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股票创业板利檀投资黄建平崩塌 |
分类: 随笔写写 |
今天创业板指数正式站上2000点,得写点文字纪念一下。读者可能认为这是吃不到葡萄的酸心理,从1000点就开始说估值高,谁知道竟然一路涨到2000点,有人问我估值真的那么重要吗,我答:公司的估值就像人的性别,你说重要不重要?
创业板的平均市盈率目前高达80倍,平均市净率达到6.5倍,当然还可以更高,1999年网络股泡沫时,纳斯达克指数曾经到过百倍市盈率,虽然纳斯达克指数随后跌了四分之三,也不会妨碍激流勇进的A股股民冲进创业板去玩抢帽子游戏,因为没有人认为自己是那最后一棒。
资本市场上,常识压倒一切,但往往常识是最没有市场的,当赚钱的效应形成时,理性即失去市场,估值都是浮云,看好创业板再创新高的理由会层出不穷并且自我繁殖,坏消息会突然成为好消息。这种情况在1990年的日本、台湾股市大泡沫和2000年美国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中都上演过,人类从历史中唯一学到的东西是什么也学不到。
你说估值高,他们说:中国的未来依靠创业板企业,创业板代表结构调整的方向,传统行业没有希望了。
投资终究不是玩游戏,不考虑概率和赔率就冲进去,预期再好结果也往往是不堪设想。从概率上说,这么多公司平均达到80PE需要匹配多么高的长期业绩增速啊,从赔率上说,维持如此高的估值可能性渺小,长期看上已经没有空间,但是如果泡沫破裂则损失惨重,总的来说的期望值为负。
创业板是否代表新的产业方向还值得探讨,创业板中几乎没有细分行业的互联网龙头企业,相当数量的公司属于传统行业,一堆借助互联网概念包装的公司享受着梦幻般的估值。零售互联网两巨头阿里巴巴和京东在美国上市,搜索引擎巨头百度在美国上市,新闻三巨头新浪网易搜狐在美国上市,还有携程、奇虎、汽车之家等细分行业龙头都在美国上市,腾讯在香港上市,留在创业板和互联网沾边的公司多数是二三梯队的公司,并且许多属于服务于传统行业的小公司,竞争力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强。
传统行业是否就没有希望也不一定,除非以后不用电、不用气、不用水、不用穿衣吃饭、不用住、不用行。所谓的新经济已经被神话,钢铁业整体亏损,但所谓钢铁平台估值吓人,物流业不景气,但所谓物流平台被追捧,只要沾上平台概念,不愁没人炒。
你说估值高,他们说:创业板新兴公司的业绩增长快,10年后估值会逐步下来。
这就是中国梦?宁愿做梦,也不愿意活在现实中。一个公司长期(比如说10-20年)业绩增长率会和净资产收益率(ROE)相同,目前创业板的净资产收益率在各板块中排名倒数,只有8.16%,但考虑到新上市公司的ROE会被融资稀释,假设未来ROE翻倍达到16.3%,10年后整体市盈率也高达20倍,而且历史上还没出现过高估值等你增长10年的情况。
二级市场已经成为一级市场的提款机,大股东不断套现,大小散户不断冲进去,这是不见流血的屠杀,但这是个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只有投机思维的机构和小散户不断被消灭,形成类似于美国和香港一样机构占主导的市场,资本市场的疯狂才会稍微收敛些,但人性的弱点同样适用于机构,所以资本市场永远会在疯狂与恐惧之间来回荡漾,投资人应该感谢人性的弱点,只有疯狂和恐惧才会创造投资机会。
舞会终究会结束,但不知道何时,也难以预测以何种方式结束。
投资人所能够做的只有一件事:远离屠城的战场,做好崩塌就在不远处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