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转: 张裕2010年度股东大会交流纪要

(2011-10-22 23:21:42)
标签:

转载

分类: 红酒白酒

张裕2010年度股东大会交流纪要(转自独立思考的博客)

                                                                       

                                                                   作者    刘祖悦 2011年7月13日

 

    511日,参加了张裕公司2010年股东大会和投资者交流会,并且参观了张裕酒文化博物馆、张裕百年地下大酒窖以及张裕卡斯特酒庄。有两点深刻的认识:第一,董事长孙利强德高望重、沉稳老练,把握大局,总经理周洪江雷厉风行、干脆利落,执行力强。一老一少搭档默契。第二,张裕公司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极深,这在葡萄酒行业至关重要,甚至是公司核心的价值。正如,我一直所说,葡萄酒行业是品牌竞争和文化竞争,在这一点上,张裕与国内其他葡萄酒企业具有不可比拟的领先优势,短期内不可能改变。

 

股东会交流纪要

 

Q1.一季度张裕业绩较好,是葡萄酒行业增长好,还是张裕公司增长好?
A:一季度,行业增长是正常情况。张裕过去几年一直在稳健增长,未来也会这样。
Q2
一季度增长是否来自高档酒增长较好,未来结构的趋势?哪个增速更快一些?

A:张裕的营销策略是中高档产品为主,高、中、低全面推进。过去几年,中高档对公司业绩的贡献较大。未来,随着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发展,张裕必须牢牢抓住这个机遇,不能放松。中国葡萄酒做大,高中低都有不同的策略。那个增长更快取决于未来取得的实际业绩。

Q3 一季度主要品种量的增长情况?主要增长的区域?2010 年量价。酒庄酒占销售的比例?
A:整体增长 31%,其中葡萄酒高于白兰的(约20%)和起泡酒。高档(含百年酒窖、卡斯特、冰酒、爱菲堡)产品增长35%,中低档增长(含普通干红)20%,解百纳同整体葡萄酒增幅一致。起泡酒稳定增长。一季度高档酒系列总体占公司销售收入的25%28%

Q4 媒体负面报道,2010 年管理费用绝对值下降,幅度较大?管理费用2011 1 季度增长快,主要是绿化费用?集团商标使费用问题?
A
:绿化费用:5500 万,一季度。2011 年西部三个酒庄(新疆石河子、宁夏青铜峡、陕西咸阳)建设展开,要赶绿化季节(一般在每年45 月份),一季度开支较多。绿化费用采用权责发生制计提摊销,三大酒庄同时建设,要打造一流的酒庄。

2010 年管理费用:2010 年加强了内部核算,进行了口径调整。工资福利费的变化(媒体报道减少2000 多万),两个原因,一是生产管理上的工资福利费纳入成本;二是销售机关的管理人员开始纳入销售费用。员工工资实际上增长8%-10%

向集团交商标使用费问题的进展:看控股股东意见,仍在探讨。目前没有明确、合适的意见。监管层不赞成向集团买商标(提到价格几十个亿)。爱菲堡和冰酒已放在上市公司。

Q5.绿化开支全年安排。一季报快速增长是否与提价预期导致经销商进货有关?二季度能不能保持势头,全年增长动力?周总,葡萄酒行业发展怎么看?与白酒比,葡萄酒增速啥时能加快。
A:绿化费全年安排大的盘子,0.91 亿,考虑了业务发展、平稳增长,是否能全面实施完要看。一定时点有意义,但对整体利润增长无大的影响。

个别客户有囤货想法和做法,但整体对一季度影响应该是不大的。一季度对行业影响大,张裕抓住了旺季季节,达到了预期。全年收入增长不低于58 亿,周总表示会努力去完成,去超额完成。
白酒:二线发展非常快。酒业人士交流,白酒总量这几年没有大的变化,但集中度在提升,个别的企业,品牌发展、渠道做得比较好。
葡萄酒:期待这一天,张裕现在做的工作,抓原料、市场网络,都是为了迎接葡萄酒未来高速发展到来,近期预期在可预期见的时期,行业保持15%20%的增速。
Q6
行业保持 15%20%增长,是否已考虑了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因素?介绍一下福建市场2010 年的销售表现,及产品销售结构情况。关心福建市
A:福建已经开始增长了,2011 1 季度增长势头更好一些,福建已不是张裕最大市场,已是最大之一。行业增长,产品结构等因素都已考虑到了,国家的说法很多,15%20%都有。综合行业其他企业、进口洋酒的销量,综合判断在15%20%左右。

Q7.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增长特别好的原因。注重原料基地建设。如何看待中高端产品原料与进口酒的差距。

