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成都七中的“数学天才”兄弟

(2011-12-17 15:51:37)
标签:

转载

分类: 创造力---竞争力

•2010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竞赛侧记•

  2010年中国奥林匹克决赛(CMO)采访集锦

http://s12/middle/64871fb5t82eca94948ab&690


 
       2010年1月21日,第25届CMO冬令营开营,原本平静的南开校园,此刻风云际会,35支代表队的200多位天南海北身怀绝技的少男少女,齐聚这里,展开一场奥数竞技与交流。
 
逐鹿南开:数学是可以“吃”的东西
    在开幕式前一天,代表队陆陆续续抵达重庆,但吉林队姗姗来迟。因为天降大雪,冰封了跑道,飞机晚点,一直到晚上八点,南开中学志愿者才接到远道而来的吉林代表队。虽然经历了漫长的等待,负责吉林代表队的志愿者刘梓园却说:“飞机晚点他们比我累,他们连饭都没吃呢。”简单的话语,未必是简单的感情。
    抵达南开中学后,记者见到了这群吉林队的队员们,他们对本次比赛个个踌躇满志,戏称自己的团队是“东北虎”。在这群人中,有一个羞涩而又自信的少年,张文钟,他用细弱的声音说道:“后天就是我15岁的生日,我很久没过生日了,这次比赛相当于给自己一个别具意义的生日礼物。”吉林队的队员们并不是同一个年纪,之前彼此间也并不熟悉,但是在短短两个月的集训时间里,就培养出了良好的团队精神。
    本次CMO冬令营除了内地代表队,还有澳门、香港代表队,以及国外的新加坡和俄罗斯代表队。初到一座陌生城市,除了兴奋之外,还有点拘束,这是记者对新加坡代表队的第一印象。接受采访时,新加坡的队员只是不停回答:“还好啦,还好啦。”慢慢地,他们才表现出本有的开朗和幽默。
    “数学就像蛋糕,吃多了会长胖,但我们不怕长胖。”来中国参加第25届数学冬令营前,他们都经过了全新加坡的选拔比赛,并进行了三个月的集训。每周的集训,被他们当作“蛋糕”来享受。在他们看来,数学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就像蛋糕一样富含脂肪和蛋白质,营养丰富。
 
妙语连珠:数学就是拿来“玩”的

    参赛的选手们都住在南开的学生公寓。这些数学骄子们,考试之余,在寝室里会做些什么呢?为了一探他们的“真面目”,我们利用选手们下午的空闲时间,摸到他们所住的寝室里大规模拜访。
    安徽省的6位营员正分为3个小组在兴致勃勃地下军旗,得知我们要采访,营员刘彧神秘一笑:“那,一边下棋一边说吧。”采访过程中,和安徽队其他营员的羞涩截然不同,刘彧显得十分活泼幽默,谈到自己的奥数学习时,他语出惊人:“对我来说,学奥数就是业余爱好,我是专攻‘玩’的!‘玩’啥?‘玩’数学嘛。数学不是来学的,是来玩的。呵呵。”
    历次冬令营竞赛中,北京代表队都是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在寝室走廊里,我们截住了北京队队长曾力伟。采访他时,北京队的其他队员正在寝室里围成一圈,时不时地向外张望。我们诧异地问道:“他们在干嘛?”“他们啊,在玩‘杀人游戏’,可能想把我也拖下水吧。”曾力伟笑着说。
    北京代表队的同学个性鲜明。曾力伟介绍道,黄灿安静内敛,于伦幽默诙谐,陆维翔沉默低调……他们共同构成了这支实力雄厚的京师劲旅。对于学数学的心得,北京队的队员们各有妙语。
    “看着学呗!”思维敏捷的于伦对数学学习有着傲人的自信,“不就是玩儿嘛。”
    “步步走来,开始很普通,羡慕身边的人,所以很珍惜每次机会。”儒雅真诚的陈麟显然要低调很多。
    “数学是从数数开始的。”靳兆融这回答很“小儿科”。
    “数学能锻炼思维能力,解决生活中的复杂问题。”卢嘉瑞给数学打的广告很官方。
    “我们都是平等的哥们儿,我就负责把大家召集到一块儿。”身为队长的曾力伟很有领导范儿。
 
