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转: 张裕2010年度股东大会交流纪要
(2011-10-22 23:21:42)
标签:
转载 |
分类: 红酒白酒 |
张裕2010年度股东大会交流纪要(转自独立思考的博客)
股东会交流纪要
Q1.一季度张裕业绩较好,是葡萄酒行业增长好,还是张裕公司增长好?
A:一季度,行业增长是正常情况。张裕过去几年一直在稳健增长,未来也会这样。
Q2.
一季度增长是否来自高档酒增长较好,未来结构的趋势?哪个增速更快一些?
A:张裕的营销策略是中高档产品为主,高、中、低全面推进。过去几年,中高档对公司业绩的贡献较大。未来,随着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发展,张裕必须牢牢抓住这个机遇,不能放松。中国葡萄酒做大,高中低都有不同的策略。那个增长更快取决于未来取得的实际业绩。
Q3.
一季度主要品种量的增长情况?主要增长的区域?2010
年量价。酒庄酒占销售的比例?
Q4.
媒体负面报道,2010
年管理费用绝对值下降,幅度较大?管理费用2011
年1
季度增长快,主要是绿化费用?集团商标使费用问题?
2010 年管理费用:2010 年加强了内部核算,进行了口径调整。工资福利费的变化(媒体报道减少2000 多万),两个原因,一是生产管理上的工资福利费纳入成本;二是销售机关的管理人员开始纳入销售费用。员工工资实际上增长8%-10%。
向集团交商标使用费问题的进展:看控股股东意见,仍在探讨。目前没有明确、合适的意见。监管层不赞成向集团买商标(提到价格几十个亿)。爱菲堡和冰酒已放在上市公司。
Q5.绿化开支全年安排。一季报快速增长是否与提价预期导致经销商进货有关?二季度能不能保持势头,全年增长动力?周总,葡萄酒行业发展怎么看?与白酒比,葡萄酒增速啥时能加快。
白酒:二线发展非常快。酒业人士交流,白酒总量这几年没有大的变化,但集中度在提升,个别的企业,品牌发展、渠道做得比较好。
Q7.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增长特别好的原因。注重原料基地建设。如何看待中高端产品原料与进口酒的差距。
A:现金增长至33.4
亿。原因有:一季度销售增长快;且一季度是基本建设相对淡季;对销售系统的奖励、分配主要在4
月份实施(3
月份也有一部分)。
A:白酒蛋糕大,集中度提升带来的增长很快。红酒真实消费量估计在90-100
万吨,这一天一定会到来。从历史上看,也没有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的结果。
酒庄:2011
年底三大酒庄要基本完成,包括基建、设备等,2012
年大庆前三大酒庄产品争取上市。
A:对进口酒的评价是鱼龙混珠。听说国家监管部门已注意到这个问题。进口的葡萄酒数字大概在14
万吨(含进口原酒国内灌装),不同资料显示不一样。张裕的目标是瞄准国际先进同行。对国外进口酒关注更多的是对解百纳以上产品产生的影响。
Q13.出厂和终端价差大概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
A:高、中、低档价差是不一样的。具体涉及企业核心环节,商业秘密,不好说。
Q14.未来
5
年内,公司会在哪些方面会更注重一些,原料、工艺,或是营销?
A:2010
年为未来5
年发展做了很大的调整,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原料基地方面的调整,6
大区域布局基地,并对基地进行革新,体现在改革政策提高农民利益,提高葡萄质量;二是基本建设投资,2010
年基建投资十几个亿,主要体现在西部3
个酒庄,建成后2012
年要形成1
万吨高档葡萄酒的生产能力。烟台基地还要投资30-40
个亿,20
年之内分二期建设,每一期20
万吨,主要是为以后发展奠定生产基础,支持中档酒,2012
年会部分投产;三是市场方面调整,对六条渠道的梳理建设,产品是分渠道进行营销;另外的政策还有管理、五大费用的下降(广告、绿化、存贮等)。四是人才的积累,如酿酒技术的传承,提高中层管理水平。
A:未来考虑用期权、股权来激励达到某个层次的干部,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办法。
Q17.市场策略调整后对销售人员的考核方式?
A:现在是一种全方面的考核,不仅是销售额,也包括对品种的要求、对终端产出的要求。
Q
18.酒庄酒行业占比,未来容量有多大?
A:酒庄酒
2012
年能力是达到1
万吨,2011
年目标是过5
千吨。容量方面,如果国内所有省份能达
到当前葡萄酒消费大省,如浙江的水平,对张裕将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