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通过设计 令人热爱

(2011-07-04 11:13:46)
标签:

通过设计

令人热爱

比产品质量

更重要

设计现场

在设计

杂谈

分类: 设计理论文章
通过设计,令人热爱_比产品质量更重要的是什么?

通过设计 <wbr>令人热爱
当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外表美观、使用顺手的产品时,为了保持市场领先地位,公司和它们的设计团队需要为消费者提供不一样的东西:精心设计的、结合了情感依恋、共同价值观、感官愉悦、意义非凡、神奇或神秘感的消费者体验。简而言之——有爱的。曾有国际4A广告公司明确指出,未来属于带有“爱的标记”的产品和服务,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联系超越品牌忠诚度。

这样的情感联系可以通过设计来打造吗?

当然可以。一些公司,如可口可乐、谷歌、苹果、宝马、Ben & Jerry's、易趣、耐克和哈雷戴维森,还有一些知名度稍低的品牌如Bose、Vespa和Umpqua银行,不仅仅是产品,他们设计极佳的消费者体验,与消费者建立牢固的情感纽带。这些品牌拥有忠实的粉丝,当产品发生改变、停产或新产品无法达到预期期望时,粉丝会提出反对。这就是为什么苹果的4G手机能够激起粉丝的抗议。

这个强大的设计中包含什么?

除了品质、易用性和可靠性,不可或缺的元素是亲切感、感官愉悦、惊喜感、对消费者的真正关爱以及与之共鸣的价值观。苹果3G手机的巨大成功,是这种全新设计模式——全方位体验——的极佳例证。在消费者体验每个接触点,你都能找到体现这种极佳消费者体验的特质:

亲切感。iPhone包装得如同一份礼物,人们不再需要用锋利的刀片裁开那种异常结实的热封塑料袋。苹果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你值得拥有一份礼物,而不是把进店的顾客当作扒手来防备。
感官愉悦。很多注塑产品拿在手中会碰到分模线,虽然分模线令制造过程更有效率,但苹果的3G手机上却没了分模线的踪迹,握在手中触感极佳。很有趣的是,4G手机未能带来相同的感官愉悦,天线周围的包边、屏幕和外壳的落差形成尖利的边缘,也许苹果粉丝的抗议会迫使苹果在手机外部加上一个保护罩。
惊喜感。3G手机的金属外壳触感良好。初握于掌中,一片冰凉,不久之后变得温热,仿佛拥有了生命一般。而在冬季,这种冰凉与温暖的对比则更为强烈。遗憾的是,4G手机的塑料外壳未能赋予消费者同样的惊喜和感官愉悦。
对消费者的关爱。苹果在避免消费者因使用不顺而产生负面情绪方面,从来不遗余力。苹果手机的控制按键不会被意外碰触到,界面简单直观,使用起来极易上手。
共同的价值观。苹果手机的包装既精致又简约,消费者通常会保留包装盒,不会将之丢弃,而且在使用前,无需费力看完包含多种语言的厚厚的用户手册。

所有这些精心设计的小环节汇集在一起,为“非同凡想”的消费者(大多数人都这么看待自己)带来了令人愉悦的体验。正是由于这个共有的特殊体验,苹果手机、 播放器和平板电脑的拥有着已经形成了一个族群。据报道,能够从情感上打动人的产品的售价要比竞争产品的价格高出20%到200%不等,价格虽高,却卖得更 多。苹果手机价格不菲,但却卖疯了!

一些低成本物品也具有同样的特质,也能产生同样的效果。请你打开任意一个包装盒,拿出里面的气泡膜。人人都爱气泡膜,它能带来无限乐趣。挤捏气泡的过程充 满了感官享受,甚至令人沉迷。它为人们带来惊喜——挤破一点,再挤破一点,当你以为气泡已经挤完了,突然间又发现一个。严格意义来说,气泡膜就是垃圾。但 是人们愿意花时间来挤气泡,还会留一些在以后挤,甚至把它送给有相同爱好的人。这些特质来自一个没有任何品牌的产品!

如何通过设计,将这些神奇的元素集中在一件产品上?
产品体验,和任何体验一样,是感官印象、焦灼感、与过往的关联、各种记忆和愿望的综合体。当客户要求你为消费者设计更好的体验时,你应该知道体验包含不同的方面,而每个方面都十分重要。你和你的设计团队运用跨学科的调研方式,从人类学研究、拍摄淋浴过程,到在厨房间闲谈,试图理解人们的现有体验以及他们所期 待的体验。只有这样,创作才能进行概念开发、测试和完善创意,为人们带来他们所热爱的新产品或改进的产品。

设计除了创造美丽的外观,还有更多深层次的意义。你的目标是精心设计的令人满意的体验。产品要令消费者喜爱,应在不同时期扮演不同角色——朋友、助手、玩伴和陪伴者。

一个好的设计团队由设计、工程、人类学、可用性研究和商务方面的专家组成,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观察、访问、体验……

设计令人满意的消费者体验意味着,需要超越传统的市场调研(让人们说出他们的期望),找到人们的梦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