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M3.《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6)要点

(2017-02-21 16:05:27)
标签:

聚乙二醇化重组

人粒细胞刺激因子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6)要点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是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hG-CSF)的长效剂型,是在rhG-CSF的氨基酸序列N末端共价结合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而形成的一种蛋白质。2012年中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CFDA)批准PEG-rhG-CSF上市。

1 药理特征

    PEG-rhG-CSF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长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聚乙二醇(PEG)是一类无毒的水溶性中性多聚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领域。

   PEG-rhG-CSF 通过与特异性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作用于造血干/祖细胞,刺激粒系单核系祖细胞的增殖、分化以及同时激活终末细胞。

    PEG-rhG-CSF主要通过中性粒细胞胞吞作用清除,血浆清除率与中性粒细胞计数直接相关。

    PEG-rhG-CSF的药代动力学未观察到性别差异。老年患者(年龄>65岁)的药代动力学与年轻患者(年龄<65岁)相比也未观察到差异。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对PEG-rhG-CSF的药代动力学无影响,安全性较好

2 临床应用

    PEG-rhG-CSF是防治肿瘤放/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的有效药物,广泛应用于常规放/化疗、剂量密集性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外周血干细胞(PBSC)动员及移植后造血功能的重建。PEG-rhG-CSF比传统rhG-CSF临床应用更加方便、稳定、高效。 

2.1 PEG-rhG-CSF在肿瘤放化疗后粒细胞减少及缺乏症中的预防应用

2.1.1 一级预防  预防性使用PEG-rhG-CSF可减少FN的发生风险、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

    对于接受高FN风险化疗方案的患者,无论治疗目的是治愈、延长生存期或是改善疾病相关症状,均建议其预防性使用PEG-rhG-CSF。

2.1.2 二级预防  若在前一个化疗周期中患者发生FN或剂量限制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缺乏症,则下一个化疗周期可以考虑预防性使用PEG-rhG-CSF。在姑息性化疗中,如患者具有发生FN的风险可考虑使用PEG-rhG-CSF;若风险由化疗方案引起,可降低化疗药物剂量。对于低度FN风险的患者,不予常规预防性使用PEG-rhG-CSF。若患者正在接受治愈性化疗或术后辅助化疗,但存在FN等可能导致死亡的不良预后因素时,也应考虑预防性使用PEG-rhG-CSF。

    当剂量密集或剂量增强方案化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而减量化疗或延迟化疗却可导致预后不良时则应该考虑预防性使用PEG-rhG-CSF。

2.2肿瘤放化疗后粒细胞减少及缺乏症时应用PEG-rhG-CSF治疗

    对于接受预防性使用PEG-rhG-CSF的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及缺乏症后,应继续使PEG-rhG-CSF进行治疗。对于未接受预防性使用PEG-rhG-CSF的患者,若存在不良因素应考虑使用PEG-rhG-CSF治疗。不良因素包括:重度中性粒细胞缺乏症(AN-CM<1.0×109/L)或持续时间较长的中性粒细胞减少(>10d)、年龄>65岁、原发肿瘤控制不佳、肺炎、败血症、侵袭性真菌感染或其他临床感染、治疗期间或既往治疗过程中发生过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缺乏症等。

2.3 造血干细胞动员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重建  

    rhG-CSF用作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疗效和安全性已非常确切,围绕PEG-rhG-CSF方便、安全、稳定、高效的特点

3 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

    同步放化疗或放疗过程中预防性使用PEGrhG-CSF疗效尚未得到评估,因此本共识不推荐。无

论是rhG-CSF,还是PEG-rhG-CSF均不能在化疗期间应用。经rhG-CSF激活后,骨髓造血功能更易受到化疗药物的损伤,非但达不到升高ANC的治疗作用,造血功能相反还会进一步恶化。

    使用PEG-rhG-CSF过程中应注意血常规的监测,建议在使用后第5~7d进行血常规检查。

    若使用PEG-rhG-CSF出现过敏症状或疑似过敏症状,需对症治疗;如重复使用后过敏症状仍然出现,建议停止使用。

    主要不良反应为骨痛,均为一过性不良反应。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或其他治疗包括使用抗组胺药与阿片类药物进行对症治疗,或减少PEG-rhG-CSF剂量。

    PEG-rhG-CSF在妊娠妇女中尚无充分和良好对照的研究,孕妇使用的安全性尚未明确。目前尚不清楚本品是否从母乳分泌,故哺乳妇女慎用。

[本资料由朱明恕主任医师根据《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rhG-CSF)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2016)编写]

(本共识刊登于《中国肿瘤临床2016年第7期。如欲去详尽了解,请看全文)

 

                                          2016.5.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