来了六个不同平面。所以叫六虚,不叫六行,也不叫六维,也不叫六层……

六这个数字很有意思。
周易有六爻,是洛书的一种使用方法,是最最完美的黄金管理结构。
奇门遁甲有六仪,暗插三奇,是最最出神入化的阵列结构。也是洛书的一种使用方法。

也就是说,六虚上的变化,不是人为臆想出来的,而是一种真实存在的变化现象。只是界限并不那么分明。

六腑,对应的就是这种六虚。

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了异常,就是因为六虚上的五行错位。

这个时候,调整其中一个,是否会有用?

依然以肠道消化系统为例,拉稀了,久治不愈。
火位变水位,功能错乱。
要生火,还是要排水?

生火,用木,木生火;
排水,还是用木,木吸水,水生木,也就是木泄水。
然后呢?
还有个最关键的,就是土。
因为木生火时,需要土把木固定住,木才能生火;
水生木时,需要土把水固定住,水不流失,才能去生木。

这里就有需要三个五行元素了:
主体目标是木,
辅助的是土,
要去顺便消耗掉的,是错位了的水。

也就是说,此时,食疗,要吃的食物是益肝的,因为肝属木,肝是不会功能易位的,这里的木壮了,就会去解决掉水错位的问题。

然后,食物里需要有中和特性的,比如易消化吸收的面类谷类,这个不是给哪个五脏去吸收使用的,是保护住食物的养份,不要过多流失,被吸收的数量增多一些。
比如说,益肝的食物主要有蛋白质和维生素C,弄点青菜瘦肉粥之类的喝喝。颗粒不要太大。

最后一个,顺便收拾错位了的水,降低肠道的“兴奋”度,用木来泄水。
肝功能加强了,解毒功能也加强。也就是木自然会去生火,胃肠道消化系统慢慢会恢复火位的六虚正位。

寒凉造成的拉稀胀气,久治不愈,靠吃热性食物,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水可以灭火,吃热性食物去对治,只会激化兴奋度,六虚错位越弄越复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