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实验一  织物分析

(2011-03-25 14:00:37)
标签:

教育

分类: 知识点

实验一  织物分析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机织物分析的内容和顺序。

2.学会机织物分析的各项测定方法和计算方法。

二、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剪刀、尺子、电子天平、小夹子、分析针、照布镜、织物样品

三、         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一)取样

1取样位置

试样离布边不小于 5厘米,并且试样表面不应带明显的疵点。

2取样大小
1)一般织物取15×15厘米
2)组织循环较大的织物取20×20厘米或更大。

3)如果取样确有困难,试样稍大于5×5厘米也可进行分析。

(二)确定织物的经、纬面

织物分析时,为了组织图绘制的简便清晰,通常将织物的纬面作为分析面。纬组织点多的一面为织物的纬面。

(三)确定织物的经、纬向

区别织物经、纬向的主要依据如下:

1如来样上有布边,则平行布边的纱为经纱,垂直布边的纱为纬纱。

2如样品是坯布,则含有浆份的纱是经纱,不含浆份的纱是纬纱。

3一般密度大的为经纱,密度小的为纬纱。

4筘痕明显的织物,则沿筘痕方向为经向。

5由股线和单纱交织而成的织物,则通常股线为经纱,单纱为纬纱。

但在粗纺毛织物中,也有以单纱为经纱,弱捻的股线为纬纱的。

6若单纱织物的成纱捻向不同时,则Z捻纱为经纱,S捻纱为纬纱。

7若织物成纱捻度不同时,则捻度大的为经纱,捻度小的为纬纱。

8若织物的经、纬纱线密度、捻向、捻度均差异不大时,则纱线的条干均匀、光泽好的为经纱。

(四)测定织物的经、纬纱密度

织物单位长度中排列的经、纬纱根数称为织物的经、纬纱密度,公制计算单位是指10厘米内经、纬纱排列的根数。

在测数时应注意:计数纱线根数时要以两根纱线之间的中央为起点,若数到终点时,落在纱线上超过0.5根不足1根的以0.75根计,不足0.5根的以0.25根计,然后按经纱密度3个观察值,纬纱密度4个观察值求得算术平均值,精确到0.01根,再四舍五入为0.1根。

(五)测定经、纬纱的捻向和捻度

1. 测定纱线捻向的方法有二种:
1
退捻法

以左手夹牢纱线的上端,用右手食、拇二指握住纱线下端用顺时针转,若纱线变紧,则表示加捻方向与原来捻向相同,为Z捻,若纱线变松则为S捻。
2
观察法

如果样品中的纱线线密度小,捻度较小,或者成纱的纤维甚为脆弱,则不宜用退捻法。这时可以将纱线纵向放在照布镜或低倍数的显微镜下观察,若纤维在纱体表面呈自右下向左上倾斜的为S捻,若纤维在纱体表面呈自左下向右上倾斜的为Z捻。

2. 捻度的简易测定方法

    将纱线夹在两个小夹子中间,测量两个小夹子中间纱线的长度,左手的夹子保持不动,旋转右手的夹子并计数,每旋转360°计一次,直至纱线退捻完毕,用刚才得到的捻回数除以该长度,即为该条纱线的捻度。单位:捻/cm

(六)测定织物的经、纬纱缩率

纱线在形成织物后,经、纬纱在织物中交错屈曲,因此织造时所用纱线长度大于所形成织物的长度,我们把其差值与纱线原长比的百分率称为缩率以a%)表示。aj%)、aw%)分别表示经、纬纱缩率(精确到0.01

aj%=L0jLj/L0j×100%
aw
%=L0wLw/L0w×100%
L0j
L0w——试样中经(纬)纱伸直后的长度;
Lj
Lw——试样的经(纬)向长度。

在测定织物的经、纬缩率之前,首先应该做好试样的准备,用与织物不同颜色的笔,在织物经、纬向精确地划出一定的长度,并加以明显记号。

将纱线从织物中轻轻拔出,使纱线伸直,但不产生伸长,用尺量取长度。经、纬向各以10次观察值求出算术平均值,即得L0jL0w,代入缩率公式,即可求出aj%)、aw%)。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易行,但拉直纱线的力不易正确控制,张力太大会使纱线产生意外伸长。张力太小则纱线的屈曲不能伸直。因此精确度较差,操作时要细心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粘胶类纤维潮湿时极易伸长,要当心手汗等。

2)经过缩绒或刮绒的织物应首先烧除样品表面的毛绒,而某些捻度较小或强力很差的纱线,尤其要注意避免产生意外伸长。

3)在捻出纱线或拉直纱线时不能产生退捻或加捻。

(七)测算经、纬纱线线密度

纱线的线密度是1000纱线的重量克数,测定线密度时可采用比较法和称重法。

比较法是将纱线放在放大镜下与已知线密度的纱进行比较,此法简单迅速,但与试验人员的经验有关。

称重法测定前,必须先检查样品的经纱是否上浆,若上浆则应进行退浆处理。测定时,从织物中取出若干根经纱和若干根纬纱分别在电子天平上称其重量,经(纬)纱各测10个试验数据,求其平均值。经、纬纱线密度可用下式求出。

T=1000g/L

式中:g——若干根经、(纬)纱的实际重量(克);

L——若干根经、(纬)纱的总长度(mm

(八)鉴定织物的经、纬纱原料

此项同纺织纤维的分析实验。

(九)概算织物重量

1称重法

将修剪整齐的织物样品放入电子天平称重,再测量该样品的面积,则样品单位面积重量为:G(克/2=g/(L×b)
式中:G——织物每平方米重量(克/2); g——所取样品的重量(克);
      L——
样品长度(厘米);  b——样品宽度(厘米)。

2计算法

如样品面积小,用称重法不够准确时,可根据前面分析所得的经、纬纱的线密度,经、纬密度,经、纬纱缩率进行计算。其计算式如下:

G(克/2={[PjTj/1aj][PwTw/1aw]}/100

(十)绘出织物组织图

四、         实验报告要求

1.记录原始数据并写明计算过程。

2.分析得到的小样规格填入附表中。

3、回答思考题的内容。

五、         思考题

1.分析说明织物经、纬纱缩率测定的精确性受到哪些客观因素的影响。

  2.织造规格计算包含哪几方面的内容?具体计算公式如何?

 附表

织物的密度

经密

 

纬密

 

捻向

经纱捻向

 

纬纱捻向

 

捻度

经纱捻度

 

纬纱捻度

 

缩率

经纱缩率

 

纬纱缩率

 

线密度

经纱线密度

 

纬纱线密度

 

织物的平方米克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