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的钢铁产能过剩无疑

(2015-03-15 18:38:19)
标签:

钢铁

日本

中国

过剩

黄建平

分类: 随笔写写

2014年日本粗钢产量约1.1亿吨,净出口约3500万吨,也就是说国内消费量为7500万吨,日本人口1.26亿,人均产量0.87吨,人均消费0.6吨。日本同时也是汽车出口大国,这个人均钢铁消费量还有水分。

中国粗钢产量8.2亿吨,净出口约8400万吨,国内消费量7.4亿吨,产能约10亿吨,人口13.5亿,人均产能0.61吨,人均消费产量0.55吨,人均产能约0.74吨。

日美钢铁产量高峰期都在1973年,日本是1.19亿吨,人口1.09亿,人均1.07吨,但没找到钢铁进出口数据。随后几年日本钢铁产量下滑了约20%,说明高峰期的产量是过剩的。

1973年美国粗钢产量1.37吨,人口2.1亿,人均0.65吨,和现在中国差不多,但随后10年产量下滑了约40%,也说明高峰期的产量过剩严重

从这些数据看,中国现在的人均产量和美国日本高峰期接近,人均消费量也和美日高峰期接近,而人均产能又显著高于人均消费量,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已过,说明中国的钢铁产能过剩是无疑的。

中国和日本两大钢铁生产国同时也是消费国都成为净出口国,日本的出口比例接近35%,由于作为基建材料的钢铁属于耐用品,一旦基础设施达到一定水平后,增量需求会递减,如此恐怕全球钢铁产能目前都是过剩的。

2014年日本粗钢产量约1.1亿吨,净出口约3500万吨,也就是说国内消费量为7500万吨,日本人口1.26亿,人均产量0.87吨,人均消费0.6吨。日本同时也是汽车出口大国,这个人均钢铁消费量还有水分。

中国粗钢产量8.2亿吨,净出口约8400万吨,国内消费量7.4亿吨,产能约10亿吨,人口13.5亿,人均产能0.61吨,人均消费产量0.55吨,人均产能约0.74吨。

日美钢铁产量高峰期都在1973年,日本是1.19亿吨,人口1.09亿,人均1.07吨,但没找到钢铁进出口数据。随后几年日本钢铁产量下滑了约20%,说明高峰期的产量是过剩的。

1973年美国粗钢产量1.37吨,人口2.1亿,人均0.65吨,和现在中国差不多,但随后10年产量下滑了约40%,也说明高峰期的产量过剩严重。

从这些数据看,中国现在的人均产量和美国日本高峰期接近,人均消费量也和美日高峰期接近,而人均产能又显著高于人均消费量,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已过,说明中国的钢铁产能过剩是无疑的。

中国和日本两大钢铁生产国同时也是消费国都成为净出口国,日本的出口比例接近35%,由于作为基建材料的钢铁属于耐用品,一旦基础设施达到一定水平后,增量需求会递减,如此恐怕全球钢铁产能目前都是过剩的。

添加几点:

1、中国出口顺差主要得益于劳动力成本优势,这个阶段曾经日本也经历过,但随着劳动力成本提高,顺差会逐步减少,甚至会出现逆差,因此出口比例估计已经到天花板。

2、钢铁主要用于建筑和基建、汽车,属于耐用品,每年的钢铁需求取决于基建建筑汽车等的增量,汽车销售量可能未来还会增加,而基建建筑投资的高潮恐怕已经过去,增量会急剧减少。美日德钢铁产量在1973年达到顶峰,随后10年钢铁产量一路下滑,美国跌了约40%,日本约25%,德国下跌较少。中国目前类似于日本的1975年,高速阶段已过,gdp增速放缓至5%区间。

3、废钢等同于折旧,时间越长越高,废钢量和是否过剩没有必然关系。假设不存在物理制约,钢产量一年之内可以增加到1000亿吨,废钢为0,但产能过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