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6/mw690/0021dsVmgy6YHq4ufA1c5&690
http://s9/mw690/0021dsVmgy6YHqxYUIg48&690
http://s4/mw690/0021dsVmgy6YHpFxezV13&690
http://s3/mw690/0021dsVmgy6YHpFPkX032&690
( 俺屡次上传视频均失败,此次能成功上传,幸哉,算是一点进步。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3EN00SIGG.gif
西方油画中的美女图,一如国画中的仕女画,展现女性的大气之美、高雅之美,让人赏心悦目。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EN00SIGG.gif)
东西方古典美人画中眼睛之差别琐谈
古人画美人,无论东方西方,服饰都华丽典雅,姿态都优雅泰然,可最大的差别在眼睛上,上面视频中的西洋美人和国画中的仕女画就显示了这个明显的区别。
古典东方美人的眼睛几乎都是一条小逢,而且大多都是微闭,看不清里面的眼珠子,而西方古典美人的眼睛则大睁,眼眶里黑白分明,眸子闪出亮光。
西画是写实的,人眼睁开时,眸子清晰可辨,眼睛是脸部最生动的地方,美人之美,全在双眼,眼睛是神态的关键部位,眼睛不美,其他五官随之失色。因而西洋画家往往着重描绘美人的双眼,尤其是双眼皮、长睫毛,圆睁着的眼睛,笑意盈盈,透露出亮丽的光芒,让美丽的眼睛主宰脸部的效果,带动整个面部美轮美奂起来,从而吸引观者的注意力。
国画却是写意的,中国古代仕女画专门描绘上流社会妇女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但画家们几乎都不直接刻画美人的眼睛,不让她们的眼睛直视观者,眼皮总是微闭着或低垂着,眸子隐约难辩,但却能很好地传递出她们悠然、温婉、恬静的神态。事实上人的眼睛不可能总是微闭或低垂着的,醒时的正常状态都是睁开着的。可是中国古人对于女性的审美推崇内敛、恬静、稳重,而这种性情只能通过眼皮的微闭、低垂以及侧身来表现,其优雅的神态是通过整个脸部和身姿整体来表现的。
这些差别貌似只是绘画表现手法的不同,其实也透露出社会形态、文化背景的差异。西方社会也经历过封建阶段,但是它们女性的社会地位却比东方封建社会的女性更高,这不仅体现在社交场合上男士对女性推崇“绅士风度”,“女士优先”,称呼上先女后男(如“女士们、先生们”),以尊重妇女为荣等风尚上,而且也体现在女性在社交场合中的神态。中国古典女性在社交场合中,大多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为低眉垂眼,作谦卑状,而西方女性相比较来说却是高傲的,扬眉吐气的,她们可以睁大眼睛,平等地与男性对视交流。
中国古代女性还有一个传统规矩,就是对异性不能现出挑逗的媚惑的眼神,这种眼神被视为轻薄,而轻薄则被鄙视。大家闺秀、小家碧玉都注重这一点,哪怕是下层社会贫寒人家的女子,也要守住这个规矩。这个理念表现在仕女画上,也就是低眉垂眼之状,配上端庄大方的姿态,才构成优雅高雅的美感。或许中国古代画家就是害怕一旦画出女性美丽的大眼,便容易近似于挑逗或媚惑的眼神了。
东西方的画家绝大多数都是男性,尤其是描绘美人的画家更是男性,对于女性美的理解和认同决定了他们笔下美女的状态,又演化为社会的普遍审美观,继而影响女性的行为举止,包括神态。这大概就是文化艺术与社会生活相互作用的表现吧。
中国现代媒体(如摄影图片、影视剧照)大量展现的女性形象,眼神或咄咄逼人或媚态十足,形态或袒胸露背或动作放荡,甚至好多古装影视剧在表现古代女性的言谈举止上也套用现代时尚女性开放大胆的做派,让人觉得犹如戏说一般失实不可信。这种现象其实也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情趣,更是反映了反传统的社会审美风尚。只是传统的审美观已经历了漫长岁月的考验而流传下来,而现代反传统的时尚观念是否能够流传下去还有待时间的淘洗而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