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歌唱教学主题研讨】大班歌唱活动—《美梦成真》之教学反思
(2014-01-03 09:17:04)
标签:
反思 |
分类: 课题 |
大班歌唱活动《美梦成真》教学反思
实幼 吴秀娟
参加了中央电化教育馆课题“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课题组,我执教了大班上期领域的歌唱活动——《美梦成真》,下面我就课题研究重点的“幼儿园歌唱活动的有效预设反思” 和“教学策略运用的有效性”这两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幼儿园歌唱活动的有效预设
本次活动在第一次教案预设后,课题组成员通过网络研讨评论、网络上传活动设计方案与我互动,她们对我的教学策略方面提出了有效的建议:1、教师对于歌曲中的对应关系和旋律相似之处要重点引导幼儿感知,倘若幼儿不能正确识别对应关系和区别异同,将会影响对音乐的审美流畅性和歌曲的仿编创作。2、让幼儿尝试自己设计图谱,更能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3、在演唱的形式上能有多种形式如:接唱、轮唱等,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在创编环节建议让孩子自己画梦想来替换图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4、教师能在活动的导入将氛围就营造出一个美的、快乐的环境,是否更能激发对梦想的想象与创造呢,最终让幼儿觉得是在享受一个快乐活动。
通过学习《指南》,我领悟到艺术领域的教育的关键在于让幼儿“感受”和“表现”,教师应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第一次的教案预设中大部分时间都是让幼儿集体进行学唱,而忽略了让幼儿自主去表现。反思修改后的第二次教案预设中则将活动环节,进行了有效的调整,活动中教师采取了个人、小组、集体相结合的形式,让幼儿乐于用自己学会方式进行表达和表现。
通过采纳课题组成员的建议反思并修改后的第二次的教案预设,使得整个活动目标更明确、具体、符合大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活动的过程环节更清晰、由浅入深、逐层递进,能更好地为目标服务;教学方法上运用反复倾听和图谱教学的方式,有利于幼儿更快更好地理解、掌握歌词内容,做到简单、有趣、有效。可见,有效的教学的教学策略对提高幼儿的音乐素质、学习品质是有积极作用的。
二、“教学策略运用的有效性”反思
在本次活动教学策略运用的有效性有做的好的一方面,也有不足的一方面,征对这个问题,我进行了反思。
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发展水平,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愿望,这个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能激发幼儿的兴趣。目标制定注重培养幼儿的表现和欣赏能力,突出艺术领域的核心价值,涵盖发展幼儿的情感态度。环节设计能根据目标由浅入深,每个环节的指向目标都能有效达成,推进活动的开展活动中有图谱的运用,让孩子通过倾听自行排图谱,有验证纠错,注重幼儿的自主学习和评价。
本次活动中的不足之处:1、活动有些前松后紧,教师可让幼儿自行小组验证,在仿编这个环节上可多给幼儿自主创作的空间和时间,如:提供绘画纸,让幼儿将自己的梦想画出、唱出。2、在提问的指向性方面还不够明确,例如:问:第一个愿望是什么?幼儿回答:吃棒棒糖。第二句师接着问:吃棒棒糖就怎么样?幼儿回答:很好吃。这是教师应该问:歌曲里头唱了吃棒棒糖怎么样?这样会更有指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