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潇湘 翰墨风流——王国瑞书艺溯源
标签:
杂谈 |
情系潇湘 翰墨风流
——王国瑞书艺溯源
□冯春宝
http://www.yongzhou.gov.cn/uploadfile/2012/1116/20121116111054410.jpg翰墨风流——王国瑞书艺溯源" />
王国瑞近照
http://www.yongzhou.gov.cn/uploadfile/2012/1116/20121116111341974.jpg翰墨风流——王国瑞书艺溯源" />
王国瑞书法作品
http://www.yongzhou.gov.cn/uploadfile/2012/1116/20121116111054410.jpg翰墨风流——王国瑞书艺溯源" />
王国瑞近照
http://www.yongzhou.gov.cn/uploadfile/2012/1116/20121116111341974.jpg翰墨风流——王国瑞书艺溯源" />
王国瑞书法作品
去年此时,祁阳村镇银行董事长、行长王国瑞在第三届“齐白石奖”全国书法展荣获“优秀作品奖”【最高奖】。消息不胫而走。即时成为县城新闻。作为书法票友,我真真实实做了一次“不速之客”,幕名拜访了王国瑞行长。记得我们的初次见面,虽略感唐突,但很快一见如故。为了便于了解,王行长在毛边纸用章草挥就:王国瑞,养空斋主人,山西文水人,祁阳村镇银行董事长、行长,著名书法家陈羲明先生入室弟子。
王国瑞书法取法广、才情高、悟性好,诸体皆能、诸体兼擅,尤以章草最为精妙。王国瑞舍近而求远,以寻觅常人少有涉足而又略显冷门的章草为突破口,在热潮不断、新韵迭出、高手如云的当代书坛脱颖而出,确实是难能可贵。这是因为:现存的章草经典法帖少;难学、难记、难出新;成功的比率低。
王国瑞章草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个性鲜明、雄浑劲健、古雅厚重,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其章草以汉简、草隶笔意为之,注重取势,笔势相连,笔意连贯,气畅韵足,结体奇崛,美而劲健。大体看来,章草于【平复帖】、【济白帖】、【出师颂】、【居延汉简】、【永元五年汉简书】诸经典得韵致,又兼取当代章草名家之新探求。可谓,厚古而不薄今,熔古而铸今、推陈而出新。
通俗来说,章草,即是隶书的草写,是今草的源头。其主要特点是字形扁方,取横势,结体简约,虽有牵引勾连,但字字独立,并保留较多汉隶笔意。一脉相承,王国瑞的章草结体简约、灵动、古雅、厚重,颇见申盘天成之妙,字字独立,却是寓雄于清,藏巧于拙,蕴道于技。运笔或正或斜、或悠然或迅疾。看似漫不经心,信笔纵横,实则胸有成竹。于力厚骨劲、率真烂漫之中弥漫着洒脱、恣肆、奇诡与练达。其章草格调古雅,超凡脱俗。并能从依稀仿佛之中感悟到其匠心。换句话说,王国瑞将经过悟解而且深有领会的《国学》、《易经》所涵盖的物象,转化而为内在的意象,以至外化为作品的形象。从而带给观赏者较多细细品味、把玩的余地。这就是:寻常之中潜藏古拙,素朴之中蕴含妙理,浑厚之中弥漫着圆融。正所谓,大眼界出大境界,真实力出真魅力,新思路出新出路。从而使得其作品意味深藏、意态古雅、意境简远。因而,与其说是其作品令人耳目一新,毋宁说是其探寻为当今章草创作新开了一扇窗。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刘熙载《艺概·书概》】。王国瑞扎根基层,在祁阳村镇银行行长岗位上一干近4个年头,正如与他交谈时所说:我从省城长沙来到县城祁阳,独当一面筹建该行,并按照长沙银行领导班子及祁阳村镇银行董事会的部署,将祁阳村镇银行打造成全省同类银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效益最佳的村镇银行,我很知足了。这次书法又在“齐白石奖”全国书法展获最高奖,我倍感欣慰,是我的老师陈羲明先生指引并确立我的主攻方向,并将笔法、墨法、章法等技法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我;是祁阳“浯溪碑林”给了我灵气;是祁阳静雅的环境给了我心灵的感悟,让我静心修炼、远离浮躁。
在生活节奏紧张的当下,闲暇已不易,闲心、闲情更难得。更何况白天忙于公务,或进厂矿进企业,沟通客户;或走近员工,了解经营动态;或迎来送往,洽谈交流······感知人间冷暖,读无字之书。夜深人静之时,王国瑞却能心无旁骛,独守寂寞,神交古贤,对接经典。时而挥毫泼墨,痛快淋漓;时而聆听潇潇的夜雨,为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而驻足或动容。时常保持一种诗意和审美的心态。这就难怪齐白石曾说:“一生只愿做闲人”。从某种意义上说,闲,对作为金融企业管理者的王国瑞来说虽是一种奢望,但难得的闲暇却是一种自由的状态、一种审美的心境、更是一种抒情写意的放纵。“书者,抒也。”,真正的书法之美,应是不假雕饰、率意挥洒;是一种心灵情绪的自然流露,是人格魅力、审美理想的完美展现。
喜欢茶道的王国瑞,滔滔不绝的描述,让我长了见识,有些又只好慢慢领悟,古训云:“君子不器”。书道即人道,品茶品人生。书道与茶道一样更多的是讲究闲适、静气、优雅。常言道,静能养心,静能养神,静能生慧,静能开悟;中国历代书法经典,多数是文人学士真心性的自觉流淌,是心灵绽放的花朵。所谓,“言为心声,书为心画。”书法是书法家心迹的自然流露,是养出来的,不是硬写出来的,所谓纯粹的书法家是不存在的。研究国学、熟知《易经》的国瑞,以“万物静观皆自得”的淡定心态筹划未来。可以预见,国瑞的书艺生涯会更豪迈、更稳健、更从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