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封1981年的信:她约他,看电影……一段珍贵的历史被保留下

(2017-08-07 07:46:19)
标签:

杂谈

网友“风雨孙策”在19楼发帖说,杭州遇到的奇葩排队方式还有一种,大家可能不太知道,就是每次新邮发售时,早上排队的人用各种方式占位子……

帖子配发的照片中,有纸箱、纸板,还有4块叠起来的石头。

“风雨孙策”真名孙策,36岁,安徽人。

http://web.dskb.co/pictures/1/1d/1d0fdf19-5a3b-4ba2-b70b-73f4084f8962.jpg

孙策和他的邮票。

他发的是一组旧照,讲的是2015年6月13日清晨,建国路杭州邮票公司门口的情景。听说当天要发售关于“父亲节”的新邮,上百号集邮爱好者连夜排队,孙策是早上5点多去的,因为离开门时间太早,大家就随地捡东西占位子,然后到旁边去吃早饭。“我来得太晚了,边上能拿的东西都拿光了,我就搬了4块石头占个位子。”

孙策从小喜欢集邮。

他记不得自己的第一张邮票是什么了,只记得小学三年级,有一天邮差来到村里送信,他看到信上的邮票很漂亮,偷偷撕了下来,被父亲打了一顿。

因为父亲是小学老师,当年村里的很多信都是直接寄到学校的,一看到来信了,他就跑去找收信人,请收信人把邮票给他,别人看他喜欢,也都很大方。高中毕业后,孙策来到杭州,送过快餐、送过快递,干过跑堂、当过花匠,目前在一家广告公司做文案策划。

十多年来,他在杭州换过十多份工作,但集邮一直在坚持。不过因为他手上没有珍稀的邮票,一进一出也赚得不多,仅仅是一种爱好,只要有空,他就去收藏品市场“淘”,看到好看、喜欢的邮票,花一两块钱买下来,投资最多的一次,也没有超过100块钱。

至今,他手头的邮票,多半是实寄封,也就是盖了邮戳已经使用过的邮票,加上近几年收藏的新票,手里现在有十多个邮票本。

孙策现在收藏的邮票中,最贵的是2015年整套的浴马图,共15枚,市场价飙到了500元,他舍不得卖,至今还揣在手里。不过昨天他查了下价格,跌到200元了!他卖过最贵的邮票是2014年发售的诸葛亮大整版,当时出售价220元,他赚了98元。

孙策说,自己不是专业级,顶多算个爱好。

“一枚邮票不仅仅是一枚邮票,它背后都有故事。我喜欢集邮,就是喜欢找一段段的故事。我想,喜欢集邮的人大概跟我想法一样吧。”


他记得浙江收藏品市场三楼有个爷爷,80多岁,会弹钢琴,如果收学生的话,一个小时少说200元,可老爷爷喜欢集邮,性子也倔,不顾家里反对,每天就坐在收藏品市场,收邮票、卖邮票,开心得很。

一张邮票,一个故事,尤其是实寄封。

前年,孙策从一个爱好者手里,花了3块钱,买了一只实寄封,连邮票、信封,全收了。他回家打开一看,惊呆了,里面是一封信和两张完整的电影票!

http://web.dskb.co/pictures/7/70/707ab7b4-324d-4499-a305-b1b780a2d84e.jpg

http://web.dskb.co/pictures/1/1b/1b4b51d8-c7bf-43c7-9528-d50f43ecfdf6.jpg

孙策偶然收集到一个实寄封,其中一封从临平寄往杭州的信,里面还附带了两张没有撕角的电影票,观影日期位1981年12月1日。


这封信到达杭州邮局的邮戳时间是1981年12月1日。

从邮戳上看,这封信是从余杭临平寄到杭州的。写信的是位姑娘。

信是这样写的——


××,你好:


很想知道你近来的生活情况,写信告诉我好吗?星期二12月(2号)我可能来杭,等我。


1号晚六点半至七点(姑娘很用心,把时间写得很仔细,还画了个圈)在文化宫门口,我四点半下班,天气好的话,我一定来,长久没有给你写信,怪我吗?


近来做些什么,特殊情况也要跟我说说。


再见。


落款:某某(两个相同的字,估计是昵称),时间:11月26日。


随信还夹寄了两张新华电影院的甲级电影票,没有电影名,时间为:12月1日晚场7时55分,座位:二十排11号、9号,票价贰角。

孙策想,这应该是那个年代青年人的爱情吧,那个写信的姑娘很真诚、很善良,“信的落款是11月26日,电影票是12月1日晚上,说明姑娘先提前来杭州,把票买好了,然后再回到临平,给男孩写了这封信,寄上电影票。”

我们查阅了《杭州日报》资料,1981年12月1日放映的电影排在前面的有遮幅法彩色戏曲片《李慧娘》,分别在新华、西湖、坑道电影院,以及工人文化宫、江城文化宫放映,其中新华电影院从早上9点起,共放映7场,晚场时间刚好就是7点55分,和这封信上的时间、地点一致。也许当年写信的姑娘就是想约了男孩去看《李慧娘》。


http://web.dskb.co/pictures/1/15/15d35b6a-bc26-4f76-86ed-7323ce2b9113.jpg


根据电影票,查阅1981年12月1日的《杭州日报》,当年她约他的电影可能是《李慧娘》。当天的天气晴到少云,最高温度8-10摄氏度。


不知道后来姑娘有没有等到他?

从电影票的完整度来看,他们没能看成这场电影。

如果你是这封信的主人,我们帮你保留这段珍贵的历史。有时候,结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曾经有过的美好。当我们读完这封信的时候,心中也泛起涟漪,又记起那青春的岁月。无论你在哪里,愿幸福永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