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养老】惠济区颐和老年公寓如何做好老年人心理疏导!

如何做好老年人
心理疏导
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逐渐加快,老年人已经成为亟需社会关心和帮助的群体。为惠济区颐和老年公寓内老人提供良好服务,让老人感受到惠济区颐和老年公寓的关心和温暖,提高对老人身体健康以及心理健康的关注已经成为颐和社工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在我国传统文化影响下,老人通常不会将自己的负面情绪表达出来,而是会采取自我克制和压抑实施消减,由此长期积累,并形成一定思维定势。
1帮助老人建立归属感
针对养老机构新入住老人,要制订新入住老人适应计划,主动介绍养老机构的环境设置以及人际关系,重点介绍老人的居住环境、医务中心、休闲娱乐区域、就餐时间、作息时间以及兴趣活动课程,另外还包括能够为老人提供的特殊服务类型等,以能够让老人一入住就感受到被尊重,建立起归属感,进而减少因为到一个陌生环境而产生的不稳定感。
2注重提升老人安全感
在养老机构中,老人居住的房间是个人空间。在进出老人房间的时候,需要敲门征得同意后才能够进入,尤其是对于存在有视觉障碍且听力敏感的老人,一定要主动敲门。
护理人员为老人提供整理房间、清洗衣物等服务时,也应该做好解释工作,以免老人感觉到个人空间被侵犯。另外,可以引导老人之间相互进行沟通交流,大家年龄相近,也有共同的时代生活经历,彼此之间具有相似性,社工为其创造更多的生活交集,可让老人感受到自己是机构大家庭中的一员,相互之间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3尽量减少老人孤独感
养老机构可以常态地组织社工活动,如文化娱乐活动、养生保健活动等,也可以建立各类老年社团,吸引更多的老人参与到活动中去。
老人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可以建立并增强社会支持网络,排解不良情绪,进而有效预防和减轻焦虑、抑郁等症状,减少孤独感。
4有效降低老人失落感
针对养老机构中的部分特需老人,可以提高社工日常走访的频次,及时掌握老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在心理上的关怀需求,尤其是一些较为个性化的需求,要及时回应,寻求解决办法,以能够通过社工的服务让老人感受到养老机构对自身的关注与支持,以此有效帮助老人消除自身失落感。
5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养老机构可以针对老人加大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心理支持社工小组活动,帮助老人学习心理疾病的诱发因素、预防办法和应对措施。
同时,链接医疗资源,为养老机构老人定期开展心理知识健康讲座以及义诊咨询活动,让老人正确认识自身出现的心理症状,并以积极的心态去尽量减少对自身产生的不良影响。
6倡导家院融合
大多数老人入住养老机构后,最强烈的感受是与家人的分离,因为年龄较大,在与家人拨打电话、网络交流等方面又较为困难,“被抛弃感”格外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