A:现金增长至33.4 亿。原因有:一季度销售增长快;且一季度是基本建设相对淡季;对销售系统的奖励、分配主要在4 月份实施(3 月份也有一部分)。
葡萄酒质量七分决定于原料,三分决定于工艺。公司为了提升产品质量,措施:在全国6 个产区,布局25 万亩基地,树龄到期了就会产出充足数量的原料;进一步强化酒庄建设的同时,加强高档葡萄原料的建设,总量25 万亩中进一步强化高档原料政策,措施包括价格、限产、分类收购、分类加工。总的目标,酒庄酒能够达到世界同类产品的水平,中档保持稳定的质量,有比较好的性价比。
Q8
.白酒增长主要是集中度提高了?红酒集中度已经很高了,没法通过集中度提升来加速增长?什么样的情况下,会看到张裕加速增长?进口酒的冲击。

A:白酒蛋糕大,集中度提升带来的增长很快。红酒真实消费量估计在90100 万吨,这一天一定会到来。从历史上看,也没有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的结果。
洋酒肯定对中国葡萄酒市场会带来影响,有机遇,主要指行业蛋糕增长会加快,有挑战,指份额可能会因做不好而下降。张裕应对就是要提升性价比,不输给国外产品。
Q9
新疆葡萄含糖高,不适合做葡萄酒。
A
:新疆区域非常大,占中国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新疆葡萄不适合做葡萄酒主要指新疆吐鲁番。天山北边有大量地方适合产最好的葡萄酒原料。
Q10
.销售人员 2010 年增长快,销售考核做了一些调整,具体介绍?2011 年资本开支大,用于产能建设,新产能何时投产?2012 年是120 年庆,2011 年计划是58 亿,2012 年公司的销售计划
A
:张裕销售人员是其他葡萄酒企业的总和。这是因为销售模式不同,不走区域大代理制。经销商要细分到发达的县,甚至东部发达的乡镇,都有张裕一级经销商。中国,葡萄酒是分渠道销售,如酒店、商超,里面又分高、中、档,不同的产品,在不同的渠道,面对不同的消费者,需要细致、繁锁的管理。目标:销售目标要掌握在自己手里,盈利水平要高于同行业水平。
酒庄:2011 年底三大酒庄要基本完成,包括基建、设备等,2012 年大庆前三大酒庄产品争取上市。
Q11
.进口酒销量,与国产比占比大概是多少。定位上,对哪一块更产生冲击,中低端,还是高端?

A:对进口酒的评价是鱼龙混珠。听说国家监管部门已注意到这个问题。进口的葡萄酒数字大概在14 万吨(含进口原酒国内灌装),不同资料显示不一样。张裕的目标是瞄准国际先进同行。对国外进口酒关注更多的是对解百纳以上产品产生的影响
Q12
.张裕是不是所有酒都不用进口原酒?
A:张裕葡萄酒绝大多数来自国内生产,部分品种有一定的进口,进口原酒总量占公司总使用原酒的5%左右。25 万亩葡萄基地建起来后,对进口原酒的依赖会更少。
原料质量决定产品质量。好的原酒是买不来的。现在是25 万亩的基,正在研究,张裕基地规模可能还要进一步加大,当然与销量是稳步的。少量原酒有进口,但是定点在国外专业公司,无论是法国,还是其他国家,都是提前下订单,技术代表会参与原酒的生产。

Q13.出厂和终端价差大概是什么样的一个情况?
A:高、中、低档价差是不一样的。具体涉及企业核心环节,商业秘密,不好说。
Q14
.未来 5 年内,公司会在哪些方面会更注重一些,原料、工艺,或是营销?

A2010 年为未来5 年发展做了很大的调整,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原料基地方面的调整,6 大区域布局基地,并对基地进行革新,体现在改革政策提高农民利益,提高葡萄质量;二是基本建设投资,2010 年基建投资十几个亿,主要体现在西部3 个酒庄,建成后2012 年要形成1 万吨高档葡萄酒的生产能力。烟台基地还要投资3040 个亿,20 年之内分二期建设,每一期20 万吨,主要是为以后发展奠定生产基础,支持中档酒,2012 年会部分投产;三是市场方面调整,对六条渠道的梳理建设,产品是分渠道进行营销;另外的政策还有管理、五大费用的下降(广告、绿化、存贮等)。四是人才的积累,如酿酒技术的传承,提高中层管理水平。
会进一步研究张裕公司未来的定位,未来5 年发展成何种公司,工作标准,工作水平,和谁比。提到要和国际企业比,比酒的水平、比信息化的采用等。
Q15
.分类营销工作推进的具体情况和成果?
A:张裕不是单一的酒庄,而是高、中、低要通吃,对品牌、产品、渠道的要求都不一样。一季度业绩和细分市场、分类营销有密切关系。未来5 年增长的核心要素之一。
Q16
.后进入管理层的激励问题。

A:未来考虑用期权、股权来激励达到某个层次的干部,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办法。
Q17
.市场策略调整后对销售人员的考核方式?
A
:现在是一种全方面的考核,不仅是销售额,也包括对品种的要求、对终端产出的要求。
Q 18
.酒庄酒行业占比,未来容量有多大?
A:
酒庄酒 2012 年能力是达到1 万吨,2011 年目标是过5 千吨。容量方面,如果国内所有省份能达

到当前葡萄酒消费大省,如浙江的水平,对张裕将是利好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