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 活动分析
(2013-12-25 11:08:29)
标签:
反思 |
分类: 教学观察 |
大班数学活动:自然测量
执教者:
活动目标
1、探索用手尺脚尺测量长度,掌握首尾相连的测量方法
2、能用数字记录测量结果,并用语言表达测量结果。
3、乐意大胆尝试,体验用身体测量的乐趣。
活动准备:笔、记录表、黑板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帮助相处木工师傅测量桌子边长的方法
2、演示课件,了解豆豆妈妈的测量方法
教师讲解“一拃”的概念,让幼儿比较谁的“一拃”更长。
3、幼儿用拃的方法测量桌子的长。
(1)教师出示记录表并讲解
(2)幼儿尝试用拃测量2次,并在表(一)做记录。
4、请全班幼儿展示记录表,比较两次测量结果。
(1)请两次测量结果不同的幼儿示范
(2)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测量方法
5、幼儿讲述不同的测量方法并演示
6、幼儿再次用正确的首尾相连的方法测量并记录在表(二)
7、用身体的其他部位测量并请幼儿讲述,再次强调首尾相连的方法。
8、幼儿分组测量并记录在总表上
9、观察记录表
了解测量的人不同,结果不同的原因。
10、说说身体还有什么部位可以用来测量
11、欣赏绘本:不同的测量。
评析:进校 邱文杰
“有趣的测量”这个活动,教材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指南》对科学领域的目标之一定位为: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同时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即强调幼儿园数学教育应生活化。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可以理解为两层含义:一是“从生活中来”,即幼儿园数学教育内容、操作材料等来自生活,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二是“到生活中去”,即让幼儿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该活动创设幼儿操作探索的环境,引发幼儿大胆参与尝试。活动以幼儿动手操作为主,通过操作实践,由浅入深,环环紧扣。让幼儿尝试测量,找出问题所在,并找出正确的首尾相连测量方法。学习用正确的测量方法——用手拃测量桌子的长或宽,并做记录——利用身体的其他部位测量地板线的长,并做记录——比较分析不同的测量结果。在活动中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尝试、探索,到最后大部分的幼儿能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测量,获得了有关自然测量的经验,通过测量、记录比较明白了测量工具与测量对象的关系。幼儿园数学活动与科学探究的操作材料不同,不太需要精密的工具仪器,更多地应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物品、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安全的废旧材料,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用手尺脚尺测量长度,这样一是可以让幼儿真切地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二是可以让幼儿学会利用最便捷的资源;三是节约了教师制作教具的时间和幼儿园的物质资源,保证数量,做到幼儿人手一套操作材料;该活动以生活化为主导思想,让幼儿充分体验到数学活动的乐趣,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
不足与建议
1、老师的课件演示有针对性。在第一次演示时不仅要让幼儿了解拃的该你那,还可以让幼儿对比拃的长度,了解不同的人拃的长度也不同。并强调用拃测量的方法,。
2、给幼儿思考的空间不够。每当幼儿完成一种测量活动后,老师都必需引导幼儿关注自己、关注同伴的记录表现象,从中去发现不同测量结果的关系,在幼儿用首尾相连的正确方法测量时,应该与前面的记录进行比较,重点进行纠错,然后才由老师或师幼一同整理归纳知识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操作的有效性,才能进一步扩展幼儿的思维。
3、幼儿在分组测量时可以多分几组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让幼儿测量后自己进行组内比较,找出不同测量结果的原因所在,给幼儿提供小组讨论,自主探索的时间和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