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并列式结构
(2017-04-26 11:02:33)
并列式结构的内涵及类别特点
(一)并列式结构的内涵
它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结构形式。即在论证的思路中,将论点分解成若干个方面,而这几个方面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的,它们并列平行地叙述事件、说明事物或以几个并列的层次论证中心论点的结构方式。
(二)并列式结构的类别
论点式并列和论据式并列,前者更能显示思辨的深度。
A.论点式并列:在确立中心论点后,首先从道理或逻辑上把中心论点分解成几个并列的分论点,然后再考虑如何论证分论点,既可以用事例论证,也可以用因果分析、假设推理或比喻说理等方式展开论证;
B.论据的并列:在确立中心论点之后,首先展开联想,寻找恰当的论据,然后再考虑如何通过对论据的分析议论去扣题点题。
【方法指津】
一、分论点使用的三个要求
例: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使用并列式结构
(一)扣得住
1、读书要有明确的目的;
2、读书要有正确的方法;
3、读书要有良好的习惯。
(二)分得开
1、读书可增长知识,充实头脑,一乐;
2、读书可开拓视野,丰富情感,二乐;
3、读书可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三乐。
(三)排得顺
1、读书乐在它是个人成长的必需;
2、读书乐在它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读书乐在它是民族繁荣的保证。
二、并列层次的拟定角度
1、时间阶段:本思考角度指思考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历史进程、人生的时间、一年的更替等)
比如高考优秀作文《我想握住你的手》是这样推进的:
(1)春天,我想握住你的手
(3)秋天,我想握住你的手
2、空间场合:本角度可以是生活的每个具体角落(家庭、学校、医院等),人物活动的每个场所,也可以是国内、国外的大空间,活动的不同场合(正式与非正式、庄重与随意等)
有一篇高考作文《我们必须注重和谐》是这样构思的:
(1)在家庭我们要和谐;
(2)在单位我们要和谐;
(3)在社会我们也要注意和谐。
3、具体表现:任何事物的外在表现都不会是单一的(时、地、人、物、轻重、显隐、内外等)
有一篇高考优秀作文《谈意气》是这样分层论述的:
(1)充满意气的人是坚韧不拔的,他们不畏风霜,不畏冷雨;
(2)充满意气的人是勇敢无惧的,他们不怕牺牲,勇往直前;
(3)充满意气的人是自信乐观的,他们总能拨开云雾看见明媚阳光。
4、由果索因:(找到某种原因,比不揭示原因深刻;找到根本原因,比找到一般原因深刻)
以高考作文《边走边问》为例:文章开篇提出观点——在人生的道路上,边走边问,才会无悔今生,接着就从为什么会得出这一观点的原因的角度分层阐述:
(1)一个爱问的人一定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
(2)一个爱问的人一定是一个善良的、热心肠的人;
(3)一个爱问的人一定是一个正直的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人。
5、作用意义:事物造成的结果也是复杂的、多样的(物质、精神;个人、集体;主要、次要;短期、长期;显性、隐性等等)
比如宋代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有一篇精短议论文《勤有三益》,作者为了说明“为人当勤劳”这一观点,就采用了如下的平行结构:
(1)勤劳,可以有所获免饥寒也 (创财)
(2)勤劳,可以有所劳延寿考也 (健体)
(3)勤劳,可以有所事远淫邪也 (修身)
6、影响危害:正面的作用意义,当然负面的影响危害也必定存在,也必定是复杂多样的
高考优秀作文《细节之处,美不胜收》就是从这个角度构思出如下四层:
(1)痛苦是细节,没有它,生活就会显得苍白无力;
(2)伤害是细节,没有它,生活就无法感知关爱;
(3)奋斗是细节,没有它,生活就像一口枯井,了无生趣;
(4)感恩是细节,没有它,生活就没有了真情。
三、一般可套用模式:
如:《爱自己》
四、常见错误点拨
1、开头提出的总论点跟各个分论点没有关系。
如:《生命的价值》
总论点:我们要创造出更有意义、价值的生命。
论点一:生命,认识世界的基础
论点二:生命,人类进步的关键
论点三:生命,迈向成功的前提
总结归纳全文
2.分论点分类标准不一致。
论点一:拼搏创造奇迹。
论点二:拼搏铸就成功。
论点三:拼搏源于崇高的信念。
点评;前两个分论点是从拼搏的作用角度来谈的,第三个是从拼搏的来源方面来谈的,分类标准错乱。
3.分论点句式差别太大,影响了文章结构的美观。
例:
论点一:淡淡的爱,是对孩子自立能力培养的一种策略。
论点二:淡淡的爱,是对孩子自信心的一种心灵抚慰。
论点三:淡淡的爱,可以创造奇迹。
五、并列式分解
四个维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
1、类——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性质和内涵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类”。
例1:
勇敢:
论点一: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论点二: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论点三: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2、因——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因”。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例1:
说安:确立中心:安全是生产得到保障的前提。
论点一:没有安全,生产将受到威胁。
论点二:没有安全,劳动者生命得不到保障。
论点三:没有安全,长期赢利目标无法实现。
例2: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论点一: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论点二: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论点三:
