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马航失联中家属的心理应激

标签:
365马航失联心理应激灾难心理援助 |
分类: 晨帆随笔【畅谈-闲话-无题】 |
马航飞机失联的消息牵动着上百个家庭和千万人的心,从初听这个噩耗的惊吓和疑惑,到经历着等待的愤怒和无助,所有与事件相连的人都承受着痛苦的心理煎熬。
-
希望与失望
到目前为止,失联的搜索工作仍未有明确的进展,这也意味着飞机上的几百人生死未卜,毛老师指出,在这个敏感的阶段,悲观的情绪开始渐渐笼罩在大家的心中,对于家属或朋友来说,他们此刻的感受是作为旁人无法理解的,他们的心里会纠结在希望与失望之间。不论最后的事实如何,没有人愿意相信自己的亲人遭受了死亡或受伤,这是所有人都最会害怕和恐惧的生命话题,怀抱希望是很合理的常人之心,也因此在网络上出现各种各样的消息,大家本是出于鼓励和安慰的好意,却让家属们陷入了不断地期待奇迹出现、却一次一次地失望的漩涡之中。这种反复的心理冲击让人更容易产生绝望接近崩溃的边缘。当我们面对这些可能的受难者家属时,现在可以做的也是最适宜的方法,就是大家的陪伴与等待。
-
害怕与无助
面对着不确定,无奈的等待往往是最让人难以承受的心理困境。这个时候,家属心中经历着强烈的害怕和无助。
害怕:害怕亲人真的发生了灾难甚至死亡;害怕只剩下自己;害怕自己崩溃或无法控制;……
无助:不知道自己此刻可以做什么来扭转事态;恨自己没有能力救出家人;觉得没有人可以帮助我;不知道失去最亲的家人以后该如何生活;……
-
愤怒
强烈的害怕和无助给人带来的挫败和悲伤体验往往会让人无力承受,自然而然的就会转化为愤怒的表达,家属会抱怨消息太少、救援工作太慢、别人根本不知道我的需要、甚至会埋怨上天为什么如此不公平。同时,他们也会恨自己,后悔当初不该让家人坐这次飞机。王老师说,在这个阶段,家属的这些反应都是很合理和正常的,愤怒是情绪的必要出口,指责和抱怨的背后是他们对痛苦和悲伤的述说,这需要大家的理解和接纳。
同时,王老师也指出,愤怒是一种很强烈的情绪表达,这种情绪在相同困境人群中的传播性极高,如果控制不当,可能会造成失控,形成对身体和心理的二次伤害。此时,适当的身体抚触、温柔的言语安慰与及时的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
-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在灾难性的事件中,比如此次的马航失联、之前的昆明火车站暴恐案、08年的汶川地震等,这些都是一般生活中不会遭遇的危机状况,许多人会经历亲人的伤亡,或是自己身体也受到伤害,遭受巨大心理创伤,严重者甚至会面临情绪崩溃。
PTSD的表现:
1.
2.
3.
4.
5.
-
我们可以做什么?
有许多人会茫然,面对危机情境中的家属,在一旁陪伴的人该如何去安慰他们呢?
1.
这时候同理的去聆听他们诉说自己痛苦的心情,或是内心的遗憾与歉疚感等等,是帮助亲人们走过困境的重要开始。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我们通常会说的“不用哭”“别难过了”“你会好起来的”……在此刻非但不能起到安慰的作用,反而阻断了哀伤者的情绪表达。
2.
可以是陪着他默默的哭泣、陪着他去对老天的残酷无情表达愤怒与抗议、陪着他去谈内心的遗憾与歉疚感,或给予他真诚拥抱等。当他表示想一个人静静哀思时,默默的陪在一旁。
3.
当人遭遇这样的痛苦事件时,只能努力去承受这个过程。虽然我们不能帮助他们远离这样的悲恸,我们的陪伴、支持与安慰,仍然有重大的意义与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当我们能够去接触到亲人们内心最深层的痛苦时,这样的陪伴、支持与安慰能够让我们的心灵产生一种连结,提供一种无声、坚定、深刻的心理支持。这对于正陷入孤独无援、悲伤无助、痛苦不已的人们来说,是最有价值、最需要的心灵援助,能陪着他去承受、经历、走过这段艰难的生命历程。