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2012-02-28 18:14:34)
标签:

杂谈

分类: 展览展训/设计资讯/新书推荐
获奖揭晓  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2012年2月28日,美国洛杉矶 —— 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正式宣布,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这一代表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的颁奖典礼将于2012年5月25日在北京举行。
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在揭晓评委的决定时,普利兹克先生表示:“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这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方面将要发挥 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此外,未来几十年中国城市化建设的成功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将非常重要。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如同世界各国的城市化一样,要能与当地 的需求和文化相融合。中国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要与中国悠久而独特的传统保持和谐,另一方面也要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一 致。”

普利兹克建筑奖由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迪·普利兹克于1979年创立,每年度授予一位做出杰出贡献的在世的建筑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 表现出的聪明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等卓越品质,及其通过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类所做出的持久而杰出的贡献。获奖者将得到十万美元的奖金和一枚青铜奖章。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在英国引用今年获奖评审辞来说明获奖原因:“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一个当今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 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討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 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王澍1985年获得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学位,三年后从该校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后,他到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从事旧 楼改造,及环境与建筑关系的研究。他的第一个独立设计的建筑项目是在大约一年后开始的——为杭州附近的一个小城海宁设计一个3600平米的青少年中心。这 个作品于1990年完成。

在接下来的将近10年里,他没有做建筑设计工作,而是一直与工匠们在一起工作,在真实的建造中获取经验。1997年王澍和他的妻子陆文宇在杭州创办了 “业余建筑工作室”。对于工作室的起名,他的解释是:“对我而言,不管我是一个工匠还是业余的,都是一样的。”他对“业余”这个词的解读与字典中解释的定 义很相近:“一个人因为兴趣而从事某项研究、运动或者行为,而不是因为物质利益和专业因素。”在王澍的概念里,“兴趣”这个词就意味着“对工作的热爱。

2000年王澍完成了他第一个主要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这个作品体现了他的建筑哲学——对环境的密切关注。如何让建筑自然的存在于“山” 和“水”之间而不突出,以及苏州园林的造园思想是他设计这座图书馆的沉思背景。在设计中,这座图书馆将近一半的体积处理成半地下;此外,四个散落的小建筑 的尺度明显小于主体建筑。2004年,王澍凭这个作品荣获中国建筑艺术奖。

他的其它重要作品全部是在中国完成的。主要作品包括2005年完成的宁波美术馆项目,同年完成的宁波五散房项目,并荣获2005年HOLCIM豪瑞可 持续建筑大奖赛亚太地区荣誉奖。他在宁波的作品还有2008年完成的宁波博物馆。在他定居的城市杭州,王澍于2004年完成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一期 工程,二期工程于2007年落成。

充分发掘建筑材料的可再利用和经济实用性,王澍从各地的拆房现场收集了700万多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让它们在象山校区的屋顶和墙面上重现新生。 2007年,他在杭州还建造了由6个26层的高塔组成的大型高层集合公寓“钱江时代-垂直院宅”,并因此获得2008年德国全球高层建筑奖提名。他的作品 还有2006建成的金华“瓷屋”茶室,2009年完成杭州南宋御街博物馆。

王澍2011年荣获法国建筑学院金奖,2010年与妻子陆文宇一起荣获德国谢林建筑实践大奖。他从2000年开始担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 长,1998年他毕业后,正是在那里开始了他对建筑与环境关系的研究。2011年,王澍成为第一位担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丹下健三客座教授”的中国本土建 筑师。他经常在全球各地的大学开展讲座,在美国就曾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奥斯汀德克萨斯大学,宾夕法尼亚等大学讲学。他参加了威尼斯、香港、布鲁塞尔、 柏林和巴黎等重要国际性展览。

  当得知自己获奖后,王澍表示:“这真是个巨大的惊喜。获得这个奖对我来说实在是太荣幸了。我突然意识到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做了如此多的事情,看来真诚的工作和足够久的坚持一定会有某种结果”。

  2011年评选委员会的成员包括来自英国的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他是世界知名的建筑资助人,现任蛇形画廊信托公司董事长,曾担任英国艺术委员会和泰 特美术馆主席,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密斯•凡德罗档案馆前任董事;亚历山大·阿拉维那,智利建筑师和埃勒门达建筑公司常务董事;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斯蒂芬• 布雷耶;中国著名建筑师和教育家张永和; 来自英国的200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扎哈•·哈迪德;来自澳大利亚的200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得主格伦•马库特;来自芬兰的尤哈尼•帕拉斯马是一名建 筑师、教授和作家;凯伦•斯坦因是美国作家、编辑和建筑顾问;常务理事玛莎•索恩是西班牙马德里IE建筑学校负责对外事务的副院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