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真篇选解简注》:婴儿是一含真气
(2013-08-28 16:58:53)
标签:
龙门内丹文化养生宗教 |
分类: 刘直老师文集及《坐进此道》( |
婴儿是一含真气
虎跃龙腾风浪粗,中央正位产玄珠。
果生枝上终期熟,子在胞中岂有殊?
南北宗源翻卦象,晨昏火候合天枢。
须知大隐居廛市,何必深山守静孤?
阴阳观念是中国文化或曰东方思维观察世界的一个重要视角。
《老子》是深受《易传》影响的,道德在某种意义上亦是阴阳的异名。
《老子》偏重于“道”而轻视“德”,正说明他老人家贵清静主无为的思想。
这正是他阅历世事之后对周朝的或对世界的失望,也是道家学派名称的溯源。
《老子》一书主要讲修身与治国,对治国的见解说明他老人家是为王室弟子王储讲学的,应该是帝师无疑。
而在文化的传承的意义上,《道德经》即《易经》的一种延续和诠释。
道是形而上,德是形而下。
道是无,德是有。
道是性,德是命。
道是神,德是精。
道是心,德是身。
道是体,德是用。
……
一言蔽之,道是阴,德是阳。
道家在阴阳这个范畴之辩中,更为重视前者,认为它是后者的主宰和动力。
问题是,这个至高无上的“道”,它在宇宙、社会乃至生命人上,转化落实,是以“德”来表达和展示的。
这个“德”,再落实于养生之道上,就是四肢百骸肉体色身,再具体到丹道内炼中,就是一呼一吸。凝神调息调息凝神,这就是入道的门径……
当然,先天一气、结胎婴儿,也即由此后天之“德”返还而来,复归于道——此即虚实相生,有无相成。
所以,“始知男儿有孕”让胡博士读到了,不下“满篇鬼话”的批语,才怪。
“婴儿是一含真气”,紫阳真人已经解说得很明白了,在这儿:
三五一都三个字,古今明者实然稀。
东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
戊己自居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
婴儿是一含真炁,十月胎圆入圣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