数学美女:谁说女子不能学“奥数”
    数学向来是男生的擅长,在本次参赛的200多位选手里,只有十来位女生。正是这些为数不多的女生,构成了大赛中一道靓丽的特别风景线。
    “在我心中,数学是一个偶像,一种艺术。她有着和谐对称的美感,无论是几何还是代数,线条和符号间充斥着蓝色的神秘感。”来自东北师大附中的徐思遥,把数学描绘得像艺术般让人心动。
    从小学的几本奥数书开始,这位东北美眉便与数学结下不解之缘,数学是她最大的兴趣,陪伴她度过了整整9个年头。徐思遥说:“学校每周有三次训练,我都是自愿参加,虽然其中很少有女生,这也更加坚定了我对女权主义的信心。我和男生并肩作战,共同切磋,女生也不比男生差。”
    来自成都七中的林袆也是从小学开始学奥数的。“最初我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我与奥数有着如此的缘分。”与传说中的四川“辣妹子”不同,林袆身上没有那股“辣味”,倒是谈吐从容,平静沉稳。
    “有时候奥数也挺无聊的,经常一个人在教室做习题。”她撇嘴笑了笑。或许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就算与数学很投缘,这位数学女骄子也有过困顿和迷茫,忍受过大多数同龄人无法忍受的寂寞和历练。
    今年的参赛队伍中,西藏队是唯一一支女生居多的代表队。这些来自高原的同龄女孩十分大方开朗,简单的客套过后,便主动地与记者聊起了数学。池梦洁谈起她与数学纯粹是缘于偶然。她说那是有一次,在数学课上被老师抽问,结果没能回答出来,感觉自尊心受到打击,于是开始发奋学习数学,从而迷上了奥数。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事,却让她最终站在了中国中学生数学的最高竞技场上,除了戏剧性,背后更是一个女孩永不言败的自信。
    巾帼不让须眉,谁说女子不能学奥数?这些冬令营的女选手们,就是一群快乐的数学女精灵。她们漂亮的外表下,更有一颗追求知识和挑战自我的心。
 
港澳选手:兴趣是奥数学习的起点
    与想象中不同的是,香港代表队的队员们并非埋头题海分秒必争,也没有“为了交流数学”的做作刻板,他们更像是一群我们身边的同学,与我们一样是普普通通的高中生。他们在接受采访时也显得紧张,会在寝室开心聊天,也会开玩笑。虽然他们之中有人已经摘得过奥数金牌,虽然他们来自教育体制有着相对独立性的香港。
    这次进入冬令营的6名香港同学是参加了四个月集训后,通过一次全港奥数考试选拔出来的佼佼者。他们大都从小学开始接触奥数,都是始于兴趣。
    虽然他们也会在周末的时候参加学校的补课,但与内地很多选手不同的是,奥数似乎并没有耗用他们绝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他们还有许多其他感兴趣的东西:科学、经济、拍摄DV短片等,他们将学习奥数的热情,也放在了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奥数对他们来说,也只是其中的一种爱好。
    或许在我们眼中,奥数是一种责任与强迫,但在澳门队的队员看来,学习奥数只是因为兴趣。问他们是如何结缘奥数的时,澳门队的队员都笑了,我们很疑惑。他们的队长笑着说:“是因为有浓厚的兴趣,并没有很刻意地要去开始它。”副队长接着说道:“从小学三年级、四年级我们就上一些兴趣班,然后逐渐就爱上了它。以后都一直在坚持,我喜欢那种超越的感觉!”
    澳门队中唯一的女同学说:“我并不聪明,小学时也不出众,同学们都嘲笑我,我很要强,所以就决心要让别人仰望我,然后就开始很努力地学习。我想勤奋应该是我取得成绩的最大因素吧。”
    问到澳门队的选手们是否有属于自己的休闲娱乐方式时,他们全都笑得一脸灿烂,指着队长说:“队长的方式最特别!”队长不好意思了,一脸羞涩说道:“每次遇到跨不过的坎儿时,我都会去洗澡,看到水哗啦哗啦地流,就觉得思维的源泉永不枯竭,灵感就来了,解题就顺畅了!”这让我们大为感叹:“真特别!”
    而除了“洗澡”,还有打扑克牌、做运动、睡觉等等,也都是他们的爱好。活泼放松,开朗乐观,或许这才是学习的乐趣之所在。
 
数学之美:“温婉细语”别有情
    2010年1月23日上午12∶30,完成了最后一场考试,走出考场的营员心态也不尽相同。
    来自长沙一中的胡昕泓同学,表示本次考试题目没什么意外,但和平常测试一样都很难。这也是所有营员对题目的共同感受。第二天的三道题,在接受采访的营员中,有一半都只做出了其中一道。胡昕泓似乎并不看重成绩,用轻松的微笑表达着自己的良好状态——以平常心去对待。
    “两天的6道大题悉数攻克!”与胡昕泓不同,来自上海的聂子佩赛后一语震翻全场。聂子佩是来自上海中学的高二学生,但他的奥数成绩总是超越高三同学,尽显王者之风。他的好友阮丰说:“这小子最后一道题足足写了5页纸!”聂子佩转过头偷偷一笑。
    接下来,阮丰继续一阵“猛爆”:“他是情感、学习双丰收,精神上有‘人’温婉细语鼓励,成才之路一片坦途啊!”话语里甚至不乏“嫉妒”的味道。聂子佩被队友的“枪林弹雨”弄得不好意思,无处躲闪,索性跑到了门后(编者注:聂子佩以108分的成绩名列本次冬令营第一名,并获得金牌)。
    而阮丰坦言,自己学习奥数的初衷,难免带有优选大学的功利之心,可其中的苦乐滋味只有自己一人明了。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四海奔波、叱咤风云的企业家。对他这样的梦想,我们有一点质疑:“这不就和数学没什么关系了吗?”阮丰却说,他坚信自己将来的工作即使不在数学领域,但也并不代表他会离开数学。
    为期一个星期的冬令营很快就结束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巅峰对决也落下了帷幕。不管是这些“数学天才”们,将来是成为数学家,还是企业家,或者别的什么,对他们来说,他们的数学和人生之路才开始。
    对于数学,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无论你是文科还是理科,我们都该记住席南华院士在冬令营演讲时说的一句话:“数学自有它的一个世界,它里面的美,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
 