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3、法——怎么样、怎么办,主要是回答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法”。
例1:
谈意气:中心:人要有意气。
论点一: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论点二: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
论点三: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
例2:学会欣赏别人:
论点一: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要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论点二: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借鉴。
论点三:学会欣赏别人,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果——会怎样,主要是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意义、作用、价值、影响),可以简称为“果”。
例1:梅花香自苦寒来
论点一:苦可以激发进取心;
论点二: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
论点三: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
例2:爱:
论点一:因为爱,任长霞直面黑暗,九死不悔。
论点二:因为爱,丛飞燃烧自己,点燃希望。
论点三:因为爱,黄伯云亮剑出手,奋斗不息。
5、对象内容法——看这个句子(中心)所涉及到的人、事、物。
例1、珍惜拥有:
论点一: 珍惜拥有的亲情。
论点二: 珍惜拥有的友情。
论点三: 珍惜拥有的爱情。
例2、脸。
中心论点:三国戏是一部脸戏。
论点一: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奸绝”曹操的“脸”戏。
论点二:三国戏是一部关于“智绝”孔明的“脸”戏。
论点三: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忠绝”关羽的“脸”戏。
范文欣赏
提纲:
中心观点:善待生命
分论点一:善待生命,让生命之色美丽不改。
分论点二:善待生命,让生命之花常开不败。
分论点三:善待生命,让生命之诗精彩不衰。
善待生命
每个人都是生命的主人,手持岁月的丝条,我们在编织着奇迹,要让生命放射灼灼之光,我们需要学会善待生命。
A善待生命,让生命之色美丽不改。
在中南美洲的热带雨林生活着一种体型巨大却美丽异常的蜥蜴——绿蜥。它绿色的皮肤在阳光的照耀下就像绿宝石一样绚烂。有人尝试杀死它而得到其皮肤,可只有几秒钟,皮肤就失去了光彩变成灰色。因为它体内的血液停止了流动,而捕杀者也希望落空,扫兴而归。
生命是美丽的,可是却由于残忍和贪婪而变得黯淡无光。为了得到竟不惜手段毁去一条生命,捕杀者的冷酷与绝情让人心寒。而这一切也清楚地告诫着我们:扼杀和占有是一种破坏,只有懂得善待生命,才能欣赏到世间的美丽。
B善待生命,让生命之花常开不败。
吕凯特说过:“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是庸庸碌碌,毫无作为地度过,但也有人把握住了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充分利用了生命,善待了生命。”作为我国建筑学界的一代才女,林徽因的生命中并不只有建筑。她体弱多病,却在健康状况日益变坏的情况下强撑着身子从死神手里夺来了10年的时间。在这最后的十年里,她参与并完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她带领学生抢救景泰蓝,保住了这珍贵的国宝工艺;她承担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底座装饰浮雕的设计……她一直未曾放慢奔波脚步,直到去世。她51年的生命历程是短暂的,但她留给中国的财富却是永恒的。
这样一位柔弱的女子就这样对生命作出了最好的交待。对于生命,有人选择漠视,而她却选择牢牢抓住,有人选择践踏,而她却选择不断充实;有人选择放弃,而她却选择一生善待。善待生命,正是这样的选择,才让她的生命之花绽放得如夺目。
C善待生命,让生命之诗精彩不衰。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轻毁。”我们说:“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不可能重来。”在我们反复强调着生命的可贵时,却有人对生命作出了最轻率、最不责任的回答。
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是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是国际平均数的2.3倍。自杀已成为中国全部人口第5位,15至34岁人口第一位的死因。面对这些令人心惊的数据,我们不禁要问,生命如此可贵,怎能说放弃就放弃呢?
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曾写过著名的《自杀论》,他认为自杀须列为不道德的行为。的确,每个人都应该知道,活着,就是一首好诗,而自杀就是破坏了全诗美感的蹩脚结局,只会让人不屑。因为轻生就是对神圣生命的亵渎,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逃避。倘若善待生命,那结局便会如点睛之笔一样精彩动人。
一枚贝壳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将沙粒转化成一粒晶莹的珍珠;雨后彩虹要积聚无数的水汽才能绽放刹那的美丽;而生命是自然赐予人类去雕琢的宝石,只有善待生命,才能让这颗无价之宝绽放出最璀璨最永恒的光芒……让全世界为之驻足,为之喝彩!
启示:
写作议论文并列式结构的要点:
1必须写作开头与结尾的段落和深化段落,尤其是深化段落非常重要。在开头的深化段落必须明确点出中心观点,决不能含糊和拖泥带水。
2三个分论点最好用优美的辞藻呈现出来,最好是一个论点一段。也可以放在文章的段首。
3一定不要一个分论点下就一段例子,最好是一个分论点一个例子+一段评述,集中点题。
4片段写完分论点之后,写作规程参照以前写作ABC的模式。
5牢记四个维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设置分论点的时候一定要分清类别,不要混淆,要有文采有观点,不要言之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