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跟庄博弈出书之篇幅——9. 股票操盘跟庄博弈篇(四)如何对大势进行准确研判

(2011-02-22 17:44:13)
标签:

财经

宋体

上证指数

中国石化

进行

跟庄博弈

出书

股票

分类: 文稿

对大势的研判在所有的股票分析中,是最为复杂的,也是最为重要的,掌握大势的基本运行方向或运行性质,不仅直接关系到仓位配置的多少从而防范相关风险,或尽最大可能获得盈利,同时关系到对于个股如何做出选择。比如在行情向好的时候,需要选择向上突破型的个股进行仓位配置,在行情震荡时候,亦可参与向上突破个股进行配置或选择横盘个股进行箱体买卖价差操作,而在行情走弱趋势中,或者干脆空仓,或者有时间盯盘者要在适当位置买入超跌个股,并在盈利后接近阻力位果断卖出,如此循环往复,就是三轮行情的操盘过程。

在此,我以目前的行情为例,对今后的行情演绎做出系统的分析评测。

对大势进行研判,我们所能采取的第一个方法是针对上证指数的量能进行研判。

 

跟庄博弈出书之篇幅——9. <wbr>股票操盘跟庄博弈篇(四)如何对大势进行准确研判

2011222,上证指数呈现了穿头破脚的阴线,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量能有所放大,上证全天成交为1944亿元,与上周突破上扬时的量能基本持平,该量能的持平将定位于上证指数处于横盘震荡的行情,同时222的低点亦接近波段震荡附近。

同时,从整张图,自左至右展开来看,市场成交量在上证指数125126,创造了低量,在上图中投资者可关注到量能最小的两天,同时亦是指数最低的两天。在此之前,上证指数延续了缩量的下跌行情,同时量能萎缩的速率逐渐收缓,并温和的限制了指数的跌幅。

之后指数展开放量上攻,并推动大盘前阶段回归2900点位附近展开震荡,222的下跌虽然迅猛,走出的形态亦较为难看,但可得出的一个判断是,大盘在寻找到低位支撑后,将展开横盘震荡,因为在前期横盘过程中,大盘已经蓄积了一定的量能,当前需要的是,或者是大幅度成交量的积累对前期3000点上方的套盘进行消化,或者靠时间的演绎去消化3000点上方的套盘,如果成交量能够保持并未长期产生缩量,则大盘很有可能筑稳。

对于大势研判,我们所能采取的第二个方法是,针对个股统计进行的研判。

研判大势,要达到高的准确性,难度也在于这里,首先是针对大盘的分析,由于所采取的分析标的只有一个,即只有上证指数,那么将缺少相关的协同检验效应,即投资者会认为单一的对于大盘指数的分析并一定有效果,总想寻找大量的证据以对自己对当前行情的判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或者证明。其实,除了单一对大盘指数进行研判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对相关市值比例较大的权重股进行研判。为此,我们可对各行业的权重龙头进行综合分析。比如,可按个股的流通市值挑选出一些个股进行综合评议,可挑选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工商银行、上海汽车、贵州茅台、中国神华、中国联通、宝钢股份、江西铜业、中国国航、万科A、美的电器、中国船舶等市值比较大的大盘蓝筹股进行综合评议分析,结合其K线和量能演绎进行综合的推论,以对当前的大势做出合理判断。

在此,我以中国石化为例,给投资者以详细的解盘和大势研判分析思路。

 

跟庄博弈出书之篇幅——9. <wbr>股票操盘跟庄博弈篇(四)如何对大势进行准确研判

2011222当天,中国石化大幅度下跌,从途中最新的大阴线可以看出,跌幅较大,并连续湮灭了前阶段的涨幅。但在成交量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石化呈现了明显的放量,该量能可以与中国石化前阶段延续的三天或以上量能总和相比。从K线和形态学角度而讲,中国石化从当初的低点一直攀升至9.00元上方,尽管222收盘报于较低的价位,但其量能的增长斜率大于其收盘价格的上涨斜率,同时在量价结合的筹分布上,亦呈现9.008.00的强支撑区间,所以,在该区间,只要中国石化能够维持量能,不至于过度萎缩,那么其对大盘维稳的贡献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当前大盘整体处于震荡整固过程,所以五成甚至五成以上的持仓,对于当前的大势是较为匹配的一个状态。

同理,我们亦可以对其他权重个股诸如中国石油等进行研判,最终我们会得到一个简单的调查统计结论,亦是结合从K线和量能的最初分析上,从个股的简单统计分析做出对当前大势所处阶段的研判,即为在2011222,在之前既有的量能演绎中,个股可明显显示呈现一定的底部整固趋势,虽然222单日的跌幅较大,但成交量的上升速率较快,将对未来几日大盘的跌幅进行限制,同时,结合对上证指数的分析,我们仍可基于之前的信息判断上证指数处于整固洗盘行情,而非实质性的抛售,如果抛售,必须伴随较长时间的量能萎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