•2010年中国数学奥林匹克(CMO)选手特写•
          “数学天才”兄弟
                            

 http://s4/middle/64871fb5t82ecaf706f53&690

四川队来自成都七中的双胞胎兄弟黄骄阳(左)和黄政宇(右)


    冬令营期间,本刊记者挨着敲开参赛选手们所住的寝室,追踪这些数学牛人。当走进四川代表队的房间,表示要采访几位同学时,他们纷纷谦虚地摇头,并告诉了记者一个秘密。原来,四川队有一对颇具传奇性的双胞胎兄弟。
    经过一番找寻,终于见到了这对“天才”兄弟,哥哥叫黄骄阳,弟弟叫黄政宇。哥俩穿着同样款式的衣服,身材瘦长。
 
哥哥夺金德国雅克比
    对于奥数冬令营,哥哥黄骄阳并不陌生,此前他便参加过2009年的冬令营,并最后入选国家队,2009年7月,作为国家队的一员,参加了在德国雅克比大学举行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大赛。这次竞赛结果令人惊喜,参赛的6位中国中学生全都获得金牌。其中山东的韦东奕获得满分42分,黄骄阳36分,本次中国队的团体总分,也位居参赛国第一。
    谈起几个月前的国际奥数大赛,除了获得金牌的一丝兴奋外,黄骄阳记忆最深的是各国选手在比赛完后,相互交换硬币的活动。上百个国家的奥数选手聚集一堂,纷纷掏出自己国家的硬币,和其他国家的选手交换,最终,黄骄阳换到了一枚秘鲁的5分硬币。
    这枚小小的硬币对黄骄阳来说,与金灿灿的奖牌同样重要,也是他所获得的数学成绩的见证。
 
既是兄弟也是竞争对手
    哥哥获得金牌,弟弟也不气馁。黄政宇说,正因为有着兄弟俩彼此的存在,才能在奥数这条有些单调的路上,相互激励着一路走下去。今年,哥俩同时走进了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
    黄骄阳和黄政宇从小就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初中时,这对双胞胎便在“华杯赛”(编者注:“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的简称,以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名字命名)上取得过优异成绩。上高中后,兄弟俩又同时参加了奥数比赛,把奥数学习当做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之一,他们说:“天赋是学习奥数的必备条件之一,但要想持之以恒并取得成绩,则要依靠兴趣。”
    在学习上,即使是兄弟,也是竞争对手,除了比拼学习成绩,一旦遇到难题,他们则互相请教,共同寻求解决办法。“搞任何竞赛,越到后期陪伴的人越少,如果有个兄弟陪在身边,能有很大动力。”哥哥黄骄阳笑着说,“上天注定我们俩在一起,这就是莫大的缘分。”
    除了上天注定的兄弟缘分,还有惊人的巧合。两兄弟在初中升高中时,同时报考了成都七中,结果,他们同时考取了第一名,成绩总分完全相同。
 
奥数的最大乐趣在于“思考”

    时下对“奥数”有很多非议,批评者认为,“奥数”是一种揠苗助长的行为,让本就学业沉重的学子,再次遭受“疲劳战术”。黄骄阳却不这么认为,他说:“奥数注重创新能力,冬令营的两个半天考试时间里,每天4∶30小时,一次只考3道题,重点是考验我们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新的方法来解题。”黄政宇也说:“中学教科书上的数学更注重解题速度,以及对知识的应用程度,奥数则与之相反。”
    在学校里,兄弟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也没有偏科现象,他们只是认为,自己能在完成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利用多余的时间学来学习奥数。对于“奥数”学习,他们一致认为,最大的乐趣在于思考,为了一道题而冥思苦想绞尽脑汁,到最后解出答案的喜悦和兴奋,这样的体验是在别的事情里很难找到的。
    对于将来是否会从事数学研究这样的问题,兄弟俩显得很理性,他们说,这还没有下定论,未来的路只能边走边看,但外面精彩的风景他们期许已久。
   编者注:黄骄阳和黄政宇在2010年数学冬令营中同时获得金牌,哥哥黄骄阳则再次入选中国奥数国家集训队。)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